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女硕士苏黎杰:毕业后接连受挫,返乡当油漆工却说“心安”

北大女硕士苏黎杰:毕业后接连受挫,返乡当油漆工却说“心安”

著名画家、作家木心先生曾说:“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对于以接近满分考上北大研究生却在毕业后选择回乡当一名女油漆工的苏黎杰来说,她的选择让世人看不懂了。

她不仅承担着来自家乡人的不理解,还受到了多方媒体的关注。但她却继续刷着油漆,说“心安。”

错失北大 悔恨交加

1978年,苏黎杰出生于河南安阳一个小村庄里。虽然是个女孩,而且家境并不富裕,但她从小就被家人的爱意包裹着长大。用她自己的话来说,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都是幸福的。

北大女硕士苏黎杰:毕业后接连受挫,返乡当油漆工却说“心安”

被温暖爱意包裹一生长大的人,鲜少受到挫折。良好的教育环境,通情达理的父母,友善和谐的亲戚关系,苏黎杰有着自己的骄傲。自小,苏黎杰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考上北大。

这个目标可不是天方夜谭。小学、初中到高中,苏黎杰的求学之路非常顺利,课业成绩异常漂亮。她在安阳最好的学校拿奖学金,当班长,是万千学生中最亮眼的那一个。

北大女硕士苏黎杰:毕业后接连受挫,返乡当油漆工却说“心安”

时至今日,回忆起学生时代,她仍然骄傲自豪,“我干过班长,数学课代表和小组长。同学们都喜欢我,我也喜欢他们。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孰料一朝风云惊变,人生之路上,她受到了第一个挫折。

差了2分,她与梦中的北大失之交臂。

1998年的夏天,对于苏黎杰来说,可谓天昏地暗。每个人都在期待即将到来的世纪之交,千禧之年。

北大女硕士苏黎杰:毕业后接连受挫,返乡当油漆工却说“心安”

只有她,浑浑噩噩地经受着错失北大的痛苦,随便填了一个志愿,来到了她从未想过的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到北京大学,岂止是2分的差距而已。父母曾经劝过她复读,几经思量后,她最终决定“曲线救国”——通过考研读北大,放弃了复读。

圆梦北大 再次受挫

金桂飘香的九月,河南大学迎来了新生。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没人意识到有个女生怀揣着考上北大的梦想。

北大女硕士苏黎杰:毕业后接连受挫,返乡当油漆工却说“心安”

进入校园后的苏黎杰和其他女生不一样。当他们在课堂上打瞌睡的时候,苏黎杰在认真听课记笔记;当他们在讨论去哪里玩的时候,苏黎杰背起书包去了图书馆,徜徉在书海,默默朝着北大而努力。

不仅如此,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还主动参与了各种勤工俭学的学校活动,承担起了养活自己的重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大学生活里,苏黎杰并未成为一个死读书的学生。她勤于思考,多方蹭课,积极汲取不同的学术声音。

北大女硕士苏黎杰:毕业后接连受挫,返乡当油漆工却说“心安”

优异的成绩,加上逐渐开朗的性格,苏黎杰在大学生活中再次夺得大家艳羡的目光。她一次性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再次拿到了校级和国家级的奖学金。

终于,机会来了。

大三下学期,北大夏令营开课。作为河南大学优秀学子,苏黎杰终于有机会走进北大。

北大女硕士苏黎杰:毕业后接连受挫,返乡当油漆工却说“心安”

未名湖畔,静水沉香。她积极学习,以当年参加高考的劲头积极完成任务,成为老师交口称赞的优秀学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从清晨到深夜,她全身心扑在学习上,积极消化着老师讲课的内容,积极和同学交流汲取知识和营养。她深知世界之大,只有用尽全力,才能打开一扇门。

北大女硕士苏黎杰:毕业后接连受挫,返乡当油漆工却说“心安”

几个月后,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寄到了她手中。

进入北大就一帆风顺了吗?

苏黎杰再受打击。这种打击并非来源于她不努力,天资不够聪颖,而是来源于更深层次的阶级差异,家庭差异,受教育程度的差异。

苏黎杰至今记得,世纪之交,电脑尚属奢侈品。她第一次接触电脑只觉新奇不已,但是她的朋友告诉她,这只是一份十岁时的生日礼物而已。

北大女硕士苏黎杰:毕业后接连受挫,返乡当油漆工却说“心安”

巨大的落差让苏黎杰更加沉浸在书本里。她先后在《新京报》《中外文化交流》等报刊媒体上发表《地名更替就像编年史》《北京老地名:改和不改的理由》等作品。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已经是遥不可及的成就。但对于人才济济的北大来说,苏黎杰依旧普通得像个“丑小鸭”。

这份挫败感从她进入北大的第一天就伴随着她,直到她毕业在北京找工作,从未磨灭。

北大女硕士苏黎杰:毕业后接连受挫,返乡当油漆工却说“心安”

人才遍地,何处容我身?站在北京街头,看着霓虹闪烁,车水马龙,苏黎杰下定决心,跟随本心,回乡找工作。

返乡当油漆工 她说值得

回到家乡的苏黎杰也并非一帆风顺。多年来的读书生涯,本身存在的一定性格缺陷,她深知自己不适合干与人打交道的工作。

回到家乡“安心”的她在家里蹲了一年之后,终于下定决心,干点事情养活自己。

北大女硕士苏黎杰:毕业后接连受挫,返乡当油漆工却说“心安”

干不了与人打交道的活,那就做不需要说话的工作。于是,她报名了当地一所装饰装修学校,成为当期免费培训油漆工的一员。

于是那年,在一群穿着迷彩服的男女中间,谁都不知道隔壁那个一副旧式眼镜,稍显笨拙地在篮球架上刷油漆的,还因为不熟练刘海都沾上了绿色的女工,是北大出来的高材生。

纸是包不住火的。北大的身份最终还是暴露于人前,媒体闻风而来。这个小小的学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北大女硕士苏黎杰:毕业后接连受挫,返乡当油漆工却说“心安”

面对镜头时,苏黎杰从开始的慌张到最后的坦然,她说:“我感觉在北京活得挺艰难,周围的事情太复杂,回来就是休息。”

熟悉的乡音,熟悉的家乡菜,都给了苏黎杰莫大的安全感。她不再需要与人交往,只需要认认真真地涂抹油漆;她也不需要去理解复杂的尘世,只需要安安心心做完今天的工作。

南阳领导对于回归家乡的苏黎杰也表示了欢迎,“南阳的经济发展行行都需要广纳贤才。”

北大女硕士苏黎杰:毕业后接连受挫,返乡当油漆工却说“心安”

往事如烟,如今十几年过去,苏黎杰依然在做油漆工的工作。她依然无法融入高知识、高交际的工作团队。夜深人静之时,唯有一把洗不干净的油漆刷,能让她安眠。

素履以往,心之所向。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油漆工   庄里   北大   安阳   南阳   北京大学   世纪之交   心安   回乡   北京   下定决心   差异   家乡   河南大学   学校   工作   苏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