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古人智慧,不能因为“内卷”就“躺平”

网民从来不缺少创造力,2019年“996”一词风靡网络之后,人们逐渐发现,随着竞争日益激烈,虽然付出的越来越多,却未必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这种现象被称为“内卷”。


其实,“内卷化”(involution)现象最早由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提出,他在研究农村经济时发现,农民在人口压力下会不断增加水稻种植的劳动投入,以边际报酬递减为代价进行不计效率的生产,劳动趋于内卷,从而形成“没有发展的增长”。



汲取古人智慧,不能因为“内卷”就“躺平”

由此可见,“内卷”实际上是劳动的自我空转,那么,内卷由最初的经济现象折射到社会领域有哪些表现呢?


“内卷”的种种表现


最近,据说是华为内部论坛的一篇文章,对内卷现象作了精辟论述。并列举了内卷的七种表现:


(1)无意义的精益求精。(2)将简单问题复杂化。(3)为了免责,被动的应付工作。(4)与预期的目标严重偏离的工作。(5)低水平的模仿和复制。(6)限制创造力的内部竞争。(7)在同一个问题上无休止的挖掘研究。



汲取古人智慧,不能因为“内卷”就“躺平”

总之,既没有量的增加,也没有质的提升的内耗都可以叫内卷。


为什么会“内卷”?


社会发展的方向有两种:一种是量的增加,一种是质的提升。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因为不平衡所导致。因为只有差异,才会产生动力。社会也是如此,当一个阶段取代了另一个发展阶段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务首先完成量的积累,然后才是质的提升。


因此在每一个阶段的转化期都会产生一种暂时的平衡。而这个阶段一般有四个特性:(1)社会靠原来的推动方式已经乏力。(2)内生动力还未形成。(3)缺乏新的引导机制。(4)社会弥漫消极情绪。



汲取古人智慧,不能因为“内卷”就“躺平”

内卷出现时,社会竞争看起来很激烈。但这种竞争实际是内耗,并不能创造额外的价值。社会民众因为拥有的资源不同,在内卷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也不尽相同。那些拥有的资源少,处于底层的民众,其突破阶层限制所付出的劳动会更多。


“内卷”可以避免吗?


内卷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现象。只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国家中,内卷的表现也不一样。在西方发达社会所经历的每次经济危机都是内卷。经济危机时产业上表现为产品过剩、滞销,而居民生活则表现为消费乏力、失业。


这种内卷化的经济危机似乎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癌症,除了通过战争转嫁危机,或者通过经济结构调整扛过危机,至今都没有找到好的办法。



汲取古人智慧,不能因为“内卷”就“躺平”

其实我国经历了建国初期的私有制改造、以及后来的改革开放之后,经济无论从量还是从质,都有了较大提升。至2018年人均GDP接近10000美元。这是被经济学家称为“中等收入陷阱”的阈值。


人类本身具有惰性。根据人的需求理论,人的每一个层次的需求满足后,都会产生一定的惰性。经过一个时期调整,才会激发新的更高的需求欲望。


人类作为社会存在,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个体的惰性往往以群体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时候人的开拓性和创造力会受到限制。因此,内卷实际上是人性的社会群体性表现。



汲取古人智慧,不能因为“内卷”就“躺平”


网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几乎与“内卷”同时出现,“躺平”也迅速成为网络热词。所谓“躺平”,是指一些人主动边缘化,远离竞争。持“躺平”态度的很大一部分是年轻人。其实这部分人并非生活在社会底层。真正“躺平”的人一定是生活无忧、能够不劳而获的人。



汲取古人智慧,不能因为“内卷”就“躺平”

一旦“躺平”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就会极大限制社会的活力。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李锋亮教授正是看到了躺平的社会危害,他在网络上大声疾呼:不能因为不喜欢“内卷”就“躺平”。


内卷是任何社会都不可避免的现象,古人是如何度过内卷时期呢?



汲取古人智慧,不能因为“内卷”就“躺平”

生活在清末的中兴名臣曾国藩,一度被称为“半个圣人”。他在概括了名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境界”:


第一种如程颐和程颢那样,诚恳谦恭,注重自我修养而萌生出聪明睿智的人;


第二种如子思遗训所表达的那样,诚恳到达了极点感动神灵,进而达到预知未来的境界的人;


第三种如孔子、孟子、颜回、曾子等所说的那样,安于贫困,乐于奉行自己信仰的道德标准,进而身体健康,面色红润的人;


第四种如陶渊明、白居易、苏轼、陆游等所说的那样,欣赏大自然的美景,闲适的吟咏诗赋,因而意态舒适、神色恬然的人。



汲取古人智慧,不能因为“内卷”就“躺平”

其实不管哪种境界,都有一种“热爱生活、珍惜时光、调节自我、乐观进取”的生命意义在里面。作为当代人,既要汲取古人智慧,又要审时度势,在内卷状态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本文作者李鑫淼,源自公众号“思想者札记”(ID:swot 010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智慧   都会   内耗   经济危机   乏力   惰性   创造力   古人   境界   现象   阶段   需求   自我   竞争   社会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