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探索之科学启示备忘录微熵

宇宙大爆炸已过去好一阵子了,留下了一宇宙的灰烬,这灰烬就是宇宙微波背景。

人体的阑尾,长久以来并没有实质性的功能,这个存在似乎有些不合理,有人戏称“阑尾的存在就是等着发炎”。说得没错,等着发炎也是一种生理机制在起作用。如果没有阑尾,那发炎的很可能是别的器官,很可能是肾!所以,阑尾没发炎最好留着,存在即合理。

这微波背景,就目前来讲还不如阑尾。在整个物理学界,因为它的存在,不知道对于现在的宇宙到底发挥着什么机制或有什么功用。只知道它是宇宙发展演化的历史遗迹,无声无息没有质量,只有用仪器去看它才知道,这总是发出“吱吱吱”的噪声的东西只有不到3K的温度。如果申请遗产保护,不知道应该申请“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如何,它将是宇宙史上最冷峻的遗产。

宇宙是什么形状呢?欧洲航天局2013年3月21日发布了由“普朗克”太空探测器传回的数据绘制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这张图可以近似看作是微波背景最终散射面的投影。似乎红色温区域距离我们相对更远,蓝色温区域距离我们相对更近。按照这张图可以制作出宇宙的3D基本模型。从这个凸凹的模型可以看出,目前的宇宙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这也可能透射出一个信息,银河系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宇宙中所有的天体物质,包括暗物质、暗能量,都沉浸其中。各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甚至是黑洞、类星体,都悬浮在这宇宙微波背景当中运转着,从生到死毫无例外。虽然只有不到3K的温度,但那也是能量,整个宇宙统计一下,质能之后总质量也将是个很大的数量级。

存在即合理,这合理就体现在,背景辐射的温度就是宇宙的温度。我们说宇宙中没有什么事物是绝对的,要有,非微波背景莫属。这就是宇宙中一种绝对的、全方位的包裹,相互卯榫、勾勾而连、环环作扣,犹如一张细致入微的立体的网,透射着浸润和包容氛围。其在宇宙空间的整体上表现出各向同性,但其温度的细微变化在局部表现出各向异性。这种温度涨落,体现了宇宙质能转换甚至是物质的湮灭与创生。

在我们的认识里,宇宙微波背景就是大爆炸的历史遗迹和其衍化过程的集中体现,那仅是一种微波?我认为是一种熵。但我们对这种微波背景的本质其实并不清楚,而我认为问题也远远没有这么简单,把其称为“微波背景”似乎低估了它在宇宙中存在的地位。以下为表方便,就称其为“微熵”。没有微熵,宇宙将会乱成一锅粥。暂时无法理解微熵的物理特性,既然我们相信存在即合理,那么这里将考察一下它的机械特性,

微熵在宇宙中各向同性的分布特点,由于天体活动及星际物质的能量辐射所影响,其在温度上必然有细微涨落。这种温度的涨落形成涟漪,造成微熵在广大时空区域上的暗涌式微弱波动。这种波动是具有能量的,属于三维叠加型横波。在星系密集区域,这种波动效果会更明显,促使星系高速摇摆运动。星系在宇宙的分布是基本均匀的,那么这种微弱波动在宇宙广大时空中形成振幅巨大的波动,绵延在整个宇宙的微熵波动所具有的能量完全可以驱动天体的彼此位置摆动,从而造成宇宙的加速膨胀效果。那么,微熵的机械性波动是利用怎样的方式驱动天体运动呢?或者说,这种驱动的着力点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天体物质的聚集造成的一个现象就是引力场,而引力场就如同天体物质的把柄,在这波动中受到微熵的机械驱动而摇摆运动,犹如空气托举机翼使飞机飞行一般。这就如同古代抬轿子,轿厢好似天体星系,轿杠就像引力场,抬杠的人就如同微熵。体量越大的天体或其组合体引力场越强大,运动速度越快。但并不是所有天体都在快速彼此远离,根据所处波动空间位置的不同,也可能出现速度差异或互相靠近的现象。在宇宙的空洞区,星系分布松散疏远,这种波动效果将减弱,等效的宇宙膨胀的速度也会降低。

微熵的温度涨落产生的波动推动宇宙天体高速位移,如果这种位移就是宇宙膨胀的表现,那么微熵就是暗能量,占宇宙总质量的68.3%。

另外,如果微熵能够驱动引力场致使天体运动,那么,微熵就是传播引力的媒介。如果这个推理符合现象事实,更进一步思考,微熵和波动,质量和引力场,在这四种事物中,我们将可以给出这样的逻辑链:具有质量的物质,其能量辐射造成微熵局部的温度涨落,这种能量动荡导致微熵的机械波动,微熵传递引力的同时,其波动性造成天体物质的运动。

在宇宙之中可能会存在微熵的波动裂缝。微熵在整个宇宙范围内不可能形成理想且单一的波动,振幅或频率不同的两种甚至多种波相遇,由于三维空间的特点,这种波动相遇会产生复杂的效果,并且会释放波动能量,还会造成星系或天体的引力异常。类星体很可能就是处在这种波动裂缝中的黑洞受到波动裂缝的能量释放冲击的产物。

(未完待续,下一篇《震荡》)

[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各向同性   类星体   引力场   阑尾   星系   天体   引力   裂缝   备忘录   微波   启示   能量   宇宙   物质   温度   背景   自然   质量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