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文化”不应成为时代“宠儿”

文化源于生活,根在人性,又因时代而生。


任何文化都代表一种特定的价值观。在诸多文化现象中,总会出现一些现象,或积极、或消极,或正能量、或负面,我们把在特定群体中流行的这种现象称作亚文化。


历史走向从不会预设,亚文化也可能成为主流文化。有时候,亚文化也会站在历史风口上,它不仅会影响历史走向,还会主导历史发展。


在我国近代史上,影响最大、最广、最深远的,是著名的“五四文化”。


1919年各种新思潮涌现,其实,当时的中国不仅有进步的热血青年,更多的是像鲁迅笔下“阿Q”、“闰土”、“孔乙己”、“祥林嫂”以及在小说《药》中的“老栓”等人物,这些人物的共同体特点是“颓废”,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躺平”。



“丧文化”不应成为时代“宠儿”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随着“佛系”、“躺平”等网络热词的出现,“丧文化”逐渐成为一代人的亚文化。它反映了一部分青年群体中的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而且这一群体似有扩大趋势。


那么,这种“丧文化”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中产生的呢?


背景一:市场化改革带来激烈竞争


众所周知,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基本确立。


之后的“医改”、“房改”、“医改”,把与民生关系密切的领域推向市场,伴随着“国企改制”、“下岗”、“分流”等残酷的“砸饭碗”过程,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贵,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


这一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目睹父辈的含辛茹苦,他们虽然看到了“艰辛”,却并没有感受到太多“苦”。因为这个时代,生活的确越来越贵,却也越来越好。


不知从何时起,社会上流行起了“我们走得太快,灵魂都跟不上了”、“幸福看起来很物质,实际上很精神”等感染力很强的语句。



“丧文化”不应成为时代“宠儿”

生活变好的人们,幸福感并没有增加。物资生活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却异常匮乏。


这种撕裂的成长,给这种环境下的人带来一种错觉:一方面是巨大的生存压力,另一方面是无尽的物资追求,而精神空间被压榨的越来越少,这种压力成为一种情绪。


1993年的一部电视剧《我爱我家》,时隔多年之后,一张“葛优躺”的图片,再次在网上流传,“季春生”这个故事主角蹭吃蹭喝的形象,引来网络上成为热议,这成了“丧文化”的最早源头。



“丧文化”不应成为时代“宠儿”


背景二:计划生育带来穷家富养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施行计划生育政策,由开始的“提倡一胎、限制二胎、杜绝三胎”,到“只生一胎”好的政策导向,孩子越生越少,养孩子费用越来越高。1987年,随着一部电影《中国的小皇帝》播出,“独生子”成了中国家庭的“小皇帝”。



“丧文化”不应成为时代“宠儿”

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向来注重“再穷不穷孩子”家庭观念。特别是几千年来占据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儒家文化,中国家庭一直是重男轻女的男权模式。“小皇帝”的出现,一度有人认为男孩因缺少阳刚之气,中国社会呈现出“阴盛阳衰”特征。


相反,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与本世纪初的南方打工潮中,涌现了大量的电子厂女工。有的家庭两三个女孩,却只有一个男孩,男孩在家中的地位处于“被保护状态”。这种被富养长大的男孩自然就没了阳刚和血性。这直接成为“丧文化”的客观基础。


背景三:互联网迅猛发展推波助澜


60后、70后,在儿时的记忆中有很多有趣的“游戏”,他们是听着大人们讲述的各种民间故事长大。而到了九十年代后,电子游戏,互联网游戏等盛行。“互联网”文化熏陶了一代人,也影响了整个社会。



“丧文化”不应成为时代“宠儿”

其实互联网的最初用途在于军事领域,但随之被迅速推广,从最初的信息传播,到制造信息。一时间,信息爆炸、信息革命导致各种信息泛滥。这给整个社会,特别对涉世未深的孩子带来很大挑战。“真的”、“假的”、“好的”、“坏的”、“对的”、“错的”等信息让人难以辨别。


以互联网为载体,甚至一个创意就会带来一场风暴,一个现象就会催生一种文化。“丧文化”就是乘着互联网之船,从人性的深处被呼唤出来。


背景四:经济发展转型期的阵痛



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已经四十多年,任何经济体在经历高速增长之后,都会放缓脚步。而每一次放缓都是一次调整或转型。其实,从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已经经历了两次转型,分别是1978年农村改革和1992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当前正在经历第三次换挡。


经济发展的转型期,一般具有四个特点。


一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对于习惯了以往生活或工作方式的人们是一种挑战,对新生力量和阶层转换者来说则是机遇。


二是各种思潮泛滥。特别是一些所谓的亚文化滋生,社会转型期往往伴随着价值观的调整。


三是利益分配格局调整。夹缝中生存的社会群体普遍缺乏安全感,这导致了一种浮躁情绪。一部分人认为,与其抗争,不如躺平。甚至有人看到别人“躺赚”,心感不平,于是“愤青”、“路怒”、“渣人”成了“黑色”的风景。



“丧文化”不应成为时代“宠儿”


不良情绪的滋生,一方面期许社会管理加强,一方面又因严格的制度和法律红线,给人带来压抑、沉闷感。


四是社会阶层分化。勤者自强,庸者自毁。为保社会稳定,这时候国家往往会出台各种托底政策,自毁者“躺平”在社会的“保险箱”内,成了“看热闹”的人,偶尔还会制造一些消极言论,很多不良文化都是这些人制造。


“丧文化”如精神毒品,已然影响部分人的价值观,正侵蚀一代人的健康心灵。它绝不应成为时代“宠儿”,而应作为“弃儿”,被时代抛弃。而代之以健康文化给整个社会带来活力和生机。


本文作者李鑫淼,源自公众号“思想者札记”(ID:swot 010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文化   转型期   宠儿   中国   价值观   群体   现象   背景   男孩   我国   孩子   家庭   社会   时代   亚文化   历史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