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有政治素养

政治对教育有影响和制约作用,反之,教育也作用于政治,教育要为政治建设服务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的一种表现形式,这是教育最基本的规律,古今中外皆不能例外。

在教育实践中,有的教师对教育为政治建设服务的观念有时是模糊的,教育方针虽然没有直接强调教育必须为政治建设服务,但是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建设,因此,教育为政治建设服务是隐含在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之中。如果教师没有认识到位,就造成了教育为政治建设服务的观念模糊。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的教师认识不到教育为政治建设服务与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直接造成了对教育为政治建设服务观念的淡化。

其实,对教育为政治建设服务观念的模糊和淡化会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育为政治建设服务,会从教育方针、课纲和考纲中体现出来,具体落实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安排和高考试题之中。

分析2018年高考试题可知,如果政治意识不强,教师就不能认清高考命题的方问,很难理解教育为政治建设服务在高考试题中的导向功能。以前国际共运和国际工运的内容不是政治试卷考试热点,现在开始考了,认识到这点,才能举一反三地把握政治试卷的命题方向,其它各科也如此。

历史考题中出现了科技史的题目,上半年第一场高考科技史赋分4分,很多历史老师认为下半年第二场考试再出科技史可能性不大,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出人意料,不但继续考了科技史的题目,而且题型是论说题,赋分20分,如果历史教师政治意识强一点,认识到中美贸易战是关乎中美科技竞争,那么,历史考题出科技史题目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

高考语文作文题是有关浙江精神的题目,如果学生很少读报,看电视新闻,又不接触社会,学生文笔再好,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物理试卷第一题考物理实验之父伽俐略,题目是这样出的,如果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那么物体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试题问学生是谁首先提出来的,不少学生的答案是牛顿,其实是伽利略。牛顿三大运动定律都是伽利略首先提出来,只不过伽利略是定性描写,而牛顿在此基础上进行定量描写,伽利略是英语语言表达,而牛顿则是数学语言表达。牛顿自已都说过他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这个巨人就是伽利略,这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阐述。

化学试题中出现有关生态环保的题目,以后出学科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题目是一个趋势,要引起教师的重视。

以上是教育为政治服务在各学科试卷中的体现并对教育进行导向,不断加强教师对教育为政治建设服务观念的认识,并要求教师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如果一个教师不知道教育为政治建设服务这个教育的基本规律,没有政治意识,就不能对教材和高考有很好的把握,就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育为政治建设服务,不仅仅关乎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育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民族兴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教师有责任把它落实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之中,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伽利略   中美   政治   教师   教育方针   考题   素养   命题   试卷   题目   模糊   观念   意识   学生   历史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