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服堪比小飞船?宇航员总背个“大包”,你以为里面只有氧气?

航天服堪比小飞船?宇航员总背个“大包”,你以为里面只有氧气?

排版丨MR.CHEN

编辑丨唯物科普

中国造价3000万的航天服被嘲笑“一次性”,而美国花十多亿做的航天服却能用30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难道真的是中国航天服质量不行,只能用一次就扔吗?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已经越来越多地踏足宇宙空间,而空间站是人类长时间留在太空必需的工具。

航天服堪比小飞船?宇航员总背个“大包”,你以为里面只有氧气?

空间站能够长期在太空的近地轨道运行,并且可以让多名航天员长期生活、工作。

早在1869年时就有人提出了宇宙空间站这个概念,不过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当时提出的是一种“用砖搭建月球”的设想。

在二战期间,德国科学界提出了疯狂的“太阳炮”项目,计划在距离地面八千米以上的太空中,搭建一座空间站。

航天服堪比小飞船?宇航员总背个“大包”,你以为里面只有氧气?

然后在空间站上安装一个使用太阳能的轨道炮,直接从外太空攻击自己的敌人,不过这个设想最终未能实现。

在二战结束之后,美苏两大阵营开始冷战,从经济到政治再到科技等领域,到处都有两大阵营的明争暗斗,太空自然也是两方争夺的目标。

1961年苏联的加加林成为了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1969年美国的宇宙飞船抢先把宇航员送上了月球。

航天服堪比小飞船?宇航员总背个“大包”,你以为里面只有氧气?

苏联在抢先登月的竞赛中失败,于是就将目光转向了空间站方向。

第一个空间站在1971年成功进入太空,但是因为飞船的故障,三名宇航员在返航途中不幸遇难。

随后美国和苏联都开始在太空中建设自己的空间站,而曙光号国际空间站从1998年就开始升空组装,直到2011年才装好最后一个舱室。

到现在这个空间站已经使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很多设备都出现了老化的情况,每年光是维护就要花费50亿美元。

航天服堪比小飞船?宇航员总背个“大包”,你以为里面只有氧气?

其实这个空间站早在2015年时就应该退役,但是由于美国暂时没有建设新的空间站的计划,所以在各方努力下,决定将其延长到2024年时再退役。

空间站是包含很多高科技产品的大工程,即使是正常使用也需要经常维护。

像这样超过正常期限继续使用,就更需要好好维护设备了。

航天服堪比小飞船?宇航员总背个“大包”,你以为里面只有氧气?

而这种维护不只是空间站内部设备的维护,外部也需要经常进行检查,这就需要宇航员出舱进行活动。

而在中国的天宫号空间站正式运行后,中国宇航员也进行了近7个小时的出舱作业。

而要想进入太空环境活动,就必须要有航天服才能行。

航天服堪比小飞船?宇航员总背个“大包”,你以为里面只有氧气?

很多人觉得航天服不过是大号的潜水服罢了,难道航天服的技术含量真的这么低,只是用来给宇航员提供氧气的吗?

事实当然不是这样的,如果舱外航天服的科技含量这样低,那世界上也不会只有中美俄三个国家才能建造了。

最早进入太空的国家是苏联,而在1965年时,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又成为了第一个在太空中漫步的人。

航天服堪比小飞船?宇航员总背个“大包”,你以为里面只有氧气?

不过因为这是第一次进行太空行走,所以也出了一些意外。

列昂诺夫为了测试宇航服的性能,在太空中活动了12分钟,之后就准备回到太空舱里面。

但是因为气压问题,他的宇航服出现了膨胀,导致他没有办法重新回到太空舱内。

最终他只能冒险放掉了一些空气,让宇航服降压缩小之后才成功回到舱内。

航天服堪比小飞船?宇航员总背个“大包”,你以为里面只有氧气?

在吸取了苏联的教训之后,美国在第二代航天服中加上了一层特制的网,从而解决了膨胀的问题。

最早的航天服都有一根脐带一样的线连接着宇航员和飞船。

这根线不只是简单地拉住宇航员,还为航天服提供了氧气、通信、电源等等物质。

这种设计虽然节省了成本,但实际上也限制了航天员的活动范围,现在的宇航服已经没有了这根“脐带”。

航天服堪比小飞船?宇航员总背个“大包”,你以为里面只有氧气?

而是采用了一种类似氧气瓶的设备安装在航天服上,不过这种设备其实要比氧气瓶复杂很多倍。

在中国的空间站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太空中只有一个美国的国际空间站。

而在国际空间站中,美国常年准备着四套航天服,每套航天服的造价都超过了1.5亿美元,相当于十多亿人民币

航天服堪比小飞船?宇航员总背个“大包”,你以为里面只有氧气?

但是这几套航天服却都已经使用了15年时间,而且因为经济等原因的限制,美国还准备把这些航天服再继续使用15年。

即使这些设备制造的时候都非常严谨,使用多年也不会有损坏,但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科技水平早已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于这种顶尖科技来说,10年时间新技术就会变得落后,更不要说30年了。

航天服堪比小飞船?宇航员总背个“大包”,你以为里面只有氧气?

到那时,这些用当初的顶尖科技造出来的宇航服,很可能已经无法匹配未来的空间站系统了。

而我们的航天服造价只要3000万人民币,相比于美国来说成本节省了很多,不过成本虽然低,质量却一点也不差。

整个航天服一共有内外6层,防护层、隔热层、气密层等等应有尽有,而且其中还有很多自主研发的设计。

航天服堪比小飞船?宇航员总背个“大包”,你以为里面只有氧气?

而所谓一次性航天服的说法其实是一个误会

当初神舟七号进行了第一次太空行走,后来在返回地球时,飞船上的返回舱没有足够的空间来装下这套航天服。

只能把它放在轨道舱中,让它随轨道舱一起坠落焚毁,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并不是我们的宇航服用过之后就只能销毁。

现在我们可以把航天服直接存放在空间站中,只要需要也可以随时使用。

航天服堪比小飞船?宇航员总背个“大包”,你以为里面只有氧气?

从某种角度来说,舱外宇航服实际相当于一艘小型的太空飞船,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外太空的环境远比深海还要复杂得多,远不是提供氧气就能够解决的,有相当多的危险威胁着宇航员的生命安全。

首先外太空没有空气存在,所以外部压力几乎为零,这就是太空中最大的危险。

航天服堪比小飞船?宇航员总背个“大包”,你以为里面只有氧气?

打个比方来说,正常环境下水要烧到100度才会沸腾。

但是在青藏高原等海拔高的地方,因为空气稀薄导致压力下降,水在九十度时就会沸腾。

而像外太空这种几乎没有压力的地方,人的血液甚至会瞬间沸腾膨胀,把人的身体都会撑爆掉。

航天服堪比小飞船?宇航员总背个“大包”,你以为里面只有氧气?

而且外太空中还有各种宇宙射线,即使是在地球内部,经过各种削弱的紫外线依然能够危害人体安全。

在太空这种毫无遮挡的环境下,危害就更加难以想象了,所以人类如果完全暴露在太空环境中,连几秒钟都撑不下去。

相比于其他的各种问题,氧气反而是不那么致命的了,因此就需要靠航天服来阻挡这些太空辐射。

航天服堪比小飞船?宇航员总背个“大包”,你以为里面只有氧气?

并且外太空的阳光也要比地球上的阳光危险得多。

太阳直射时的温度能够达到121度,而照不到太阳的地方温度低到了零下157度,最大温差有300度。

宇航服首先能承受得住这种极高温和极低温,同时也要保证在大幅度的冷热变化下不会出现问题。

而且太空中还有很多微型陨石,在外太空的环境下,这些陨石的威力不亚于子弹

航天服堪比小飞船?宇航员总背个“大包”,你以为里面只有氧气?

如果打到正在舱外活动的宇航员身上,就算不会伤害到宇航员,万一破坏了宇航服也会造成致命伤害。

而且航天员出舱并不是简单地行走或者看风景,往往是需要完成重要的工作,这就需要用到手。

要想保证宇航员很好地完成工作,航天服的手套不只需要足够坚固,而且还得灵活,这在我们当初的航天服研制过程中也带来了很大麻烦。

航天服堪比小飞船?宇航员总背个“大包”,你以为里面只有氧气?

不过现在中国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成为了太空技术上的世界强国

现在中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空间站,而美国的空间站却即将因为老化要退役。

尽管曾经美国拒绝中国登上他们的空间站,现在中国仍然不计前嫌愿意接受所有国家在太空项目上的合作。

航天服堪比小飞船?宇航员总背个“大包”,你以为里面只有氧气?

但是美国却不想向中国透露自己的太空计划,只拿出了一份完全不合理的计划想要合作,这当然被中国拒绝了。

虽然现在美国的航天技术依旧领先,但是在失去空间站的情况下,迟早会被我们赶超。

等到中国的天宫号成为唯一正常运转的空间站,美国又还有什么资格高高在上的向我们提条件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宇航员   飞船   氧气   航天   苏联   航天员   空间站   年时   美国   大包   造价   中国   太空   环境   设备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