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饭啦

这几年的积累,让我越来越肯定自己在宝宝饮食方面的理念,我希望用自己真实的育儿经验和用心研究的食谱去带动更多妈妈用心为自己的宝宝做到饮食平衡,让更多宝宝在妈妈爱的料理中获得健康成长

宝宝,吃饭啦

的力量。


1、大宝宝的饭菜还需要单独准备吗?

有些妈妈对我的做法不理解:都这么大了还要单独为她搭配,累不累啊?我们小区的老太太知道我还在给孩子单独搭配饮食就万分吃惊——多麻烦啊,养孩子太精细了不好。我们家的就随便吃,大人吃啥,娃娃就吃啥。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最新版明确说明:与成人相比,2~5岁的儿童对各种营养素需要量较高,消化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咀嚼能力仍较差,因此其食物的加工烹调应与成人有一定差异。3岁以下的幼儿膳食应专门单独加工烹饪,并选用适合的烹调方式和加工方法。另外,幼儿的饮食模式在6岁会接近成人,从小培养他们习惯清淡口味有助于其形成一生的健康饮食习惯,为其将来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我每天花心思搭配孩子的饮食,也是为了潜移默化地改变家里大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当然,如果家庭饮食能因孩子而变得清淡,少油、少盐,不重口味,那么12个月以上的宝宝,完全可以和大人吃一样的食物,只需在性状和软烂程度上略作调整即可。

2、宝宝每天需要吃多少食物?

宝宝从饮食中摄入均衡营养,才能更健康地成长。那么宝宝每天需要吃多少食物呢?对于未满6个月的宝宝,在没有特殊情况出现时,母乳或配方奶喂养完全可以满足宝宝的发育需求。宝宝满6个月再开始添加辅食,这是国内外各权威机构一致的建议。现在已经不强调食材添加的顺序和时间,但最初的辅食一定是富含铁的食物,比如强化铁的配方米粉、肉泥、肝泥、煮熟的豆腐泥等。

对于已满6个月的宝宝,我根据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并结合之前版本整理了一个每日饮食的表格,其中部分数据在咨询了儿童营养师后做了微调。要注意的是表格中食物的重量均为烹饪前食材的重量,不是成品的重量哦。

宝宝,吃饭啦

1)奶及奶制品:宝宝1岁前以奶为主,若没有过敏等不良反应,可适量给些酸奶或奶酪,计入总奶量。1岁前可以吃奶酪,但注意购买原生奶酪(配料简单,只有干酪、盐、菌等3~5种)及低钠品牌。

2)谷薯类:包括以五谷为原料的配方米粉、馒头、饭、面条,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薯类、山药、芋头、南瓜等。谷物品种较多,烹调方法也多样,应保持主食多样化,谷薯杂粮豆类和精米面粗细搭配,口感逐步向成人过渡,但不能太硬。

3)蛋类:可从蛋黄逐步添加至1个鸡蛋或等量的其他蛋类。蛋黄添加良好后可添加蛋清,宝宝不过敏就可放心吃,现在已没有1岁才能吃蛋清的界限了。

4)畜禽肉和水产:宝宝1岁前每周安排肝脏类食物1~2次,每周不超过10克,1岁后每周不超过20克。

5)豆类:最迟不超过8个月,可以给宝宝吃少量豆制品如豆腐泥,熬粥时也可加些易消化的豆类,如红豆、鹰嘴豆、小扁豆等。添加豆制品后注意观察,有些宝宝过量食用会引起胀气。

6)蔬菜水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需要注意的是,草酸和硝酸盐含量高的菠菜、甜菜根、红苋菜、木耳菜建议宝宝7个月后再添加,且在食用前尽量先焯水去除大部分草酸

7)坚果:坚果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及膳食纤维和钙、镁、锌等矿物元素。添加辅食后,可给宝宝尝试坚果,注意一定是坚果粉、坚果泥,并且是无任何调味料的

8)食盐:宝宝1岁后可适当加盐,不过如果宝宝能够适应清淡口味,3岁前不添加食盐等调味料也可以,但是需要增加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9)食用油:脑及神经系统的发育除需要蛋白质外,还需要不饱和脂肪酸及磷脂,所以宝宝从添加辅食开始,可少量吃油,推荐富含α-亚麻酸的油,如亚麻籽油,紫苏籽油等。

3、宝宝的一日饮食该如何安排?

宝宝一岁前:首先,根据宝宝的情况及月龄安排1~3餐辅食;其次,最好每餐都搭配一定主食、蛋白质食物和蔬果,食材推荐量除以每天辅食次数可作为宝宝一餐食材的用量参考。比如芒小果10个月时的一天辅食安排,早午餐:软烂的糙米小米粥(谷物生重35g)+蒸蛋(鸡蛋半个、三文鱼20g、番茄30g)+水果20g;晚餐:玉米鸡肉蓉小面片(鸡肉20g、玉米10g、面片20g)+芦笋蘑菇炒山药(蘑菇20g、山药10g、芦笋10g)+水果30g。

宝宝一岁后:这时宝宝一日三餐逐步向成人的饮食安排靠拢,但因为宝宝胃容量有限,所以还需要安排2~3次加餐,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加餐最好是奶、奶制品、水果及小点心,睡前可根据需要添加,但尽量选择无白砂糖或低白砂糖点心。一般来说早餐应占一天供能的30%,午餐40%,晚餐30%,但也有的宝宝习惯早餐多吃一点,这些都没有一定要求,只要一天或一周内的饮食达到平衡即可。

宝宝,吃饭啦

4、宝宝挑食、偏食怎么办?

宝宝吃的食物大人也吃,全家的饮食都得健康。如果家里有一个人挑食,就无法教育宝宝不挑食。营造好的饮食氛围,对全家人都非常有益。爸爸妈妈要学习各种健康食物烹饪法,也许同样的食材,换个形状或换种烹饪方式宝宝就会喜欢。对于宝宝不爱吃的食材,可重复多次地提供在饮食中,大部分宝宝需重复接触10次左右才有效。

有时宝宝不接受某些食物,是因为他们没接触过或者不理解。爸爸妈妈可帮助宝宝认识这些食材,比如可以讲故事、读绘本,或和他们一起买菜甚至开辟自己的小菜园,也可做饭时刻意让宝宝参与一小部分,可给他们讲解有趣的营养知识,结合他们喜欢或在意的某一点逐步鼓励引导,或让宝宝将食材当好朋友等,这都会让宝宝对这些食材有进一步的认识,或许就会爱上这些食材了。

我是幸福孕孕,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家庭教育指导师,有爱有思想的育儿和教育达人。欢迎关注、点赞和评论,更多育儿知识和教育问题可以与我沟通交流,让育儿更轻松,让教育更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不饱和   调味料   宝宝   坚果   山药   豆类   膳食   奶酪   清淡   成人   大人   食物   饮食   妈妈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