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仁得仁”是什么意思

我的同事朱刚教授的一段悼念文字受到热议,焦点在“求仁得仁”这个词语,出自《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原意是一个人追求仁德,最后得到仁德,那就没有什么遗憾。朱刚悼文中说:“永珍人品口碑,在周围人心目中屹立不倒。君子之泽,三世不斩,区区十日,又何足道。仁者不寿,吾侪所恸,求仁得仁,永珍安息!”这是说逝者是位好人,好人夭折,我们这些人很悲痛,但是现在真相呈现,口碑不倒,他确实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君子,那就应该让他得到清白,让他安息。

从“求仁得仁”的原意看,朱刚这样用是没有问题的。外界争议的原因,在于今天这个词的用法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特别是“求锤得锤”这个网络流行语,让大家感觉“求仁得仁”有一种活该的负面意味。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就对逝者有一种不敬的感觉了。

朱刚是古代文学研究领域非常受尊重的学者,其学术功底非常扎实,为人敦厚正派,在学生和同事中口碑都很好。我个人觉得他是太沉浸在自己的古典学术中了,对网络和文化时尚有些隔膜。他是性情中人,那段文字原来是发在朋友圈中的真挚的悼文,写的时候大概也根本没有考虑到后来会有那么多不同圈子的读者。语言本来就有多义性,词语的意义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在理解的时候也会有自己的主观性。要理解一段话和评价一个人,还需要更准确的信息、更全面的角度和更完整的上下文。

“求仁得仁”是什么意思“求仁得仁”是什么意思

这不是刻意创作的古文,就是在朋友圈里表达一下对同事的哀思。他平时钻在古文堆里,习惯性地用几个词,没有太多的字斟句酌。没想到被学校官网拿去用了,还署上了公职,使私人悼文变成了公告一般,造成外界的误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求仁得仁   仁德   多义性   论语   字斟句酌   逝者   原意   古文   词语   君子   外界   口碑   好人   同事   学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