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怎么突然不灵了?歼11的平显中出现了歼10

关于2018年空军“金头盔”的赛况,相关的报道非常少。但是,越是捂着、盖着就越令人好奇。近日,央视介绍了两位2018年的“金头盔”获奖者。对这部短片,我是一句句的仔细听,一帧帧的仔细看。

两位获奖者的讲述没有透露多少有价值的细节。唯一可以让人感受到的是,比武还是非常注意安全的,要求在进入近距格斗时要双方要建立目视接触。谁先报告“目视第一眼”,可能有加分。当然,这不仅是保证安全的需要,也是制胜近距格斗的必要条件。

看画面,也是各种以前视频画面的剪辑,有料的画面不多。唯有一段很有意思,在歼-11的平显里晃动的好像是一架歼-10!

歼10怎么突然不灵了?歼11的平显中出现了歼10

再仔细搜索,发现采用这种平显的机型,应该是苏-27或歼-11的早期型号。这个视频片段应该不是新拍摄的。

歼10怎么突然不灵了?歼11的平显中出现了歼10

盘点这几年“金头盔”的赛果,明显是歼-11系列占了上风,歼-10系列好像突然就不灵了。有些网友说是分组的原因,但这个说法更令人疑惑。拳击比赛要按体重分等级,原因在于轻量级拳王面对迈克.泰森、里迪克.鲍这样的重量级拳王时,完全没有一丁点胜算。如果歼-10真的是自成一组搞对抗,是不是有点“不带你玩”的意思呢?

网友总结了歼-11相比歼-10的优势:载油量大,可长时间缠斗、长时间使用加力;雷达孔径大,搜索、抗干扰能力更强;挂弹多,可多打一、二轮;挂载能力强,可以多挂载电子干扰吊舱;发动机功率大,可提供更多的发电。总之,在双方电子设备相当的前提下,在中远距交战中重型战斗机优于轻型战斗机。

在近距格斗中,歼-11似乎也找到了制胜之道。按照试飞员雷强的话说,歼十和苏-27在盘旋能力上相当,苏-27爬升能力强,歼十滚转更快。两者似乎机动性相当,但是考虑到发动机的推重比,结果可能是另外的样子。

有文章介绍了衡量战斗机敏捷性的新指标“空战周期”(CCT)。评价战斗机机动性的传统方法,往往是评价单一动作的完成情况,如,加减速、爬升、俯冲、滚转、盘旋,等等。“空战周期”则是评价战斗机在进行一连串动作时的完成情况,如,先转弯、再滚转,接着是拉起斤斗,…..等等等等。如果以“空战周期”评价战斗机的敏捷性,就会发现“能量”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如果以“空战周期”衡量歼-11和歼-10,看似笨重的歼-11可能就会更胜于灵巧的歼-10。

以前歼-11在近距格斗中不占优势,一是发动机状态可能有问题,难以发挥推力大的优势;二是训练强度可能不够。连续做大过载的机动动作,可不是像打手机游戏那样轻松。一个歼八飞行员曾在电视片中介绍,在过载达到4、5个G时,完成看似很平常的开开关、按按钮这样的动作都比平时慢一点。现在,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了,正如网友所言,当飞行员技术水平都很高时,装备性能上的差距就无法弥补了。

其实呢,歼十打不过歼十一那也无所谓啦,不是还有同门老弟撑腰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近距   机动性   拳王   获奖者   空战   不灵   飞行员   战斗机   头盔   能力强   发动机   周期   画面   动作   评价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