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无意发现一口枯井,竟是隋朝太子墓,一段深宫秘密浮出水面

2005年陕西潼关县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子,村民在无意中发现一个巨大的四方枯井,考察队一番考察后,原来是千年前唐朝太子墓,一段深宫秘闻也由此浮出水面。----引子

农民无意发现一口枯井,竟是隋朝太子墓,一段深宫秘密浮出水面

大家好,我是叶风,2005年时,陕西省潼关县税村的一位农民在田地里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洞穴,洞口呈四方形,深不可测,农民回去就和其他村民聊起这件事,起初人们都不以为然,说那只是普通的枯井而已,大家都经常见。但村中最年长的老人听到此事以后却大为震惊,并一口咬定:那一定是盗洞!因为只有盗洞才是四方形的。事情由此传得沸沸扬扬,甚至惊动了当地的电视台。

农民无意发现一口枯井,竟是隋朝太子墓,一段深宫秘密浮出水面

电视台很快就派来了记者,记者们观察了洞穴四周,也对村里的村民进行了采访,如果洞穴下面真有墓葬的话,村子里是否有一些相关的历史传闻呢?果然,在对村里的老一辈人进行采访以后,记者了解到,这里埋葬的,应该是一位姓董的王爷,而这位王爷就是他们这个村子的祖先。在获得了一些资料以后,电视台立马将此事上报给了当地的文物局,文物局对此特派了一支考古队,专门来到税村,对这个巨大无比的古怪洞穴开展了细致的勘查。

农民无意发现一口枯井,竟是隋朝太子墓,一段深宫秘密浮出水面

初步摸索墓穴

首先我们先来具体了解一下陕西省潼关县,潼关县在古代是重要的军事要地,潼关,关中地区的四关之一,可以被称之为关中的东大门,凡是从山西等地区来侵犯的敌人,潼关是他们的必经之地,像历史上著名的曹操与马超潼关之战、明末闯王李自成与明朝军队的潼关南原之战,还有安史之乱,哥舒翰以二十万兵力镇守潼关,潼关可以说是历朝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潼关地理位置的险要决定了它在古代军事中的重要地位,也是因为如此,在潼关以及周围地区发现的墓葬非常多。

农民无意发现一口枯井,竟是隋朝太子墓,一段深宫秘密浮出水面

所以考古队不敢怠慢,接到消息后就来到了现场,据分析这个洞穴下面确实存在着一个古墓。但是考古学家调查过税村的历史后发现,这个地方并没有相关资料记载有古墓的存在,难道历史记载有漏网之鱼?还是说这儿只是普通的墓穴,并不值得记入史册,可普通的墓穴怎么会有这么大的盗洞?带着重重疑问,考古队员准备亲自下到洞穴里面勘探,经过讨论,他们准备派一个较为年长的考古人员进入洞穴,主要就是因为这位考古队员有丰富的考古经验,大概率能够在短时间内判断出古墓的年代及其损毁程度和剩余价值。

农民无意发现一口枯井,竟是隋朝太子墓,一段深宫秘密浮出水面

他们用一根绳子将考古队员缓缓放入洞穴,这名考古队员虽见多识广,但在缓慢下降的过程中也是心惊胆战,伸手不见五指的洞穴内部,等待他的究竟是什么呢?等到达洞穴底部以后,考古人员打开手电筒,眼前的一幕却使他惊呆了,这里竟然就是墓室内部,也就是说盗洞是直接在墓室的顶部挖的,如此精准的盗墓技术让考古队员震惊,就算是放在现代,使用专业技术也很难能准确探测出一个墓穴的位置,更不用说能直通墓室了,这群盗墓贼的技术可以说是非常高超,但震惊的同时考古队员又很失望:如此的话,洞里的文物还能剩下多少呢?

农民无意发现一口枯井,竟是隋朝太子墓,一段深宫秘密浮出水面

就在一位考古队员抬起头准备观察一下墓室的整体结构时,这一抬头,他又一次惊呆了,墓室的顶部,是一整个星空的画景,手电筒所过之处,点点繁星璀璨,十分震撼,考古人员见此景赶紧通知上面的人将他拉上去,准备开始庞大的古墓考察工作。那么考古人员为何如此激动呢?实际上,星空顶在古代被画到墓室里可不是单纯为了装饰,在古代星空顶是一种地位的象征,据历史记载,北魏到隋唐时期,只有皇家贵族才有资格在顶部绘制天象,难道这座墓的主人是王室贵族?由此,考古队员询问了当地的居民,据老一辈人的描述,这应该是一位姓董的王爷的墓,而这位王爷就是税村的祖先。但随后考古人员调查发现,北魏到隋唐时期的历史上,并未记载有一位姓董的王爷。

农民无意发现一口枯井,竟是隋朝太子墓,一段深宫秘密浮出水面

再次深入古墓

考古队员们再次进入这座古墓,这次他们发现,墓室里有至少有四米深的淤泥,这就给考古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难题,虽然说墓室最外有一层砖石保护,但也敌不过年代久远,砖石早已被腐化,大量淤泥由此流入墓室。但是话说回来带走太多的文物呢?这个想法,会不会打盗洞的那一群人也因为淤泥太多,难以清理而没有让整个考古队都来了精神,他们继续进行墓穴的挖掘工作。随着淤泥被一点点清理,整个墓室的原貌也渐渐呈现在考古队员眼里。

农民无意发现一口枯井,竟是隋朝太子墓,一段深宫秘密浮出水面

在历史上,墓室的结构往往和当时年代的房屋结构差不多,考古人员根据墓室的整体结构判断,这座古墓大概建造在唐朝时期,因为在唐代的时候,才出现了类似的圆形砖墓。整座古墓将近64米长,里面主要由天井、壁龛、甬道、墓道、过洞等构成,墓室整体坐北朝南,是一个“甲”字形的古墓。但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这座墓室的天井竟然有七个之多,在唐朝的墓葬习俗中,天井越多代表墓主人的地位越高,像唐中宗的女儿,永泰公主李仙蕙的墓中,就有六个天井,那么墓穴的主人到底是谁呢?

农民无意发现一口枯井,竟是隋朝太子墓,一段深宫秘密浮出水面

古墓谜底水落石出

考古队员最初清理墓道的淤泥时,突然发现墓道墙壁上的颜色一道深一道浅,以为是盗墓贼盗洞时破坏了墓道墙壁,但定睛一看才发现,这其实是墓中的壁画!考古队员非常高兴,连夜清理了墓道中的淤泥,一幅幅精美的壁画这才完全呈现在他们眼前,其中有一幅古代仪仗图,一共绘制了九十多个人物,有的呈静坐姿势,有的背着弓箭,还有的手中高举仪仗刀,手拿武器是为了保护队伍中的最高统治者,而出行能有如此大的阵仗,也能说明墓主人的地位极高。在壁画的最后,考古人员发现了两个巨大的兵器架,上面绘制着九柄大戟,这九柄大戟可不简单,一开始的时候它只是被当作普通武器,在战争中经常用到,但到后来却变成了能彰显身份的仪仗武器,一般三品以下的官员是没有资格绘制列戟图的。

农民无意发现一口枯井,竟是隋朝太子墓,一段深宫秘密浮出水面

根据相关资料证明,在历代的列戟图上,兵器架放置九柄大戟的都是太子。这是个重大的发现,考古人员立马去查阅了唐朝的历代太子,看看有没有未被找到的太子墓葬地,但让人不解的是,唐朝所有的太子陵墓都有明确史书记载,并没有太子的墓葬是在税村附近。在考察工作又一次陷入僵局的时候,考古队突然又有了新的发现,一位考古人员在墓室的石棺旁边发现了一个壁龛,壁龛中有大概二百多件文物,其中有大量彩绘的陶俑,这些陶俑的服饰风格,还有制作陶俑的工艺,经鉴定都是来自于隋朝。而隋朝历史上只出现过三位太子,分别为杨广、杨勇和杨昭,那我们怎么判别这座墓葬的主人是谁呢?

农民无意发现一口枯井,竟是隋朝太子墓,一段深宫秘密浮出水面

首先,我们排除了杨光,因为杨光死后是埋葬在扬州的,这在史书上有记载,随后考古队员对墓中尸体的骨骼及牙齿进行了鉴定,判断墓主人在去世时大概在三十三岁到五十五岁之间,而杨昭去世时的年龄只有二十多岁,由此就可以证明我们这座墓葬的主人就是隋朝太子杨勇。另外,其实这座墓的地理位置从风水角度来看并不好,不符合古代皇族墓葬的习俗,而隋朝太子杨勇在世时荒淫过度,是个被废弃的太子,所以说在他死后也没有按照平常的皇族规矩埋葬。我们的墓主人之谜到这里就真相大白了,叶风觉得,无论探秘过程有多曲折,但只要有章可循,我们的考古人员就一定能将谜底揭开。

农民无意发现一口枯井,竟是隋朝太子墓,一段深宫秘密浮出水面

好了,我们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接近尾声了,那么大家对这座古墓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欢迎大家评论区积极留言,与叶风一起讨论关于本期的内容吧。关注叶风,听脑洞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隋朝   潼关   太子   潼关县   墓道   墓室   墓葬   枯井   墓穴   淤泥   王爷   洞穴   古墓   水面   队员   主人   农民   秘密   人员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