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变形破坏形式分类


边坡变形破坏形式分类


边坡变形破坏形式分类

一、松弛张裂

在边坡形成过程中,由于在河谷部位的岩体被冲刷侵蚀掉或人工开挖,使边坡岩体失去约束,应力重新调整分布,从而使岸坡岩体发生向临空面方向的回弹变形及产生近平行于边坡的拉张裂隙,一般称作边坡卸荷裂隙。 这种裂隙多呈层状向坡体内发育,形成松弛张裂带或称卸荷带,其宽度和深度均可达百米以上,它主要取决于河谷下切深度、地应力及岩体结构等。在河谷底部也可出现卸荷裂隙,形成大致平行于谷底的松弛张裂带,深也可达数十米。


边坡变形破坏形式分类


边坡变形破坏形式分类

峡谷地区卸荷发育示意图


边坡变形破坏形式分类

砂岩中的柱状节理(松弛张裂)

二、蠕动变形

蠕动变形,是指边坡岩体主要在重力作用下向临空方向发生长期缓慢的塑性变形的现象,有表层蠕动和深层蠕动两种类型。

表层蠕动主要表现为边坡表部岩体发生弯曲变形,多是从下部未经变动的部分向上逐渐连续向临空方向弯曲,甚至倒转、破裂、倾倒。

表层蠕动多发生在陡倾层状岩层或陡倾结构面发育的岩体中,层面或结构面走向与斜坡面走向平行或交角很小。一般反坡向倾斜或倾角大于60º者更易发生。

深层蠕动,是由于坚硬岩层组成的边坡底部存在较厚的软弱岩层时,由软弱岩层发生塑性流动而引起的长期缓慢的边坡蠕动变形。


边坡变形破坏形式分类


边坡变形破坏形式分类


边坡变形破坏形式分类

板岩中岩体的蠕变


边坡变形破坏形式分类

土体蠕变及其效应

三、崩塌

高陡的边坡岩体突然发生倾倒崩落,岩块翻滚撞击而下,堆积于坡脚的现象,称做崩塌。其规模大小悬殊,大规模的岩体崩塌也称山崩,其体积可达数千万甚至上亿立方米。小规模的崩塌称坠石,一般其体积仅数立方米或数十立方米。在坚硬岩体中发生的崩塌也称岩崩,而在土体中发生的则称土崩。此外,尚有坍方或塌方一词,这是泛指边坡的各种破坏现象,包括崩塌、滑坡以及其过渡类型塌滑等,是铁路和公路工程的常用语。 崩塌下来的岩块、碎石,大小混杂堆积于坡脚或山麓斜坡上,称为崩积物,有时形成倒锥体形的堆积称做岩堆,或倒石堆。


边坡变形破坏形式分类

崩塌过程示意图



边坡变形破坏形式分类

四、滑坡

边坡岩体主要在重力作用下沿贯通的剪切破坏面发生滑动破坏的现象,称为滑坡。

滑坡的危害还表现在不仅是将要发生的滑坡会给建筑物造成危害,而且表现在已经发生过的滑坡地段,对兴建水利水电工程也十分不利。

这是因为已发生过滑坡的地段,常常有再次发生的可能,而滑动过的岩体即滑坡体往往疏松破碎、杂乱无章,强度低、透水性强、稳定性差,无论是做为坝肩岩体、水库岸坡、隧洞围岩,还是做为道路路基和码头等都是不利的。


边坡变形破坏形式分类


边坡变形破坏形式分类


边坡变形破坏形式分类

滑坡特征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石堆   柱状   层状   岩层   裂隙   塑性   应力   斜坡   表层   示意图   河谷   松弛   滑坡   形式   现象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