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众取宠?北大教师夫妇隐居深山17年,花光350万积蓄,后来怎样了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就成了无数贫寒家庭唯一的出路,在我们看来,好好学习考一个好的大学,毕业后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这无疑是每个人的梦想。但却有这么一对夫妇,二人都是学霸,大学毕业后本可以留在大城市生活,但他们却选择了到大山深处过起了隐居生活,尽管山中交通不便,没有电也没有网络,但他们却甘之如饴,那究竟是什么原因才让这么一对学霸夫妇“心甘情愿”的隐居山林呢?

哗众取宠?北大教师夫妇隐居深山17年,花光350万积蓄,后来怎样了

王青松

王青松,河南新安县人,北大国政79级毕业学士,北大法律系83级毕业硕士,一名妥妥的学霸。王青松的记忆力非常好,一段没加标点符号的古汉语他看一遍就能背下来,而这种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也让他应对北大的考试易如反掌。

王青松本科毕业后,他发现法律系的研究生好找工作,于是他又报考了北大法律系的研究生,并在研究生毕业后留学任教。 1985年,全国刮起了一阵“养生热”,而从小习武爱读《老庄》的王青松抓住了机会,开始在北大教授养生,成为了国内最早的一批养生大师,王青松随后也成了北大养生协会的“明星”,一时间风光无限。

哗众取宠?北大教师夫妇隐居深山17年,花光350万积蓄,后来怎样了

张梅

后来北大法律系看他影响大了,让他为系里创收,每个月在外开设半个月的养生班,每人收费10元,这也让王青松在短时间内积攒了很大的一笔财富。而在开设养生班的过程中,王青松与同为北大教师的张梅相知相恋,不久就正式结婚了。

但生活总是不尽人意,这对出身于北大的夫妇也不例外。1990年,王青松在妻子张梅的鼓励下报考了哲学系汤一介先生的博士生,但单科和总分都考了个第一名的王青松却没被学校录取,第二年他又转考法律系,却依然如此。妻子张梅在北大兢兢业业教书5年,在学校评职称的时候,却连个讲师的称号都没评上,再加上学校又要求老师学习电脑,而张梅最讨厌的就是面对这些冷冰冰的机器。

哗众取宠?北大教师夫妇隐居深山17年,花光350万积蓄,后来怎样了

面对生活的不尽人意,夫妻二人对自己所追求的事业和学业都产生了质疑。1994年,为了“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王青松和妻子张梅先后辞去了北大教师一职,放弃了在外人看来无比体面的工作,跑到北京和河北交界附近的山区,用20万元承包荒山2500亩,租期50年,从此过上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而两个北大教师不教书反而到山区种地,这种反常的行为让周边居民都觉得王青松夫妻二人是“神经病”,面对居民的热议,为了寻求更为宁静的栖息地,他们走向了大山深处。在荒山里,不仅交通不便,也没有电和网络,于是他们像原始人一样自己搭建房子,制作家具和务农所用的工具等,并养了许多家禽,还在荒山之中种出了40亩的粮食和蔬菜,而这些家禽和农作物也形成了一条天然的生态链。

哗众取宠?北大教师夫妇隐居深山17年,花光350万积蓄,后来怎样了

但在2011年,王青松夫妻二人却选择重返社会,原因有两个,一是为了给7岁的儿子王小宇开设一个与社会交往的绿色通道。二是经济问题的制约,从1994年进山开始,到2011年的17年间就花去了350万元。王青松夫妻二人为了开发荒山,每年雇工的费用就需花费25万元左右,而在大山之中,没有收入只有开支,这让王青松和张梅入不敷出,渐渐不能维持日常生活的开销。不过在王青松看来,这次的回归社会也只是为了以后还能继续过着“桃花源”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国政   花光   桃花源   北大   教师   法律系   荒山   不尽人意   家禽   哗众取宠   体面   深山   记忆力   积蓄   不便   夫妇   妻子   研究生   夫妻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