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又破37℃!南方热浪不断,热到十一假期,为何“重回盛夏”?

中秋节已过,按理说南方地区也该开始降温了,但实际上却是热浪滚滚,反常高温持续不断。从气象预报来看,目前南方谈“入秋”还为时尚早,高温将一直持续到10月上旬。而在北方,不少地区早已提前入秋,最早的已入秋1个多月。南北气温差异如此之大,着实让人一头雾水。

高温又破37℃!南方热浪不断,热到十一假期,为何“重回盛夏”?

9月的新一轮高温不断蔓延,局部城市的高温已持续了8~15天。未来,南方的“秋老虎”还将继续发挥余威,多地城市相继打破9月下旬的高温纪录,高温橙色预警接连不断。根据我国的预警发布标准,24小时内最高气温突破37℃就可以发布橙色高温预警,这是高温预警的第二级别。

高温又破37℃!南方热浪不断,热到十一假期,为何“重回盛夏”?

9月28日14时,6个城市的气温达到或超过37℃

从近期的高温表现来看,江南和华南始终是全国的“热力中心”,也是“秋老虎”横行的主场地。尤其是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未来局部最高气温可达37~38℃,甚至逼近40℃,这种高温与往年同期相比非常罕见!

南方至今被高温笼罩,到底是谁在背后撑腰?

其实在这场高温的背后,真正的始作俑者是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也就是西太副高。副热带高压通常分布在南北纬30度左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温暖大气团,且位置频繁变动,深刻影响着我国的降雨、高温天气过程。

高温又破37℃!南方热浪不断,热到十一假期,为何“重回盛夏”?

需要注意的是,在西太副高统治的范围内,气候高温且干燥,天气系统稳定。而在高压气团的边界地带,冷暖气流交汇往往形成明显的雨带,且呈季节性位移。

高温又破37℃!南方热浪不断,热到十一假期,为何“重回盛夏”?

按照经验来看,雨带一般在西太副高北部偏移5~8个纬度。在每年4月份,西太副高在北纬15度徘徊,华南地区开始产生雨带;5~7月份,西太副高向北移动至北纬20度左右,此时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出现雨带(也就是入梅);到了7月份,西太副高继续向北偏移,雨带也随之来到了黄河流域,华北和东北大部分地区阴雨笼罩。

接下来重点就来了:进入8月后,江南、华南地区正好处于副热带高压气团的控制之下,南方出现稳定的高温天气,热浪不断。如果9~10月份西太副高还迟迟不撤退,那么南方地区的“秋老虎”就会表现得异常顽固,给长期“发烧”的城市“火上浇油”,甚至让人产生回到盛夏的错觉!

高温又破37℃!南方热浪不断,热到十一假期,为何“重回盛夏”?

入秋如何判定?与往年相比,南方入秋时间推迟了多久?

从专业角度来看,入秋有两个重要的判断指标,一是简标,二是滑标。

如果一个地区连续5天的最高气温均低于22℃,就意味着成功入秋了。但如果有一天出现了异常高温,最高气温突破了30℃以上,就意味着入秋失败。

“滑标”一词是我国在2012年颁布的气象学统计新标准,其定义为:

当滑动平均气温序列连续5天低于22℃,以所对应的当年气温序列中第一个低于22℃的日期作为秋季起始日。

由此可见,滑标更侧重于“平均”的概念,连续5天的平均气温低于22℃就算是入秋成功,而简标则强调“单日最高气温”,即5天内最高气温都不得超过22℃。因此,滑标宣布的入秋时间很有可能会比简标提前。

根据这两点标准,东北大部分地区都已成功入秋,最高气温甚至都不超过20℃。而南方则集体入秋失败,多地气温均突破35℃(注:在气象学上,最高日气温只要超过35℃就可以定为高温天气)。

高温又破37℃!南方热浪不断,热到十一假期,为何“重回盛夏”?

截止到9月27日,长沙累计出现的高温次数达到了惊人的14天,而往年的高温日数只有1.8天。武汉的高温日数为7天,南昌为6天,福州为9天,广州为10天,而在往年9月,这些城市的高温日数最多不超过2天

由此可见,南方不仅入秋失败了,而且失败得还非常彻底。从今年9月下旬开始,西太副高与往年相比向西向北偏移,强度也比往年更强,覆盖范围更广,持续时间更长,这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高温又破37℃!南方热浪不断,热到十一假期,为何“重回盛夏”?

根据1991~2020年的气象数据,全国南北方城市的入秋时间有很大差异

国内最早入秋的城市是呼和浩特,在8月12日就已经达到入秋标准(今年呼和浩特的入秋时间是8月20日),兰州紧随其后,于8月13日入秋,哈尔滨、银川等城市在8月17日入秋。全国最晚入秋的城市是海口,平均入秋时间为11月26日。这也就意味着,南北方的入秋时间竟然相差了106天!

高温又破37℃!南方热浪不断,热到十一假期,为何“重回盛夏”?

呼和浩特

像武汉、长沙、南昌等华中、江南地区,往年的入秋时间为9月29日~10月4日,但今年注定是个例外,这些城市的入秋时间均会往后推移。

大概能推迟多少天呢?

以长沙为例,从9月28日~10月12日,15天内温度在30℃以上的天数还有9天,最高可达37℃,所有天数的最高气温均不低于22℃。从10月13号开始,长沙的天气才开始变凉,最高气温下降到20~22℃。从滑标和简标的双重标准来看,10月13日应该是长沙的入秋时间,与历史平均入秋时间相比推迟了14天。

高温又破37℃!南方热浪不断,热到十一假期,为何“重回盛夏”?

入秋时间往后推迟在国内是一种普遍现象。中国天气网发布的消息显示,2011-2020年的平均入秋时间比1991-2020年普遍后延,比如郑州推迟了15天深圳和宁波推迟了12天,其他大部分城市推迟天数为3~9天不等。今年各大城市的入秋时间并不一定遵循往年的平均日期,但大概率也会“来得更晚”。

未来,副热带高压将如何变动?盘踞在南方的副热带高压将短暂回落,江南地区最高气温可跌落到30~35℃之间。但进入到10月份之后,副热带高压还会卷土重来,而且持续范围更大,横跨东南和西南,西藏、云南、四川也将处于副高的统治之下。

高温又破37℃!南方热浪不断,热到十一假期,为何“重回盛夏”?

届时,新一轮的高温天气还将掀起热浪,华南、华中、华东将成为新的“高温中心”。总之,南方的“秋老虎”短期内并没有下线的意思,副热带高压余威不断。不出意外,今年的十一长假将会被热浪贯穿,此消彼长的高温也将成为人们持续关注的焦点。

对于今年南方的“秋老虎”,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江南地区   热浪   高温   呼和浩特   秋老虎   气团   入秋   长沙   往年   盛夏   气温   高压   假期   天气   时间   城市   副热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