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发现清华教授亲笔手稿,内容颠覆历史,学者:华佗不是中国人

华佗,字元化,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与张仲景、董奉并称为“建安三神医”!而后又发明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麻沸散”与“五禽戏”,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创造外科手术的专家,华佗在当时就能凭借自己调配的麻沸散,给病人做胃肠缝合与肿瘤摘除一类的外科手术,因此也被称之为“外科圣手”。后人称他为“神医华佗”来表示他的医术高超,以至于当今社会如有医者能救死扶伤,人们还会称之为“华佗再世”,或授予锦旗给予表彰。

广州发现清华教授亲笔手稿,内容颠覆历史,学者:华佗不是中国人

但就是这么一位神医,却有人说他并不是中国人,乃是印度人,并提出了三大依据,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按照中国正史记载:“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旉。游学方土,兼通数经。”也就是说华佗与曹操是老乡,两人都出自安徽毫州。

“认为华佗不是中国人”的是一向以严谨著称的陈寅恪教授,乃是国学大师,曾于梅贻琦、潘光旦、叶企孙三人一起被清华大学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的四大哲人!”是清华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众多历史学者的偶像,用“桃李满天下”称呼他一点也不为过,陈寅恪在清华任教时,是全校公认的“公子中的公子,教授之中的教授”。

广州发现清华教授亲笔手稿,内容颠覆历史,学者:华佗不是中国人

后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陈寅恪不幸遭到批斗,身心遭受巨大折磨,他珍藏多年的诗词文稿大多被洗劫,1969年10月7日,一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在广州逝世。

文革结束后,有学者在广州陈寅恪故居找到了他的亲笔手稿,其中手稿上的内容简直是颠覆人们对华佗的认知,陈寅恪认为华佗并不是中国人,并写出了三大依据:

广州发现清华教授亲笔手稿,内容颠覆历史,学者:华佗不是中国人

一、华佗自行调配的麻沸散,在古天竺就有与其效果类似的药物,名为天竺胡药,而它的诞生时间比麻沸散要早得多。

二、“华佗”二字的读音与天竺与中的“罗汉”和“药”的谐音极为相似。除此之外印度的“药神”与华佗在治病手法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三、《三国志》中记载的华佗为太守陈登治病的故事,“为广陵太守陈登病也,佗登灌药,登吐出三升动之虫”,这和印度神医耆域的故事完全一致。而耆域与华佗处于同一时代,所以陈寅恪认为,中国的神医华佗极有可能是印度神医耆域,因为行医救人,所以被人们称呼为“华佗”。

广州发现清华教授亲笔手稿,内容颠覆历史,学者:华佗不是中国人

若是换做其他任何一位历史学者,说出“华佗不是中国人”这番过激的言论,定然会被吐槽得体无完肤,但若是出自已严谨著称的陈寅恪教授的话,至少存在这种可能,所以也有许多人慢慢接受“华佗不是中国人”。但不管华佗是不是中国人,在我们中国人心里,华佗就是古代悬壶济世的神医,他的医者精神,也早已成为无数国人心中最值得尊敬的崇高精神,这一点决不会因为他的国籍而发生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华佗   手稿   太守   文化大革命   建安   天竺   学者   中国人   医者   清华   印度   神医   广州   国学   中国   教授   发现   清华教授   内容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