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者:古亚洲都会的希腊语,为何中国不会?网友回复一针见血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着马其顿军队以及由希腊城邦组成的约30000~40000步兵和4000~5000骑兵踏上了东征之旅,经过10年时间。亚历山大先后征服波斯、印度,建立了历史上继波斯帝国之后第二个横跨亚、欧、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西方学者:古亚洲都会的希腊语,为何中国不会?网友回复一针见血

亚历山大死后,在历史上昙花一现的亚历山大帝国迅速分崩离析,由部将发起的继承者战争持续不断,终于在公元前301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由三位胜利者(安提克一世、托勒密、塞琉古)瓜分了亚历山大帝国 ,建立了一系列希腊—托勒密统治的国家。希腊文化自此传遍欧、亚、非三洲,到处都有咏诵着希腊人的诗篇,在当时的印度部分地区、西亚以及中亚,希腊语几乎成了通用语言,成了达官显贵必须精通的官方语言。

西方学者:古亚洲都会的希腊语,为何中国不会?网友回复一针见血

亚历山大壁画

因此,有西方学者将此现象骄傲地称为“希腊化时代”。普鲁塔克就曾说过:

在我们波斯,年小的人从小熟读《荷马史诗》,咏诵唱诵索福克勒斯和由里皮德斯的悲剧诗,就连远在印度的人们都在学习着希腊语

据如今现存下来的公元前200年左右巴克特里亚税务收据显示,在亚历山大死后长达一个多世纪之久的时间内,希腊语一直都是当地人的官方语言。

西方学者:古亚洲都会的希腊语,为何中国不会?网友回复一针见血

如今考古学家在中亚、西亚等地都曾发掘出大量刻有希腊文的工艺品以及铭文,这些物品的出现,充分证明了“希腊化时代”并不是臆想,而是真实存在的,例如在不久前在阿富汗北部地区的贵族墓葬中出土的精美殉葬品,明显就来自于希腊艺术。

但令西方学者沮丧的是,古中国似乎对“红极一时”的希腊文化十分冷淡,不像其他国家一样对希腊文化着迷,也不会讲“高贵”的希腊语。对此有国外网友将其原因归结于希腊与中国的距离太远,亚历山大也未曾向征服波斯那样征服中国

西方学者:古亚洲都会的希腊语,为何中国不会?网友回复一针见血

不过最近有个叫卢卡斯.尼克尔的学者说出了新的见解,他认为中国的秦兵马俑是在希腊工匠的指导下完成的,而这也正是中国曾接受希腊文化的证据。中国人也不是没学过希腊语,他表示中国汉朝的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葡萄之所以称它为“putao”,正因为它的词源同希腊语bótrus(一串葡萄),且两者之间的发音极为相似

对于这位西方学者的说法,中国网友对此议论纷纷,有部分网友认为,古亚洲之所以接受希腊文化,是因为他们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所征服,而所谓的会讲希腊语的达官显贵皆为希腊人或被希腊控制的傀儡。总的来说,亚洲人讲希腊语、接受希腊文化,并非是喜欢和崇敬,而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西方学者:古亚洲都会的希腊语,为何中国不会?网友回复一针见血

还有网友说道,古代中国之所以表现得对希腊文化冷淡,甚至不屑一顾,正是自身的中华文化并不比“希腊文化”差,汉武帝时期,张骞曾代西域各国使者进往长安,这些使者也不乏一些希腊化国家,而这些使者到了长安后竟大为吃惊,丝毫未见希腊式的桀骜。在古人看来,希腊文化只是被“神化”了而已,并不值得学习。但汉朝对于接受希腊文化国家的物产反倒是十分感兴趣,《汉书·西域传》和《后汉书·西域传》都详细记载了希腊化各国的物产。

对于希腊化国家的实力,汉朝是不屑一顾的,汉朝曾将中亚希腊化国家巴特克利娅称为“大宛”,其评价也十分“感人”:“兵弱、怯战,善贾市”。史书上曾记载,汉武帝看上了“大宛国”的汗血宝马将其讨要,而“大宛国”婉拒汉武帝的要求,汉武帝不惜出兵征讨。最终大宛国被汉军铁骑杀的大败,不得已献上汗血宝马。由此可见,希腊人虽然能对付一些古亚洲一些土著,但对上亚洲的大BOSS中国,也只有歇菜的份。别说是托勒密、塞琉古这样的君主,就是他们的国王亚历山大复活,也只有给秦始皇和汉武帝送人头

西方学者:古亚洲都会的希腊语,为何中国不会?网友回复一针见血

种种来看,汉朝无论是从自身文化还是从国家实力来看,都远超于希腊化国家。相比于中华文化,希腊文化更无所谓的优越感。亚历山大虽然能征服波斯、中亚、印度等,但对中国没辙。中国人不会说希腊语,兵马俑更不会请所谓的“希腊工匠”!因此有人评价那些西方学者,请收起你们的西方中心主义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希腊语   马其顿   中国   亚历山大   中亚   西域   波斯   托勒密   都会   希腊   帝国   汉武帝   印度   汉朝   亚洲   学者   网友   国家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