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陪我。可以吗?

为什么爸妈总是转发养生文?

为什么说了他们那么多次还是会上保健品的当?

为什么他们宁愿相信陌生人也不相信亲生的你?

你轻易说出口的话,父母可能一辈子埋在心底

小时候,我们经常跟爸妈说:“放假陪我去公园玩。”

长大后,却几乎没听过父母跟我们说:“有空就陪我聊聊天。”

小朋友很直接,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父母很婉转,每说一句话之前都会考虑会否给子女添麻烦。尽管内心极度渴望陪伴,却怕会妨碍子女的工作或家庭,所以“陪陪我”不会轻易说出口。

跟外人聊天的时间,比跟子女交流的时间还多

我们很多客户朋友都没有跟子女同住,他们平时很喜欢到验配中心来。很多时候不是过来保养助听器,纯粹是过来坐一坐,跟我们聊聊天。

有问我们助听器使用注意事项的,有问我们自己怎么保养助听器的,有问我们怎么保护剩余听力的,而更多是跟我们拉家常的,话题大都是围绕家人,尤其是子女。

不想给子女添堵,默默扛下了所有

徐伯伯是江苏常州海之声的客户,今年70多岁,两个女儿都嫁到了外省,妻子前两年也不在了,只有自己一个人住。

今年疫情刚缓和不久的时候,他几乎每个星期都来验配中心,总是埋怨疫情使得他没机会跟女儿、外孙们见面,自己在家里憋得慌等等,眉头皱得紧紧的。

他每次说的话都差不多,我们也习惯了,毕竟很多朋友到了这个年纪,都会经常重复讲同样的事情。看到我们在忙的时候,徐伯伯也很识趣地坐在一旁看报纸,不打扰我们。

直到有一天,他听到我们验配师跟一位客户朋友说起口罩的事情,忍不住跟我们说了一件事。

“疫情期间邻居找我一起拼单买口罩,说本来要5块钱一只的口罩,每人买500只以上的话只要3块钱一只。当时觉得很划算,收到货之后还可以给两个女儿寄过去。结果我们的钱转过去了,口罩一直都没收到,都三四个月了。邻居也是别人找他拼的,看来我们的钱都打水漂了。这事我都不敢跟两个女儿说,钱不多,说了她们还得担心我。

我们听了怪心疼的,纷纷加以安慰。自从说出这件事之后,徐伯伯打后过来闲聊就再也没怎么提起疫情了。也许,最主要的心结终究说了出来,人也就舒坦了。

有时候明知道是个坑,也心甘情愿上当

安徽马鞍山海之声的客户黄阿姨,跟我们验配师抱怨起儿子。

“儿子在上海工作,一两个月才回一趟家,回来看到我买的保健品就骂我,说都是骗人的,怎么这都信,之后每次打电话都要说我的不是。我也知道保健品没有太大作用,但人家经常上门给我送小礼物呀,陪我聊天呀,经常微信给我发养生知识呀,还直接喊我‘妈’了,从来没大声跟我说过一句,更别说骂我了,比亲生儿子对我还要好!”

我们跟黄阿姨说表示理解,但也给她分析了这是专门打感情牌的营销手段,大都是虚情假意的“职业孝顺”,目的是骗她花钱。要是碍于情面买了保健品,不仅钱没了,对个人健康一点益处都没有,而且还会让儿子担心,影响他工作,也影响母子感情。

过了一段时间,黄阿姨跟我们说:“我不跟他买保健品了,他见劝我不动,真的没再上门找我聊天了,微信也不给我发了!”

后来她儿子还特意打电话问我们:“我说了她很多遍都没用,你们到底是怎么劝成功的?”

你讨厌爸妈喋喋不休,他们同样不喜欢被指责

父母退休之后,人际关系变得单纯了,社交活动减少了,他们会较难适应突如其来的孤独。要是再加上没有子女在身边,这种孤独感的侵蚀往往比预期更严重。这时要是出现一个比亲生子女更懂关心自己的人,他们的情感就很容易被“俘虏”,沦为骗子最有力的生财工具。

“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这句话很残酷,却是事实。

骗子隔三差五会嘘寒问暖,而你平时从来不问爸妈一句“最近身体怎么样”,甚至几个星期才打一次电话,几个月才回一次家,只在爸妈把养生文转发到朋友圈的时候来一句“这是假的,别信,别转发了”。没有陪伴、关爱、同理心作为前提,上来就是指责,爸妈会听吗?他们不会。

以前爸妈骂你的时候,是不是觉得他们张口就骂、从不问因由、根本不理解你?现在他们的感受就跟你当年一样,懂了吧?

长辈需要情感出口,我们乐意当树洞

其实,爸妈相信的不是保健品,而是相信陪伴他们的营销人员,“只有他们会主动关心我、陪我聊天”。

爸妈转发的不是养生谣言,而是渴望你关爱的诉求,希望你看到后能问他们一句“是最近身体不舒服吗?”。

每一条你觉得愚昧无知的朋友圈,都传递了爸妈的焦虑;每一次你认为正确的辟谣,恰恰堵住了他宣泄焦虑的出口。

爸妈需要的不是你的教训,而是日常的陪伴和沟通。平时多点问问爸妈的近况,多教爸妈怎么过滤虚假信息,比如发一些权威媒体报道的骗局案例让他们提高警惕,他们自然就愿意依赖你、相信你,遇到什么事情都会找你商量,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金钱损失。

父母都怕给子女带来负担,很多时候只能把一些真实想法和感受跟外人诉说,所以很多客户朋友喜欢向我们倾诉。大家肯定没想到,我们除了给大家专业验配助听器,还能当专业的“树洞”吧?

我们的劝说之所以会比亲生子女劝说更有效,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们跟客户朋友的日常来往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基础,相互间的信任度很高,而我们的同理心也让他们觉得舒服,所以意见也较容易被他们接受。

幼年需要陪伴,晚年更需要陪伴

网上曾流传过这样一个计算公式:

假如一年中,只有过年7天才能回家陪父母,一天在一起顶多相处11小时。若父母现在60岁,假设活到80岁,我们实际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只有1540个小时,大约是64天。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这不是喊口号,而是要实际行动。多一点陪伴、多一点关爱、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理解。

虽然海之声平时可以给予你父母关爱,但是我们永远无法取代你的位置。正如你年幼时,老师无法取代你父母的位置一样。

也许你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常回家看看,但至少应该用你的声音陪伴他们,哪怕每天只是语音或视频聊天短短几分钟,彼此说说今天吃过啥,问问觉得冷不冷、热不热这些琐事。有时候,只要听见你的声音,爸妈就心满意足了。

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陪伴父母,别再等来日方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都会   助听器   口罩   疫情   伯伯   保健品   阿姨   子女   平时   儿子   父母   女儿   感情   客户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