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古贝春酒是“运河文化高地”的见证者、传播者?

为什么说古贝春酒是“运河文化高地”的见证者、传播者?

“一部中国运河史,半部中华文明史”。

2500年前,“开挖于春秋,完工于隋唐,取直于元代”全长2700公里(取直后1797公里)的京杭大运河,用一个大写的“人”字,以洛阳为聚集交汇点,把“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连接了起来。

运河成为了“中华文明融合的纽带”。

为什么说古贝春酒是“运河文化高地”的见证者、传播者?


— 1 —

“运河文化高地”在山东

今天来看,经过2000多年的历史融合,“运河文化”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个丰富的“华夏巨型文化综合体”。

这个“文化综合体”不仅包括“京津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淮扬文化、吴越文化”六大区域文化,而且,还包含了水利、建筑、漕运、船舶、店铺、陶器、饮食、美酒等多种文化形态,是中华文化宝库里的不可或缺的“文化珍宝”。

但是,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在这六大区域文化中,“齐鲁文化”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是最不能忽视的,她是“运河文化珍珠链”上最亮的一颗明珠。

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与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和“价值传承”有极大关系。

为什么说古贝春酒是“运河文化高地”的见证者、传播者?

自春秋战国“百家争鸣”造就的“文明轴心”形成以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得到了呈现,尤其经过秦汉大一统“独尊儒术”后,以“孔孟等一大批先贤”为代表创领的“儒家文明”最终获得了话语权,成为了迄今为止中国最正统、最持久的主流文明。

以“仁、义、礼、智、信”为主流,积极主张“和而不同”文化理念的“儒家文明”,其包容性和时代性超越了其他任何文化和文明。因此,山东成为了“中华文明核心价值的策源地和高地”,以至于直到今天,社会上依然有“为学慕齐鲁”的说法。

因此,以“运河山东段”为代表,运河文化也更多地被赋予了“华夏文明”和“中国精神”的象征之一。

— 2 —

德州“运河文化”为何如此不同?

鲜为人知的,目前很少有人知道,“德州运河”在整个大运河中所处的非同一般的历史地位、价值和意义。

翻开地图可以发现:京杭大运河来到德州段,由卫运河和南运河组成,从德州市区及武城、夏津境内穿过,全长141公里,其中卫运河96公里,南运河45公里。

最为神奇的是,“南运河德州段”是隋代以来人工开挖而成,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大运河独特的原生古河道形态,具有典型的“九曲十八弯”的龙形走势,像一条蜿蜒崎岖的巨龙穿越其中,因此有“运河入鲁,九望德州”的说法。

为什么说古贝春酒是“运河文化高地”的见证者、传播者?

历史记载,隋大业七年(611年),隋炀帝自江都乘龙舟沿运河北上,队伍浩浩荡荡经德州抵达涿郡。全程1000多公里,仅用了50多天。德州这一段后来又被称作“御河”。

到了元代,随着京杭大运河取直全线贯通后,德州成为交通枢纽,国家在此设立将陵仓。明清时期,德州的经济发展起来,成为全国33个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之一。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经运河向北京运粮的九省,在德州城西北设置“递运所”,彼时的德州是九省的运粮要道,因此有“神京门户”和“九达天衢”之称。

— 3 —

“运河第一酒镇”与“运河文化”的交响

历史上如此繁忙的一条国家大动脉,除了留下两岸斑驳的建筑遗迹和一河大水外,还会留下什么呢?

元代著名诗人朱德润曾这样描绘德州漕运:“日中贸易群物聚,红氍碧碗堆成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管相喧阗。”

可见,贸易和酒歌似乎是“运河人”的两大主流生活场景。一个是物质的,一个是精神的,这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大主题。

据德州地方史志记载,在距今3600年的商代,德州武城一带便开始产一种酒,叫国宴“禾巨鬯酒”,到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相当名气。

为什么说古贝春酒是“运河文化高地”的见证者、传播者?

到西汉时期,武城西北部曾属东阳县,便有了“东阳好酒”的传世,随着酿造技艺的精湛,尤其借助运河的传播,至宋代已是声名远扬。

朱德润诗中描写的“商人暮不散,酒楼歌相闻”,主要背景就是指大运河东岸武城县(元时数属东平路,改隶高唐州)“帆樯如林,舟楫相连,酒旗飘展,夜不闭户”的繁忙景象。

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年),武城这里属贝州贝丘县。到了唐朝,“贝州好酒”已开始名声在外。当时,大运河上流传着“买好酒,贝州走,大船开到城门口”的俚语,这是对当时的贝州(武城)酿酒历史的真实写照。

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在北京建都,京杭大运河进行了浩大的“取直工程”,而取直的北方起点就是现在的临清市,从此,向南直达杭州,向北直达北京。临清成为“多条运河”的交汇点,而武城县老城镇(古贝春老酒厂遗址处)就在临清向北的40公里处的运河东畔。

为什么说古贝春酒是“运河文化高地”的见证者、传播者?

可以说,至少到宋元时期,由于大运河的取直畅通,带来了极大的政商繁荣,武城借此发展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运河第一酒镇”,成为中国酒文化的盛景和高地。

再后来,武城又诞生了“状元红”、“贝州白”、“地瓜烧”等地方名酒。其中,武城的“小米香”等因其甘醇、绵柔,香浓满口,还曾做过宋、元、明、清各朝的贡酒。

其实,“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除了历史、政治因素外,商业的力量尤为强大,而酒作为“最有文化价值和媒介属性”的商品,无疑是最能融入“商贸活动”之中的,成为千年运河文化的最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潜移默化地展现着“运河人”的精气神。

为什么说古贝春酒是“运河文化高地”的见证者、传播者?

今天的古贝春酒便承担着这一重要角色和使命。

古贝春酒自古诞生于运河岸边,可以说,是中国距运河古河道最近、规模最大、最深得运河恩惠的酒厂。

为什么说古贝春酒是“运河文化高地”的见证者、传播者?

尤其让人意外的是,作为一瓶“中国历史文化名酒”,几十年来,古贝春系列酒竟然联姻茅台、五粮液两大巨头,开创出了“浓香第一”和“酱香北宗”的独特优势。这正如千年大运河联通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一样,体现出了一种高超的“合纵连横、开拓进取、大国匠心、与时俱进”的伟大精神。

这种精神,必将指引古贝春酒从优秀走向卓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武城县   高地   武城   运河   东阳   儒家   德州   齐鲁   见证者   文化   传播者   大运河   元代   山东   中国   价值   历史   贝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