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顾问:谈书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棋局


一种是精英棋局

由这个世界上的优秀人物来设计和执行


一种是上帝棋局

由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驱动所有资源来执行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注:这里的“上帝”是比喻,与宗教无关)


致富梦

————————————


新中国建国以来,一路摸爬滚打解决了很多问题,但直到二十世纪末,仍有一个棘手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此时的中国已经在国内逐步建立起了一个统一的自由市场,但一国的市场体量终归有限,中国还需要加入到更大规模的协作体系中才能进一步提升效率。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超越国界的经济活动愈发频繁,全球开始出现广泛的跨国资源流动,各国之间依存度逐步提升,协作规模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后进国家因此走上了致富之路。


然而这里面没中国什么事,因为大家都不带中国玩。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当时中国与各国之间的交易充满壁垒,大多数时候中国的外贸业务只是给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和地区打打零工。


被挡在花花世界外的滋味并不好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新马泰”这样的地方就足以让中国人羡慕不已。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站在其他国家的角度看,当时的中国比较落后,协作的价值不高,而且还有个很现实的原因:


当时的中国不在全球最重要的贸易组织“关贸总协定”的范围内。


人类社会曾在20世纪30年代时候吃过大规模贸易壁垒的苦头,于是人们在二战后做出了两项决定:



关贸总协定从制度上降低了缔约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大家的交易和协作变得更加轻松和稳妥,随着越来越多的成员国加入,世界经济逐步进入全球化时代。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而中国就比较郁闷了,10亿人孤悬于在GATT之外,四周全是高墙壁垒,想去全球分工体系里打份工都没资格。


如果能够加入(恢复)关贸总协定,中国就可以享受里面的关税减让与贸易壁垒拆除等方面的成果。


除此之外还有发达国家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普惠制待遇,简单的说就是在协定内,中国可以以更低的关税成本把自己的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市场。


而且关贸总协定里有一百多个成员国,入关意味着可以一下子和一百多个国家平等的交易,同时也可以获得国际资本更多的信任,有助于吸引外资的进入。


这些都是钱啊。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所以中国对“入关(复关)”的愿望非常迫切,我们对这个花花世界望眼欲穿。


1986年7月,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


然而愿望归愿望,真正的谈判十分艰难,从1986年谈起一直谈到关贸总协定都改名了还没谈成。(1995年改名为世界贸易组织(WTO))


赚与赔

————————————


如果仅从理论上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很明显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不应该谈得这么艰难。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如果能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那么效率会非常高。


但是你的生活需要各种产品和服务来支撑,所以还有很多不擅长的事情也不得不去做。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然而有了自由交易就不一样了,你可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然后用这些产品去别人那里换回自己需要的东西。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起来理解一下这个原理: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在自由市场里,补锅匠可以用10分钟来帮捕鱼人补好锅,并以此交换捕鱼人的一条鱼。因为有了自由交易,补锅人和捕鱼人本来各自需要花一天解决的问题,10分钟就可以解决。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所以说自由交易会带来双赢,自由交易越多,增加的财富就越多,国与国之间的道理也一样。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交易双赢”的理论和我们的直觉不太符合,我们总是算觉得收钱的那个人才是赚的。所以如果在国际贸易中一旦出现逆差,很多人就会觉得自己的国家亏了。


事实上“逆差=亏损”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我对你是逆差,并不能说明我在这个贸易关系中亏了,只能说明你生产的东西对我很有用,而我生产的东西对你来说没那么有用。


如果一个国家的贸易总体上是顺差,那说明他是个生产者,就像一个不停攒钱的打工人。


如果总体上是逆差,那说明他是个消费者或者投资者,他把钱花出去购买了快乐,或者购买生产资料进行了投资。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不管你是生产者,消费者还是投资者,都有可能面临成功或失败:


攒钱的打工人可能会被通胀收割,消费的快乐佬可能会坐吃山空,勇敢的投资者则可能经营不善血本无归。


顺差和逆差本身并不能作为判断你“赚或赔”的标准。


国际贸易真正要解决的问题不是谁赚了谁的钱,而是全球资源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配置和协作效率最高。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所以不管顺差还是逆差,关键是把生意做起来,只要有自由交易,大家就能各取所需,而参与协作的国家越多,大家的选择也就越多。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皆大欢喜的原因,不光中国,任何一个新的国家加入世贸都应该是皆大欢喜。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然而现实是全球市场每扩大一点协作范围都举步维艰,中国艰难的入世之旅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人类啊,他不讲武德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尽管我们知道世界可以通过广泛的国际协作和交易去逐步建立起一个高效的资源配置模式。但是一个模式有利于全人类,不等于有利于每一个人。


在协作模式进化后,会有一部分适应该模式的单位升级蜕变为高效单位,享受到协作的红利;但同时也会有一部分无法适应的单位迅速衰亡。


这时候,在竞争中面临淘汰危机的单位当然希望可以通过作弊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另一方面,即使是从竞争中胜出的单位,一样有可能忍不住通过作弊来巩固自己的优势地位。


这个作弊就是暴力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人类社会是一个建立在暴力基础上的体系。在这里,自由贸易从来就不安全,今天谈好的契约,明天就可能翻脸。


所以哪怕理论上自由贸易的效率再高,也没有哪个国家敢把自己的命脉全部寄托在自由贸易上。


于是各国都会尽可能的保护自己的关键产业,虽然未必比买便宜,但是相对安全。


弱者要规避生存风险,强者要巩固优势地位,这就产生了贸易保护主义,导致各国之间的贸易充满壁垒。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但是另一方面,客观规律是壁垒越低协作效率越高,协作效率越高利润就越高。


高效协作带来的高额利润实在太香,于是人类社会又会不自觉的通过各种方式去消除壁垒。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我们的世界就是这么拧巴。


在入世谈判中,中国担心开放过快使得自己的产业承受不住外来商品的冲击,发达国家希望中国开放更多的市场给他们赚钱,其他成员国则担心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大家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所以入世谈判的艰难也就不足为奇了。好在最终WTO选择了真香的更高效率,让中国入伙;而中国选择了勇敢面对挑战,接受了各种苛刻条款。


2001年,中国入世。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黑市

————————————


WTO为中国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2000年中国GDP总量刚突破1万亿美元,2003年的时候中国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较2000年翻两翻,达到4万亿美元,持平日本。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2020年GDP追上日本”,这是2003年的中国对自己最乐观的估计


结果中国在2009年就实现了这个目标。


至于出口贸易额的增长,那更是简单粗暴。


2000年中国出口额排全球第七,为2000多亿美元,入世后仅8年,中国出口额就冲到全球第一,达1.27万亿美元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自由贸易会让所有人受益,而你在里面越努力,受益就越大。可以说中国人是21世纪自由贸易最大的受益者。


这么看起来要在这个世界上发财似乎很简单,只要拉上大家一起降低交易成本,然后自己努力工作就可以。


21世纪初刚刚尝到世贸甜头的中国确实这么天真的想过。


2006年,在中日韩三国的推动下,亚洲单一货币“亚元”的构想正式浮出水面。


按这个构想,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建起一个交易成本比WTO还低的自贸区,还不用被美元薅羊毛,其意义不亚于当年欧盟的建立,钱途简直一片光明。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然而就在4年后的2010年,提出以‘中日韩’为核心来推动‘东亚共同体’的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下台。


2年后的2012年6月,美国防长帕内塔公开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亚洲取代欧洲成为美国新的战略重点。3个月后,大力推进中日货币互换的时任日本金融大臣松下忠洋和长期致力于中日合作的前日本驻华特命全权公使西宫伸一在一周内相继暴毙。


同年,钓鱼岛购岛危机爆发,至此东亚自贸区和亚元计划基本泡汤。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现实很骨感,这个世界上有些钱不是你想赚就能赚,有些盟不是你想结就能结。所谓的全球自由市场,本质上是一个黑市,这里的每个商人都是带刀经商。


你的市场开不开得起来,首先取决于你手里的刀镇不镇得住场面。


当时的中日韩显然镇不住,于是美国人随便动几下手指头,自贸区和亚元就灰飞烟灭。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从政治的角度来说,一个崛起的新兴势力遭受传统势力的打压很正常。但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国就比较委屈了。


因为中国在全球化的框架下崛起,受益最大的恰恰是那个处处遏制中国的美国。


中国制造为美国人提供了大量高性价比的商品,中国日益繁荣的市场也让美国企业赚得盆满钵满,而中国辛苦攒下的外汇储备还在次贷危机时增持美国国债救了美国一命。


可以说中国加入WTO,既为自己带来了20年的高速发展,也为美国人续了20年的体面生活。


但是黑市大佬只会觉得你是个威胁,并且眼红你蹭蹭蹭上涨的银行卡余额。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美国人甚至开始后悔让中国加入世贸,并盘算着建立一个没有中国的小群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WTO并非全球贸易协作的唯一平台,实际上在WTO的基础上还存在着各个区域性的贸易协定。


这个现象很正常,因为WTO的覆盖面积已经非常广,随着2011年俄罗斯入世,几乎所有主要国家都在WTO里,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众口难调。


这么多国家,每个国家的国情都不一样,而且互相之间的互信水平也千差万别。所以如果想在WTO框架下再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所碰到的阻力就非常大。近年来WTO的多边谈判已经陷入停滞不前的境地。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但如果不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目前WTO的平均关税水平大概在10%左右,发达国家略低,发展中国家略高),效率就无法进一步提升。


最具可行性的方案就是部分国情相近,互信水平较高的国家先各自组个小群,互相之间先把壁垒降下来。


所以如果美国愿意的话,他确实可以把自己的贸易伙伴凑起来建立一个没有中国的自贸区。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于是美国的精英棋局开始启动,而他们面前正好有一个现成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


TPP最早是由智利、新西兰、新加坡三国于2002年开启,后来文莱加入,2006年该协议正式生效。


TPP诞生之初就是一个管得比较宽的小众协议,除了高标准的市场开放要求,他还涉及国有企业、劳工、政府采购、监管一致性、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方方面面。


他与其说是一个贸易协定,不如说是一份“西方治国指南”。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一个协议如果管得太宽,往往很难谈成。不过这个协议一开始的成员国数量也就4个,而且这四个国家的经济规模都不大,本身市场开放程度也较高,国情理念也都比较接近,所以这4国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2008年,美国正式将目光投向TPP。这个高标准的小众协定非常对美国的胃口。在其逼格十足的门槛下,野蛮生长的土鳖是进不去的,只有全方面符合西方标准的“文明人”才能加入。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很显然,中国就是那个“野蛮生长的土鳖”


同时,泛太平洋那些与美国理念相近的国家则很容易加入,这对于美国瓦解亚洲合作,制衡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战略来说毫无疑问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全球第一土豪推崇的贸易协定,泛太平洋国家自然趋之若鹜。东亚的重要经济体日本则更是成为了这个“未来全球最大自贸区”的二当家。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中国主观上其实也想加入,但这次带头大哥摆明了不带自己玩,中国也没有什么办法。


眼瞅要被美国“踢下船”,国内也有不少人开始哀嚎中国要回到被世界孤立的状态,甚至有人觉得中国应该开始“反省自我,寻求原谅”。


其实TPP本质上是一个经济北约,他被美国选中的目的就是要遏制中国,面对这样的黑市布局,反省毫无意义。


2015年,在12个泛太平洋国家就TPP协定达成基本协议后,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评论称:


“美国不允许中国等国家来书写全球经济的规则。”


眼瞅着要大功告成,结果美国的精英们还是漏算了一步:特朗普上台。


美国时间2017年1月23日,懂王在他就职总统的首个工作日就签署行政命令退出了TPP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很快啊,日本一夜之间就稀里糊涂的升级成了TPP的大当家。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一幕,仍然会感叹川建国的神助攻。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不过话又说回来,懂王果断退出TPP也并非而完全没有道理


这个协议的高门槛固然拦下了中国,但也同时影响到了其他成员国。


TPP又要限制各国的政府投资行为,又要按发达国家标准提升劳工福利,又要强迫成员国支付高额环保开销,还几乎不给成员国开放市场的缓冲空间......


高标准意味着高成本,高成本意味着加入这个协定搞不好会亏。


承平日久世界各国早就没有了什么“崇高的理想”。这些国家强忍着高成本加入TPP,并不是为了配合美国的宏图大业,而主要是为了赚美国的钱,大家都眼巴巴的等着美国让利。


所以美国如果想让小弟们帮忙实现自己“亚太再平衡”的梦想,就得掏钱。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而懂王不仅不想掏钱,甚至还想从小弟身上赚钱。


特朗普极度厌恶逆差,在他看来,向日本开放市场和向中国开放市场没有本质的区别。硬要说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日本货还贵一些。


都想割对方韭菜,结果大家都是镰刀,最终一拍两散也就顺理成章了。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虽然退出了TPP,但是特朗普这个“逆差厌恶者”在孤立中国的目标上与其他美国精英完全一致,只不过策略不同罢了。


人们很快就发现,懂王的策略甚至比TPP还要激进,直接就赤裸裸的进行贸易制裁,几乎要造成中美两国的硬脱钩。


于是之前为TPP哀嚎的人很快又开始为贸易战哀嚎,仿佛中国横竖是药丸。


神器更易,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崛起(1)

当今世界的大部分人已经习惯了美国是全方位的主宰。大家想当然的认为美国在所有领域都有压倒性的优势,美国想压制谁,谁就会前途暗淡。


而且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者,美国也习惯了把国际贸易看做自己对其他国家的恩赐。现在既然觉得中国是威胁,那自然会想到停止对中国的“恩赐”,并认为这样就可以让中国“一夜返贫”。


现实果真如此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关贸总协定   东亚   贸易   全球   逆差   成员国   日本   美国   神器   壁垒   协定   中国   新格局   效率   协议   国家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