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颠覆你认知的情绪——受害者情绪,你一定也有


1


家人、情侣之间的争吵,多是从什么开始的?

就是受害者情绪。


这种受害者情绪里面,其实会加入到假想的状态。也就是事实是有的只有70%,剩下30%是什么?是我们的情绪的假想。


会把这个30%受害者的倾向加进去,越想越委屈。


一个颠覆你认知的情绪——受害者情绪,你一定也有


也就是说,我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为什么呢?


是因为我把我的情绪加进去了,把我的受害情绪加进去,所以整个情绪加进去,你会发现,一旦加料的时候,我的整个内在的情绪再一次开始点燃,再一次开始升温。

再次升温的过程的时候,我们就会再次的找人痛诉这件事情。


我们会有强烈的倾诉的欲望,会不停的去诉说对方的错,说自己的委屈,然后再一次像角色扮演一样,不停的进入到那种弱者和受害者的角色扮演里面,觉得我有多可怜,觉得我有多难过,觉得我有多悲伤等等这种状况。


那这种角色扮演里面,演着演着忽然之间你会发现,倒霉的事开始一件又一件的出现,为什么呢?


那么首先在情绪的整个状态里面,就像拉开了帷幕一样,这一台舞台剧开始重新上演。


上演的题目是什么?上演的题目就是受害者。


所以你会发现如果在负债的时候,比如分享嘉宾讲她那时候负债100万,这100万是一下子负的吗,不是,是一点点负的。


所有的负债都是一个模式,就是从刚开始的几万,然后十几万,几十万,然后上百万。一直到借不动了为止,有的千万,有的到亿。


拉开了这样的帷幕,就是我现在要演负债模式了。

那么在情感里面这个点的时候,你越觉得自己委屈,像这个负债,越觉得害怕,帷幕开始拉开。


你说:不要啊,我不要这个负债的模式,我也不要这种受害者的模式,我已经受够了。


可是你受够的模式是什么?

你受够的模式是不停的在脑子里面一遍又一遍的去重温,一遍又一遍不停的去掩饰自己,我有多难过,我有多悲伤,我有多痛苦,我有多可怜等等。


很多人在受害者模式里面,会觉得我有多可怜,这种越来越委屈的感受像舞台剧一样,这个舞台剧开始越来越盛大,会有越来越多的配角开始支持你、配合你,然后紧接着帮你把这台戏演得越来越好。


2


就像我今天中午做了一个个案,这个财富个案女孩子真的很漂亮,我的助理说: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女孩子。


还摸了摸她的脸,都是女孩子,可是她还是被她的容貌所吸引。

给她做个案的时候,我看到她里面有很深的自卑情绪,包括自我贬低、践踏的情绪,觉得自己不够好。


我跟她说:真的好奇怪,虽然你如此的美貌和漂亮,可是你的内在还有很多的自卑,甚至觉得自己应该自虐,因为你觉得自己不配得,所以这样的情绪出来之后,你的情感到你的财富,到你的身体总会这样的反反复复。

你会遇到相同的事情,比如说被人骗钱,骗了一次又一次,比如说情感的创伤,一次又一次,而且情景大致都是一样,也就是说你是受害者的模式。


她瞪大了眼睛说:老师,我不愿意玩这个。


我说:是的,这种模式来自于你的受害者的模式,你没有走出来,你一直会觉得难过和悲伤,所以以后一直想要疗伤,你一直记得原来的伤疤,在谨记的时候,就会直接开始聚焦。


那么我们在这个点再深入一下,也就是说,在情绪里面,不是让我们去记住这个伤疤,让我们记住这个坏情绪,而是不再扮演受害者模式,从整个的受害者模式里面开始脱离出来,不再有角色扮演。


一个颠覆你认知的情绪——受害者情绪,你一定也有


我并不觉得自己可怜,我并不觉得是我倒霉等等,我只认为是我灵魂剧本的一份体验而已,这句话真的很重要。


我再说一遍,当你能够慢慢地去稀释掉这份自哀自怜,这份受害者情绪的时候,你会认为这不过是我整个剧本里面灵魂的一份体验而已,那么你就轻而易举的放过自己了。


我经常讲我们原谅别人,其实不是大度,也不是心宽,是什么?

是我决定放过我自己了。


在我的整个的意识里面,我决定不再一遍又一遍的去重复我是一个受害者,我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我受到了情绪上的侵扰。


一个颠覆你认知的情绪——受害者情绪,你一定也有

3


就像我对我妈妈,如果受害者的时候会怎么想?


我花这么大的力气,把我的学员都扔下,把先生跟儿子都扔下,陪妈妈12天的时间专门就为了去玩。可是因为一张照片的事,你就甩脸子,从早晨到晚上,每一天都在批评我,每一天都在怼我。


那你这样做对不对呀?不对,对吗?你明明知道这样做不对,你为什么还要这样伤害我。


我妈妈就有好多这样的事情,那这个是不是我会掉入到情绪里面?掉到情绪里面,是不是进入到对错,进入到一个怨妇的模式?


我在埋怨,但怨妇模式里面是不是还有一个模式就是受害者模式对吗?


一个颠覆你认知的情绪——受害者情绪,你一定也有


对的,我觉得我受害了,我有这么多的付出,我对你这么好,但是呢,我没有得到一个相应的回报,我受害了,我吃亏了,对吗?


所以在这里面,我们情绪的模式,像公式一样,其实是有一个逻辑的,当我们的情绪出来,它的走向,其实就像河道一样,是有自己的走向的。


当我们明白所有走向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你不会再被情绪困扰,就像疯狗一样,拉着你直接跑掉了,你就会有一个很深的觉知,你就知道它怎样了。


我记得到我们回来到深圳去,在深圳住了一晚,住的是君悦酒店,在深圳的万象城楼上。我带我妈妈上万象城底下去溜达的时候,万象城有好多卖衣服的,但是不适合中老年的妈妈穿。


我每次给她挑的时候,她就公开当着店员的面说:你什么眼光啊,这么花的衣服就像一个花母鸡一样,怎么好意思让我试?


那个店员就有点不太好意思,因为我妈妈是处女座毒舌,我就跟人家说:不好意思哈。下一个是这样,再下一个还是这样,然后我知道我的眼光跟她的眼光其实是不一样的。

我就说:妈妈,那你挑吧,我负责付钱。


因为实在是太无聊了,我就拿出我的手机,想看看微信,因为确实挑的都不行嘛,我就跟在后面,我妈妈一回头看见我在玩手机,勃然大怒,说:你不是说好了陪我出来溜达逛街吗?你就跟在我后面玩手机,这叫陪我逛街了?


然后就气势冲冲的往前走,不逛了,我就一路小跑又跟上去,我说:你别生气呀!

她说:我为什么不生气?你选的东西没眼光,然后又不帮我选,你还在旁边玩手机,还说是陪我逛,这是陪我逛吗?不就是跟在我后面走吗?


我说:好的好的,我不玩了,你看行吗?

她特别生气,说:不管你玩不玩,我今天都不跟你逛街了。


一个颠覆你认知的情绪——受害者情绪,你一定也有


我当时觉得我妈妈像小孩子一样,就是要100%的这份关注力:你就说你爱不爱我,我要100%的这份关注力。我完全能够明白我妈妈的那份心意。


我说:好的好的,那你说怎样就怎样,你说不逛就不逛,你说逛就逛,我不玩手机了,好吗?


你看,我妈妈的生气是不是来源于她有一份受害的情绪,对吗?

她觉得说好了要陪我,可是你居然不陪我,我受害了。


那如果我要有一份情绪的话,就会认为哪个年轻人不玩手机啊?玩个手机不是因为无聊嘛,你有事我马上就跟上了吗?我是不是就会陷入到一个受害者情绪?


所以我们说,避免被情绪所干扰的时候,我们在这种景象,就是避免我们在情绪里论对错,论是非,甚至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


一个颠覆你认知的情绪——受害者情绪,你一定也有

4


那么我们讲完原生家庭之后,我们再来讲当下的力量。

我们有可能会受到同事的影响,受到工作环境的影响,受到爱人的影响,受到孩子的影响,有很多的怨妇会怎么说呢?


她会跟爱人说,我为了这个家,我容易吗?我做了什么什么,为了你妈,为了你爸,我做了什么什么,为了你的兄弟姐妹,我又做了什么什么,可是你看看我啊,我到现在换来了什么,这一个是不是受害者情绪?


对孩子,会不会经常有很多人也会这么说?


我的一个朋友经常以这种受害者情绪跟他的孩子说话。她是怎么说的呢?


她说:我们家没有钱,可是你要知道,为了你的补课费,我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供你补课让你去考试,让你去学习,你要学什么,我二话没有马上就拿出钱来给你,不是因为我有钱,是因为我想让你学好,可是现在看看你学成什么样子,你对得起我吗?


我吃不上穿不上的,然后每一天节衣缩食的,弄得这么狼狈,什么都不敢买,也不敢出去旅游,也不敢出去玩,就为了怕你学习跟不上,可是你看看你现在,学成什么样?


一个颠覆你认知的情绪——受害者情绪,你一定也有


我的朋友天天都会跟她的儿子这样说,可她的儿子会有背负,她的儿子经常会撒谎,经常会觉得有愧疚。


在愧疚里面会有更多的谎言,他会有更多更多撒谎和欺骗的方式,因为不想背负太多的愧疚,所以他就会骗她妈妈考得很好等等,后来谎言被揭穿的时候,他一下子就崩溃了,告诉他妈妈:我不想再上学了。


不想再上学的时候,母子两个人同时进入到受害者模式。


我们先说孩子,孩子不想上学了是什么意思?

就是我不想再背负你给我的那些受害者情绪,我不想再作为加害者继续加害你了。

那妈妈作为一个受害者来说,就是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怎么敢说你不想学习了?


两个人都很崩溃,也都很痛苦,孩子会跟他妈妈吵架,说我又没有让你节衣缩食的供我考试,我自己能养活我自己就好了,谁让你这个样子来让我学习,现在我就是不想学了。


而作为他的妈妈,我的那个朋友,就更崩溃了,她说:我这是为了谁?我不都是为了你吗?这样做难道是为了我自己吗?我不是为了你,为了让你将来能考上好大学,能有一个好工作,我们家将来找一个好的妻子,我不是为了你吗?


一个颠覆你认知的情绪——受害者情绪,你一定也有

5


那我们再讲夫妻关系,家庭关系,甚至于说跟孩子的关系,我们有一个非常经典的话就是:我为了你。


那么在这个我为了你这句话里面,也是在情绪里面有一个很大的爆发点,我为了你,为了这个家庭,我做了什么什么,然后会进入到一个受害者的模式。


对于一家公司也会这样说,为了这家公司,我为了这个平台做了什么什么,但是你看看我现在得到了什么?


你会发现受害者的模式再一次突出,为什么?因为我吃亏了,因为我一直在付出,因为我在论是非,我在论对错,就是我是一个受害者,不是对和错的问题,而是我受到了很大的冤枉,而且我付出的并没有相应的回报。


这真的是很悲惨的感受和事实,越想越惨,我怎么这么可怜?我太可怜了,越想越可怜越想越可怜。


一个颠覆你认知的情绪——受害者情绪,你一定也有


那这里是不是有我在前面讲拉开了可怜的序幕,你会发现可怜的事情一个接一个开始纷涌而至,我变成了一个越来越可怜的人,这是怎么了?


是的,就是因为我们开始把自己定义成一个可怜和倒霉的人,所以我经常会教育我的孩子,我跟他讲:所有的语言是有力量的


他在小时候特别爱说一句话说:我真倒霉。

我就经常跟他说;所有的语言都有力量,你不能说你真倒霉,你应该说你真幸运。


所以在这里面也要跟所有的同学们说,所有的语言是有力量的,你的语言会接演出下一个场景剧,你生命中所有的场景剧,所以请你对身边的人,对自己多说一句:我真幸运!


是真的,你越是这样说,刚开始你说的时候可能有点心虚,你觉得我一点都不幸运,可是老师说了,让我说我真幸运,好,勉强信一下,我一说完之后,哎呦,怎么心那么虚呀,因为我不信啊!


可能刚开始的时候是假的,但是说来说去你会发现你真的就会变成幸运体质了,一点一点的,真的就会变成幸运了。


因为你从受害者的模式,开始像收音机调频一样,调到了那个频率里面。


虽然你是试试看,虽然你不怎么相信,但是不管怎样,你开始止住了语言共振的频率和磁场,你不停的从原来的那个受害者磁场里面开始转化出来了。


脑电波可以产生磁波,磁波可以再次产生电波,我们讲生物电,包括我们说的那个光生电,包括我们的脑电波···


一个颠覆你认知的情绪——受害者情绪,你一定也有


这些所有都会产生能量,当我们产生能量的时候,其实我们说的这个语言,从声音到脑电波的这份磁场都会产生更大的吸引力的磁场。


当我觉知到这份磁场的时候,我就不会给到他孩子更多的背负,就是说什么都怪你,我为了你付出什么,我没有。


我经常会说:因为有你,我们家会变得越来越好。


我经常把一个头巾放在他脑袋上,轻轻地敲他的脑袋,我说:蒙上盖上变得快当,铜锣一响变成一个福娃,你就是我的小福娃。


我会表扬他,我说你看别人家的小孩上学都是花钱的,你看你,我给你买了一套学区房,然后整个学区房又翻番,挣了好几百万,你的这些学费全部都赚出来了,而且还有很多的剩余,你不仅仅没让我们花钱,还赚了好多钱,你就是那个福娃。


他每一次听的时候,他都满面笑容,笑眯眯的。

为什么?因为我不做受害者,我不要他做加害者,我不要他活在愧疚、负担、责任里,我就要他活得毫无负担跟责任,活在阳光里面。

(未完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受害者   万象   情绪   都会   脑电波   舞台剧   角色扮演   磁场   愧疚   认知   幸运   妈妈   语言   模式   孩子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