“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什么是病毒

病毒是一种微小(细菌的千分之一),结构简单,必须在活体细胞中生存非细胞型微生物。由一个核酸长链(RNA、DNA)与蛋白质外壳构成,而且自身没有任何代谢结构。其存在尤为奇特,因为你说不清它到底是生物还是非生物,是一种打破生命与非生命界线的传染体,并不能像细菌一样可以自主生存与繁殖,需要宿主才能生存。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其核心是和我们一样的物质基因所构成,就像一粒胶囊药丸,要想使其发挥作用就要散发出胶囊里的物质,即病毒的遗传物质。而其一旦入侵细胞内部后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潜能,在细胞内增殖6小时复制10万次,当细胞被消耗殆尽时病毒会用更加疯狂的形式使细胞壁破裂进而释放数以百万计的病毒。庆幸的是在我们星球上如此多病毒种类中只有一小部分能给人类带来较大伤害。

1、病毒是如何入侵的:

每种病毒都有自己独特的入侵与复制方法,当然我们也有对应不同的免疫方式,这是一套复杂的入侵与免疫机制,最终病毒会感染每一个人,但却不一定会死亡,那是因为我们的免疫系统长期与病毒相处适应了病毒能有效防御其侵害身体机能,所以我们的生命一直在继续。对我们造成致命伤害的一般都是新型病毒,而这些新型病毒产生的机会并不多,因为它们一般都不会感染人类,而感染人类的病毒,如乙肝、艾滋病、流感以及下面提到的各类病毒大多都是从动物(啮齿类、鸟类、狗、蝙蝠等)身上传播过来的。

病毒的入侵方式一般如下图所示: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病毒来到细胞外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病毒蛋白质外壳尖端钥匙骗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到达细胞核附近释放出病毒内部遗传物质如RNA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通过细胞核复制大量病毒,使细胞膜结构失去活性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撑破细胞膜释放成千上万病毒颗粒感染下一个细胞

就拿我们常见的流感来说,很多科学家认为其本身根本不是人类感染的病毒,而是一种禽类病毒,例如只感染鸡、鸭、鹅等。后来在偶然的时间与地点发生了突变,使得病毒外的蛋白质外壳尖端的形状发生改变,变成能骗过我们的细胞膜使其能畅通无阻进入我们细胞的钥匙。而又由于人类侵占原本野生动物所在土地,导致其能有更多的途径传染到人身上。

2、致命病毒通过什么方式感染我们

如刚果共和国,一个医疗、生活水平与环境较为落后的热带雨林地区。很多新型病毒的传播都是从这类地方开始的,例如猴痘病毒(一种类似于天花的病毒,感染死亡率达10%)、艾滋病、埃博拉(下文会提倒)等等。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烟熏烤蝙蝠

而之所以这里病毒肆虐是因为人类与野生动物间的密切接触,当地人由于物资匮乏导致相当多的居民打猎各类如猴子、松鼠、蝙蝠等野生动物日常使用,就当地居民自述他们几乎天天都吃。而在他们加工动物过程中如不小心被牙齿划伤、血液进入受损的皮肤与粘膜,甚至是加工不彻底后食用都是将病毒带入人体的有效方式。

3、病毒想达到的目的

病毒一旦离开宿主细胞病毒为保证自身核酸链(RNA、DNA)与蛋白质外壳的完整就会形成结晶体。所以我们能在古老的化石中寻找到几亿年前的病毒。而只要其内部的遗传物质没有被破坏一旦遇到合适的宿主,然后把自己的遗传信息注入到宿主细胞里进行复制,利用细胞中的氨基酸制作蛋白质外壳,最后裂解宿主细胞,脱离宿主后又形成结晶体,进入下一个轮回。一切都是为了生存与繁衍,严格遵守达尔文理论的核心原则。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人类侵占大量自然栖息地

而要实现这一目的,侵入的物种(包含人类)越多,自然繁衍到未来的几率越大。所以想一想如今人类现代化程度加剧,占领了越来越多的原本属于当地生物的领地,在全球各个地方分布越来越广,那病毒大家庭自然而然的会邀请你成为其宿主大家庭的一员了。反过来想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存在都是为病毒的繁衍生存所存在。

4、病毒有多大?

不同的病毒拥有各自的形状个大小,有的可能呈细长丝状(埃博拉),小圆球状等等,往往拥有复杂的蛋白质衣壳,呈现出奇妙有序的结构,甚至是漂亮。拿一般感冒的鼻病毒来说,其直径大约有只有20纳米,而其要大约5万个连城一条直线才有针头般大小。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病毒大小对比图

5、病毒为什么要结晶?

这就要说到病毒的目的了,病毒虽然没有完全把其归为生物一类,不过貌似其也有生物的特性那就是繁衍,无论病毒是否将宿主的细胞消耗殆尽,宿主本身寿命也是有限的,终究有消亡的一天,而病毒一旦离开宿主与各类生物营养物质,病毒为了生存繁衍下去学会了结晶,然后在合适的条件下再感染新的宿主。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结晶化的病毒

病毒的历史与作用

首先对于生命起源的形式在目前已知的信息科学家们认为,在35亿年前地球首先出现了细菌,然后演化出另一分支真核生物(真菌、植物、动物甚至人类),然而在上世纪7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鲜为人知的第三类生命体——古生菌(单细胞生命体),在这种酸性滚烫的温泉中细菌是不能存活的除了古生菌。而在这些古生菌中布满了各类病毒,这些病毒不同于我们发现的所有其他类型的病毒,这也间接说明了病毒是相当古老了,比我们已知的单核生物还古老。

我们知道的是病毒从刚出现时就开始感染生物,是生物进化的强大驱动力。决定着什么生物能存活下来,数亿年来病毒一直支配着世界渗透进每一种生物当中,包括我们人类。我们每个人身上至少携带4种病毒(水痘、肠病毒、疱疹等),可以说时时刻刻都遭受着病毒的侵扰。

在了解病毒之前,我们必须了解其在地球生物圈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与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关系,病毒在世界中无处不在。例如我们在海水中用杯子盛起半升水其中便有大约包含10万种,数量达300亿的病毒,然而他们几乎对人体是无害的,所以我们能在海洋里自由游泳。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你喝下了10万种300亿个病毒

不过对其他海洋生物而言病毒却是最主要的生命形式,可以说它们才是决定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病毒每天要消灭海洋中百分之二十的生命物质以便释放其中的营养物质给其他生物使用,如果没有病毒任何生物都不会生长,食物链较高的生物也不会有食物。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对海洋生态至关重要的病毒

而对于我们威胁较大的一般是在内部器官中进行复制的病毒。这些病毒一般存在于蝙蝠、狗和啮齿类动物身上例如:

狂犬病:

这个可能是唯一一种不经治疗感染致死率100%的病毒了,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入侵中枢神经系统,众所周知大多动物都拥有中枢神经系统,一旦入侵开始摧毁中枢神经细胞便会出现恐水、头晕最终死亡。而对于也够我们要尤其注意除了狂犬病以外其身上往往携带者其他各类危险的病毒。

各类呼吸道病毒:

SARS、最近的新型冠状病毒都属于这一类,它们在呼吸道与肺泡里复制,引起严重的免疫反应如发炎。当免疫反应越来越强时便会感觉不适,免疫反应的发炎症状(粘液)会阻塞肺部的正常运作,导致免疫系统可能在病毒消灭我们之前消灭我们。

为了更好的了解病毒就不得不提到近代以及历史上我们所经历过的各类病毒了。

人类历史上的病毒灾难

多灾多难的人类历史从来不缺少病毒的相伴,下面简单的列举几种病毒。

一、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其实是该病毒发源地西非附近的一条河流的名字,该病毒以其恐怖的杀人方式所闻名,善于快速侵入人体,感染者致死率达90% 。其在1976年在刚果共和国(那时还叫扎伊尔)的一位修女身上被发现,表现为神秘的发烧症状。显微镜下观测其形状似一条弯曲的虫子,在进一步的调查中显示其传播途径为人体间接触传播(包含呕吐物、腹泻等分泌物,所以在早期那些照顾病人与埋葬尸体的人非常容易被感染),而即使患者死亡后在一段时间内其尸体都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埃博拉病毒

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中埃博拉在中非至少出现了23次,其中大多为局部事件,直到2014年初,死亡人数开始复发,而这次爆发明显不一样,爆发地处于三个最贫穷的西非国家边境上。一般来说早期他们只发生在各自孤立的小山村中(由于交通等环境因素的孤立,病毒进入其中得不到有效传播),不过这次爆发在西非城镇的病毒事件却没那么孤立。他们的人口更加密集,交通更为便捷,再加上其落后的医疗与卫生条件(卫生意识),当然也就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如同多数毁灭性的病毒一样最初并没有有效的辨识其危险性,只当做普通的病状对待。致使其在被有效的鉴别之前已经在西非等国蔓延数月之久(初期鉴别隔离非常重要!),进而产生的病例数量远远超出医院可接收控制的范围。

在第一次埃博拉被发现时,后续的调查中逐渐发现该病毒传播于吃了一只羚羊的老师身上(非洲人民的粮食保障并不如我们,食用野生动物对于其生存来说至关重要),来自于动物身上的疾病称为动物源性传染病,这些本存在于动物身上的疾病(病毒或微生物)由于一定的突变与人类的捕食传染到人身上,回顾过去十几年出现的70%以上的新传染病都属于动物源性传染病。其中最著名的可能要属艾滋病了(HIV)

2014埃博拉大爆发始末:

在西非2014年的埃博拉病毒大爆发中其源头要回到西非几内亚美良杜村的一个2岁男孩身上,男孩得病于2013年12月28日死亡,8天后照顾他的姐姐死亡,母亲以及其朋友也相继死亡,然后他的奶奶发病并被送往医院(当然也难逃厄运),治疗期间感染包括一名护士在内的几人。护士又去到另一家医院感染他人并引起15例死亡。

我们不禁要问,这位美良杜村的2岁男孩是怎么感染病毒的?在调查中科学家在当地蝙蝠血液中发现了埃博拉病毒抗体与遗传物质,至少证明蝙蝠为其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港湾。而询问零号患者家庭显示其吃过村庄附近树上的蝙蝠。蝙蝠在不少病毒传播中都被认为是病毒库般的存在。

二、天花

天花曾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流行病,每年大概有1000万人感染,在没有疫苗前感染致死率达到可怕的30%。而且传染性极高,可经过人的飞沫传染(就是说当你与患者正常说话就能被传染),当然还有患者的众多分泌物。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接种天花疫苗的小孩

幸运的是我们有了疫苗,采用类似灭活(内部遗传物质被消灭)的病毒疫苗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能在真正接触到病毒时对其加以识别,从而保护我们不受感染。此外天花病毒还有另外一个特性它在人类间已经传播得太久了导致其已经无法感染其他动物,唯一的宿主便是人类,而我们采取了使足够多数量的人产生免疫,使病毒无处可逃(不能传播到除人以外的其他生物),最终彻底的消灭了天花病毒,这是人类第一次消灭了病毒,可以说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三、艾滋病

对于该种病毒我想大家都耳熟能详了,迄今为止已造成2500万人死亡,携带者超过3500万人,它能躲过人体的免疫系统,悄悄繁殖不受任何干扰且能让你在几年内毫无察觉。其传播途径想必大家都比较清楚,母婴、血液、性传播等等与体液有关。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悄悄繁殖的艾滋病毒

与上面提到的天花病毒不同,其独特的繁殖方式使制备有效的疫苗成为了泡影。由于其每一次复制中都不属于精确复制,在不断发生改变。你可能今天制备出针对某一病毒株的疫苗,下一秒其又产生了其他变种使得该疫苗无效化。了解了该特性后你会觉得要治愈该疾病简直天方夜谭(不过我们可以转变其他思路),而该特性对于病毒来说是相当有用与聪明的。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艾滋病毒复制中不断出错导致变异

虽然我们不能彻底根治它,不过为了生存人们发明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以有效抑制其发作。当然为了对抗HIV的强大变异特性,我们一般采用多种三种及以上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最终使得患者能在正常生活的前提下达到正常寿命。

四、寨卡病毒

2015年初,该病毒在巴西东部大量爆发,感染者症状为发烧、关节疼痛与出疹。由蚊虫叮咬传播。就疾病本身来说对成年人造成的伤害不大。由于造成的危害较轻,前期一直没有被视为威胁。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蚊子传播病毒

直到当年9月份时人们发现孕妇产下越来越多的小头畸形儿,三角脸没有额头,后背有枕骨(脊柱处)。并且在X光扫描中发现畸形儿脑内有大量颅骨,导致大脑位置不够影响大脑正常发展,从而影响了视力、听力等。在后续科研人员对大量婴儿与母亲病例研究对照,发现小头畸形儿的母亲全都在怀孕期间感染过寨卡病毒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畸形儿脑部的空腔

五、尼帕

一种来自东南亚的病毒(来自孟加拉国),通过人与人的唾液传播,会导致发烧、乏力、流感等症状最终丧失意识。其感染后的致死率达到惊人的75%。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人类收集椰汁

而这种病毒被认为是来源于树上的椰枣汁,这种椰汁十分美味,孟加拉国的人们经常喝。然而这种椰汁又被蝙蝠所感染,蝙蝠会飞过来喝罐子里的椰汁甚至向其中排泄。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蝙蝠来饮用人类收集的美味椰汁

六、流感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当然就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根据病毒是否为新出现,新型流感一般致病性强。主要通过空气、人与人接触以及被病毒污染物的接触传播。一般症状表现为发热、全身酸疼、乏力以及呼吸道感染发炎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冬季为高发期,怎么样是不是与我们当下的新型冠状病毒很像?而正因为其为新型变异导致能人传人,其致病性相当严重。

流感被许多科学家认为也是从野生动物中传播的一种病毒,拥有极强的变异性,和今天的冠状病毒一样,本来在动物身上,某一天的突变使得其能传染人类。而在变异的过程中还能激发病毒的另一种能力。我们在感染多种病毒的过程中,如果两种或以上的病毒同时感染了一个细胞,这些不同的病毒能彼此交换基因重组产生出一种全新的超级病毒。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来自不同地方与种类生物的病毒进入同一个细胞重组出超级病毒

最典型的便是甲型H1N1猪流感病毒,它是由多种基因组成,一般认为是两种新型禽类病毒、一种新型人类病毒与一些新型的来自不同大陆的猪类病毒,这些病毒的重组便产生了一种能感染人类的超级病毒。对于免疫系统来说陌生得可怕且传染性极强。幸运的是其症状与致死率似乎没那么严重。

不过如今的新型冠状病毒却没那么幸运了,鉴于如今疫情的严重涉及我们每个人,在此着重加以介绍。

新型冠状病毒

这次的病毒具有传染性强(气凝胶空气传播)、感染前期症状不明显,感染致病性较强的特点。由于没有特效药,导致病毒的肆意繁殖,最终在我们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与病毒入侵的双重作用中病入膏肓,当然众所周知病毒没有特效药,主要靠人体的免疫力抵抗,所以我们也会采取输入蛋白球与激素抑制过度免疫反应等手段来治疗,这都需要患者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这次疫情较为严重,如果不加以控制势必造成全球范围内的流感大爆发。不过最终来说其很可能长期存在,最终达到症状轻与致死率低的状态,然后就像流感一般,夏天消失冬季出现,每年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异最终稳定的与我们共存。因为病毒本身并不想杀死我们,最初第一代感染者症状严重就相当于新的外来物来到一个陌生得环境两者的冲突改变可谓相当巨大的(不是我改变环境便是环境改变我),为了生存每个病毒都需找到一个精确的进化平衡点在尽可能繁殖的前提下尽量使宿主保持生存。最终随着传染代数的增加其会变得越发温和。

有句话我们古人说得有道理,借古看今,要想知道如今或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往往能在过去找到答案。这就不得不提100年前的那次席卷全球导致至少1亿人死亡的大流感了。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

这场流感是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发生的,保守估计导致1亿人死亡(真实数字应该上亿),比两次世界大战加起来的死亡人数都多,是战争死亡人数的10倍,无论你是士兵还是贫民。学校与剧院纷纷关闭,棺材供不应求。

1、病毒传播过程

①1918年3月4日第一例感染病例在美国堪萨斯州被发现,那是哈斯克尔县的一个偏远农场,每个水禽类动物都天然携带者禽流感病毒,当人们开垦原本野生动物居住的地方,使得野禽与家禽密切接触,野禽身上的病毒传染给农场动物如鸡、鸭、猪等。再通过人类与家禽的密切接触传染给人类,而阿尔伯特.吉特切尔便成为了这一倒霉蛋(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零号病人)。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阿尔伯特.吉特切尔

此时他刚刚应征进入美国陆军,然后进入堪萨斯州的斯顿军营(美国第二大的军事训练基地足足有56000名新兵),众多新兵生活在拥挤的营帐中。更“幸运”的是他任职军营里的厨师,这就有大量机会接触到众多士兵通过盛取食物给排队的新兵将大量病毒顺带也分发了。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而在此刻该病毒的致病性还不强,要达到1亿人的死亡数量还需要进一步变异,而上文我们在介绍流感时也说到,每个士兵的体制与携带病毒的种类数量不同,当不同病毒进入同一个细胞时他们能互相交换基因进行变异,甚至根据环境的不同病毒自身的复制也会产生变异,而整个过程是复杂且随机的。而100年前的这次流感变异明显随机得太“好”了,成为了和如今一样能通过空气传播的流感病毒。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人流密集的军营

在该军营的第一次大爆发中,不到3周便有1100人病重,38名士兵死亡,这死亡率明显超过普通流感。在没有受到当时政府重视的情况下,病毒潜伏在受感染的士兵身上被送往前线来到了东海岸口。25艘运输舰满载美国士兵跨越大西洋停靠至法国的布雷斯特,再由火车运送至战场,最终在前线拥挤的战壕内全面爆发。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战壕内的士兵们共用水壶接触传染

从零号病人感染后的短短40天内,便感染了2000万人,导致2万人死亡。病毒首先侵袭感染者肺部,脸、耳、嘴唇开始变青、头疼、发热、呼吸困难缺氧进而大量死亡(不过两三天而已)。虽然当时的医护人员焦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过他们那时候压根没认识到有病毒这一物种的存在,还以为是细菌。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②而这时候有一些休假的看上去很健康的英国士兵携带者病毒回到英国,沿着铁路与公路四散传播到英国全国范围内,第一例英国本土病例在曼切斯特被发现。传染最严重的的还是在其北部人流密集的工业区,不到6周便感染超过10万人。到大流感第100天,这时美国与西欧的感染人数已经达到1.3亿人,已有20万人死亡。医院里人满为患,医生也身心疲惫。之后德国、法国、西班牙等也相继被传染。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③转机看似出现在1918年8月,流感的大规模传播开始衰减,在大流感150天后虽然美国与西欧感染人数超过1.5亿,死亡人数达25万,一切似乎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然而好景不长9月流感再次席卷而来,而这次病毒变异为了更先进的人类病毒,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更加有效致死率也更高。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更加致命的新型病毒

而这时候美国士兵乘坐由大型远洋邮轮改装的军舰去往法国,这些军舰普遍超载50%,军舰满载9000名士兵,其拥挤程度为病毒传播创造了理想条件,其中2000人的病情都十分严重,死亡人数上百,到达法国后疫情相继传染爆发,每天清晨都能听见下葬时吹响的号角,场面一度十分阴森。而这时候是大流感的第210天,感染已席卷全球,死亡人数飙升至140万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邮轮改装的军舰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士兵们乘坐邮轮奔赴前线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严重超载的运兵船

当时的医生们都还在朝着细菌方向探索,只是在盲目的碰运气,并不知道罪魁祸首是比细菌小1000倍的病毒,那得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而细菌我们现在知道普遍采用抗生素治疗,通过破坏其细胞壁使其死亡可以用在各类细菌上,可以说对于细菌性感染是万能药(以后我们买药时便知道如果你是细菌性感染可以用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性那么除了特定的一些疫苗之外还是主要想想怎么增强自己的抵抗力吧)。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找不到病原的医护人员只能尽量维持病患的生命

受限于当时的医学认知,在弄不清致病原的情况下,包括医院护士在内的很多民众都相继感染了新一波变异后更加致命的病毒。该病毒如SARS一样能快速致人死亡,就如大多数流感一样首先侵袭的还是肺部,成年人拥有较为“完整”的免疫系统遇见陌生病毒会引起严重的免疫反应也就是肺部的发炎症状,炎症导致肺部产生大量液体,不停的口吐血痰,很多感染此病毒的成年人最后都是如溺水般被自己呛死的(是不是和如今的很像)。而免疫力不强的小孩在感染病毒后却往往能很快恢复。此时如何埋葬死者成为了最大的困难,由于棺材供不应求,很多尸体半个多月都无法下葬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死亡人数数以万计

④这时候正值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所有人出门走进村庄,酒吧老板敞开大门请大家免费喝酒,拥挤的街道广场,互相拥抱与亲吻这一切提供了病毒的最佳传播媒介(小生在想这一次的东京奥运会,春运等.....嗯.....)。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庆祝战争胜利的民众拥上街头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一望无际密集的人流为病毒创造了绝佳传播条件

大量的感染人员使医院不堪重负,连走动都变得越来越困难,医生每天做15~16台手术,所有工作必须迅速完成,只能苦苦挣扎着维持医院勉强运转。而这时候是大流感第240天,除了澳洲外所有大陆均被感染,感染者不计其数,死亡人数达6000万。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拥挤连走动都困难的医院

这种情况直到1919年1月才开始好转,感染人数逐渐降低,上半年结束后疫情才宣布彻底结束,而这时候正值大流感第500天,全球死亡人数达1亿以上(保守估计)。而那时候美国人口总量还不足1亿。你肯定想知道又没有特效药医生连致病原是什么都不知道疫情是如何结束的,而这恰恰又得益于大流感的超强传染性。截止1919年7月时全世界可能接触到该病毒都被感染了,也就是体内慢慢的都产生了抗体能抵御病毒的再次侵袭,间接控制了疫情的传播,而我们都知道病毒的目的并非杀死宿主,是为了繁殖,再多代的传染后病毒再次变异,进化得不那么致命,最终与我们共同存在,这也是病毒与我们相互适应的一种形式吧,渐渐的它变成了一种普通流感。

2、大流感会再度爆发么?

不过事后科学家研究起这次大流感时都认为在100年后销声匿迹的大流感也许会再度爆发,并且全球卫生理事会于2018年3月宣布流感大流行是全球头号健康威胁。1918年的大流感感染者的致死率约为3%,而如今如若爆发大流感致死率约为1%(大家可以算下各国人口),并预测如若爆发两年内可能导致2亿人死亡。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现代城市

在人类可能面临的所有大灾难中,流感大流行的概率是最高的,不过今非昔比,100年的时间人们的生活早已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大流感在现代社会再度爆发会有如下特点:

①快捷的传播

我们不用花漫长的8天时间跨越大西洋将病毒传播至法国东线战场,我们只需24小时利用飞机等便捷的交通工具将其传遍全球。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一天之内到达全球各地

②医疗水平的进步

当然也有幸运的一面,我们的医疗技术水平已经有效提高,不再是仅仅努力缓解病情,我们已经知道造成这一症状的病原以及其运作方式,可以通过研发抗病毒疫苗抗生素等多种方式来医治患者,当时也不清楚为什么儿童总能幸免于难,现在知道是因为其低免疫力导致的低免疫反应,进而可以用少量激素或抗病毒药物来减弱免疫反应避免引起细胞因子风暴在病毒破坏之前害死感染者。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③信息的高效传播

得益于如今高效快捷的互联网信息传输,我们已不再是上世纪18年的信息获取水平,流感爆发后我们能第一时间获得有效情报实施有效的公共卫生计划(如隔离、收容等措施,)防止病毒的大范围传播。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这也和当下疫情形势相符合,我们要充分利现代科技与下文中会提到的对抗病毒的方法来打赢这次疫情,并且要格外留意疫情看似平稳下的变异复发。

所以下一场大流感会爆发么?那是必然的,禽类病毒在不断变异,爆发只是时间问题,而当下的疫情与100年前的大流感如此相似,讲述其成因与传播途径也是在述说今天的冠状病毒大流行。通过上述内容与科学统计我们不难知道真正对人体危害大致死率高的基本都为动物性传染病毒,来源于禽类等动物,而为什么越到近代我们出现了越来越多可怕的病毒呢?

我们的行为也在变得容易感染病毒

人类的科技在进步,城市化也在加速,越来越多我们从未踏足的地方被开发居住,从而使我们暴露给诸多平常接触不到的动物与病原体。我们的人口数量也由上世纪的十几亿变为现在的73亿,这样的增长数量所消耗的资源与土地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人类侵占与消耗自然资源

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个生态圈,经上亿年的演化各动物间几乎达到平衡和谐共处的状态,而如今人类增长到如此地步势必造成人与动物自然间的平衡破坏。例如我们在森林与其他自然环境旁兴建农场变相强迫野生动物与家畜间得到交流,势必导致病毒从野生动物传播到家畜,而随着我们人类与所养殖牲畜侵占野外,喜爱食用野生动物的人越来越多,更多新的疾病传染到人类将不可避免与常见。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野生动物居住地被侵占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野禽与家禽相互交流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糟糕的动物与人类生活环境

蝙蝠身上有这么多病毒,我们为何不消灭它?

你不知道的是其实人类身上携带的病毒种类与数量大大超过其他生物,只是站在人的立场其对我们自身无害而已。至于为什么不灭绝蝙蝠?答案是我们无法承受灭绝它的后果,几乎地球上的每个物种(包括病毒)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同样蝙蝠对平衡我们的生态系统与我们的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控制昆虫数量,而以水果为食的蝙蝠对花粉与种子的传播也至关重要等等。所以杀死他们并非明智,我们需要学习更好与之共存同时降低我们患病率的方法。

所以我们人类需要保持自我的克制给野生动物留存一片自己的家园,你好它也好,养成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改掉吃野生动物的习惯,尤其是对于衣食无忧的人们,又很多规范化养殖的家禽供你食用,野生动物的营养并不会高些。而对于病毒本身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避免其伤害我们呢?

对抗病毒的方法

①隔离

这是一种控制病毒最常见与古老方法(想想也是,就如猎物遇到狮子知道要躲避),从这点上来说无论何时,当人类遇见束手无策情形时,都会遵从本能远离并将自己与危险隔离开,这也是东窗事发后较为常用有效的事后措施,当然发现得越早效果越明显,危害也越少。

②寻找密切接触者,切断传染源

在2014年埃博拉大爆发时,一位病毒携带者从利比亚飞往尼日尼亚(一位美国公民帕特里克.索伊尔),期间他大概率暴露给了许多与之密切接触者。索性当时有一批训练有素的病毒接触者追踪员在全国范围内搜寻与病毒密切接触者,搜寻了几万户家庭,确定了19例二级传染病例,通过切断传染链,隔离感染者,阻止了病毒在该国甚至世界范围内的大爆发。

而到了现在或许我们也能寻求更加先进的方法,我们用手机接收与发布信息,而我们的卫星地图可以看到相关病毒接触人员去过哪里往哪里移动,对我们隔离密切接触者也有莫大帮助。

③事前预测

在病毒爆发失控前便发现病原体是它的目的,我们可以组织专门的机构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动物传染给人类风险更高的地方工作(基本是发展中国家)。捕捉一些常常被怀疑的对象如蝙蝠等已知能携带使人类感染致命病毒的动物。通过分析动物的唾液、血液甚至排泄物找到所有不仅能感染人而且包含感染其他物种的病毒(因为这些病毒感染到其他动物上可能仅仅是轻微疾病,而到了人身上也许是致命的),而这有利于我们提前预防病毒的传播与知道病毒的传染源头。

如上文提到的猴痘病毒,目前发现主要的传播方式是食用猴子、松鼠等动物患上该病毒,不过也有少量的人传人案例,虽然其在人传人的层面还比较有局限性,不过保不准哪天也像新型冠状病毒一般发生突变进化到能自由的在人际间传播,那也是相当可怕的结果,要知道猴痘病毒的感染致死率高达10%。而这也许便是事前预测,病毒猎人们工作的重要性,将可能的威胁扼杀在摇篮。而事前预测总是最好的打败病毒的方法之一,无论是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还如如今的冠状病毒,如若我们能如病毒猎人一样对潜在的病毒加以研究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动物保护意识,很多恶果都能避免。

④疫苗根除

其实这类方法比较有局限性,他适用于只在人间传播且不易变异的病毒,如天花,该类病毒由于人间传播的时间太长已经不再感染其他生物,变异性也不强,我们可以采取给大量的人接种疫苗的方式让病毒无所遁形,最终消灭病毒。

⑤建立完善医疗预防机制,事前备战

1、首先在贫穷国家里建立发达的卫生系统,人人接种疫苗,健康生育小孩;

2、要有训练有素的医疗后备医疗部队,以便疫情发生时能如军队般随时调动到疫区发挥自己所长;

3、同时我们要保证医护人员开展工作的有效性,可以利用军队行动迅速的特点来保障医疗团队的后勤运输与安全。

4、要如打仗一般提前做好情景模拟,看看防卫漏洞在哪里(分析其传播源头、感染特点、传播途径、人群分布与流向等等),加以修补,甚至防守反攻。

5、在疫苗与病理学实验中投入更多研究,需要加强其中的投入,不能因为没有发生便不重视,如若全球性流感全面爆发,世界银行保守估计将损失三万亿美元,上亿人死亡。跟这些相比研究投入可谓九牛一毛。

对病毒的思考

病毒不过是一系列化学物质的组合?

病毒贯穿于所有生物的一生,无所不在又如此古老,始终伴随着生命,其介于生命与物质的属性显得尤为神秘,其实我们不妨换个思路想一想,它不过是一连串的化学物质组成,如果我们能采用化学的方法组合创造出一种病毒,那我们也能更好的了解其运作方式进而能更容易研发出疫苗,当然科学是一把利刃,就如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为基础的核武器一样,人们也能创造出可怕的病毒与基因武器来。让我们对人类的良知与理智保持信心吧。

“侵略”我们的病毒,也许是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人类人工创造的第一个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

而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制造出了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电脑分析将其RNA中的7500个核苷酸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然后向商业实验室订购需要的基因片段再将其一段段组装起来。最后将其放入裂解的细胞液中(不含细胞核、线粒体等),RNA被唤醒开始自我复制并组装自己的蛋白外壳。我们成功地在细胞外合成了病毒。而我们能合成病毒后,我们便能研究究竟是哪一段碱基排序的表达使之产生了致病性,从而能在新病毒出现时更加准确与迅速的为其量身定制相应的疫苗。

结语

试想一下,未来的基因工程将会越来越发达,当量子计算机技术成熟后应用于医疗生物DNA领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想要的生物编码并能在细胞外加以合成,那么在研究越来越多DNA模型的表达后无论是创造新的疫苗、病毒甚至生物都将一步步成为可能。虽然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能更多的掌控并牵制病毒,但我们还是要尽量克制住这一冲动,就如我们发展人工智能一般(详情见小生以前的文章“遍及我们生活的人工智能会成为我们的威胁么”)。

病毒是如何改造我们的?

在亿万年的生物演化中,病毒早已与我们融为一体相辅相成,不仅在物种进化、生长发育中表现出重要作用。而且也是构成星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病毒包括我们人类的生物不能进化到如今模样,自然界的运作方式也完全不同。虽然我们大多时候将病毒当做威胁我们的病原体,不过其极有可能和我们在共同进化,就像我们的免疫系统与之互相博弈进化一般,当其改变我们免疫系统的同时也在改造着我们体内的各器官,神经系统。

而我们都知道我们之所以站在食物链的顶端这与我们发达的神经系统密不可分,我们能接受到什么信息都是由神经细胞中的突触接受刺激电信号达到激发态从而感受到周围所发生的的事,我们与动物所感受到的外部环境截然不同,我们不能妄自菲薄的说我们感受到的才是真实而它不是。我们只是比他感受到不同或更多的信息而造就了我们人类自身,也创造了如今的文明。可以说没有病毒就没有今天的文明。虽然我们破译了基因的密码知道了人类的基因序列,可远远不清楚哪段基因表达什么,正所谓背诵一篇文章然而对其中所表达的意义一窍不通,正所谓记住知识的描述并非掌握知识,人类要走的道路还很长。

不仅是人类,各类生物的免疫系统与病毒的抗争早已持续数亿年,相互促进改变,从某种意义上和我们电脑系统升级打补丁一样。换个思路想人类等生物的存在也是为了病毒的复制繁衍,不禁让人遐想病毒的由来,也许正如小生以前在“任何事物都有的现象:涌现,以及由涌现产生的意识”提到我们存在的目的一样,即能更好的学习(人体器官的进化),更高效率的总结规律然后干活。而病毒入侵不过是使万物进化从而达成这一目的所采取的手段而已。

我们能学到什么?

回到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给我们的教训也许恰恰是我们需要敬畏自然以及规律,我们人类发展到如今数量遍及全球,占用了太多土地与资源,享受着物质文明的繁华,过着“文明”的生活。几十亿年生态环境的演化造就的万物和谐与平衡岌岌可危。

反过来想,我们人类对于地球这一生命体而言是否就如新型病毒般的存在呢(不要以为只有天灾才是)?也许地球生态的免疫系统正通过各种我们认为是病毒的免疫反应与我们抗衡呢,就如大流感中,其强烈的免疫反应在抑制我们的同时也摧毁了它自己,而地球母亲这一宿主不再存续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所以无论是人类还是自然,为了生存繁衍,我们需要给自己也给地球其他生命留出空间,历史规律告诉我们,西班牙大流感没有将人类毁灭选择了与宿主共存(当然那也是我们开垦原本属于野生动物土地造成的野禽家禽传染),虽然这样比喻可能会让人不舒服,我们也需要与自然和谐共处不是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西非   病毒   目的   宿主   疫情   野生动物   疫苗   蝙蝠   流感   免疫   细胞   身上   人类   动物   生物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