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更要相信有高于人类的生灵存在

杨振宁老先生可以堪称为世界级的物理学家,一个响当当的科学家,有一次他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竟然语出惊人的说:“宇宙里,像一个人形的上帝应该没有,但是应该有一个造物者,要不然,世界上的一切不会这么精妙”。

用我们之前的认知和理解:所有的科学定论都是源自于科学实践的结果,也就是说只有从人类的实践基础上获得的认知定义,才能称之为科学,而在科学实践过程中,科学家们则是实践与定义的佼佼者,如此这般去定义科学家,那科学家们则必须是不折不扣的唯物主义,不得存有半点唯心论思想意识,否则科学的本意就失去自身的属性了。

诸如此类现象也绝不仅仅发生在杨振宁一个人身上,就连爱因斯坦都说过“科学的尽头是佛学”,也就是说科学解释不清楚的现象也只有神学来解释了。如果用没有被科学所证实的内容就不能定义为科学,那对未知的探索与研究又如何开展进行?众所周知:人类的行为动力、动能源自于思想意识,而思想意识则必须远远的前行于先,否则就不可能有动力和牵引了,这种所谓的思想意识在最初阶段,既无唯物基础,又无科学性,是百分之百的唯心论。

如果我们人类只是把科学与唯物绑定在一起,对唯心嗤之以鼻,这不单是一种愚钝,更是人类的悲哀。无论多么先进的科学,无论多么有成就的科学家,在特有的时代基础上,在自我的局限下,科学的认知和发现能力是极其有限的。例如,在汽车工业之前有人讨论“发动机”的形式,那就是无稽之谈;有人幻想“飞机的出现”,那就是精神病患者。当然,也正是有这样一些精神病状态的作者们的构思和幻想,例如中国人幻想出来的八仙过海,孙悟空的筋头云等,阿拉伯人幻想出来的飞天魔毯等,无一不是唯心论思想意识在作祟。如此这些,我们现在回头再看,这些幻想的意义该有多么重要!

随着量子力学的研究与发现,人们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又有了飞跃式的跨越,仅就“量子纠缠”现象来讲,就把人类原有的科学世界观颠覆得不知东南西北了,不得不说人类自身的潜力太大了,但认知上的局限性和差异性更大,不同人不同层面的认识能力自然不能一概而论。所以,无论是唯物、唯心还是唯识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不可有单一的执着与认知和认可,更不可以顾此失彼,甚至抱有排他心理的愚钝无知行为。

承认“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更要相信有高于人类的生灵存在


承认“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更要相信有高于人类的生灵存在


承认“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更要相信有高于人类的生灵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爱因斯坦   唯心论   飞天   人类   天外有天   愚钝   高于   唯物   生灵   认知   科学家   也就是说   定义   意识   现象   幻想   思想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