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式

一 概念:

岩层或岩体,在各种应力长期作用下形成波状弯曲,但仍然保持着它们的连续完整性,称为褶皱构造。

褶皱形象地反映了地壳岩石发生了塑性变形。

二:褶皱构造的产出环境:

1 层状岩石(沉积岩)

2 具有片理构造的变质岩

3 流动构造的岩浆岩

4 节理面、断层面、不整合面

总之,具有面状构造的岩石,都有可能出现褶皱构造。褶皱构造在地壳中分布特别广泛,形态各异、规模差别很大


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式



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式

褶皱研究的意义:

1 分析构造演化过程,恢复地壳运动历史(大地构造研究)

2 寻找和开发各种矿产资源(煤炭石油勘探开发)

3 为工程建设提供服务(工程地质问题)

三 褶曲的概念和基本型式:

褶皱构造中一个基本的单元即一个向上或一个向下的弯曲称为褶曲。

1 有关向形和背形

从单一褶皱面的弯曲来看,基本形态有两种:背形和向形。

背形是指两侧褶皱面相背倾斜的上凸弯曲。

向形是指两侧褶皱面相对倾斜的下凹弯曲。

中性褶皱:褶皱面既不上凸也不下凹,而是凸向旁侧。


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式

2 褶曲分类:

背斜:核部为老地层,翼部依次为新地层(对称)组成的褶皱,褶皱面向上凸式弯曲。

向斜:核部为新地层,翼部依次为老地层(对称)组成的褶皱,褶皱面向下凹式弯曲。

如果褶皱构造很复杂,地层发生了倒转,造成背形的核部是新地层,称为背形向斜;向形的核部是老地层,称为向形背斜。


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褶皱   岩浆岩   变质岩   节理   沉积岩   向斜   层状   概念   岩层   塑性   地壳   地层   岩石   弯曲   对称   形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