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饥荒》:重温那段饥荒的岁月,探寻生命与社会的意义

能够读到这本书的读者,绝大多数都已经没有感受过饥饿的滋味了。那种灾荒之年,那种刻骨铭心的饥饿,那种饿死人的经历已经是过去时了,好像离我们太过遥远了。这就是人类的进步,这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好处。但芬兰作家阿奇•奥利凯宁的小说《白色饥荒》,再次把过去的那种感觉真实的还原在了我们面前。

《白色饥荒》:重温那段饥荒的岁月,探寻生命与社会的意义

阿奇也是一位70后,他一定也没有经历过那种饥饿的感觉,但他为什么要把在芬兰历史上最为悲惨的一段再次讲述出来呢?他的目的是什么呢?而这种已经距离我们遥远的经历还真的有必要再次进入我们的视野吗?也许这就是作者的目的,历史不能被遗忘,过去一定要牢记,死亡距离我们从不遥远。

“死亡的颜色是白色的,白色吞没了一切”,这就是这篇小说名字的来源——《白色饥荒》,一切的关于死亡的经历都被吞没,没有留下一点痕迹,但作家的责任就是把这种痕迹描绘下来,展示给我们。

1886到1888年,芬兰迎来了历史上最艰难的年份,连年的气候变化,让农业大量减产,而1887年的冬天更是早早到来,一切都陷入了最艰难的困境,大量的人被冻死、饿死,这既是天灾更是在工业化之前最严重的灾荒之年。

我们小说的主人公玛利亚,在这种状态下,不得不走上寻找生路的历程。四口之家已经到了生死的边缘,但没有粮食、没有燃料,饿死、冻死就是必然,而唯一的出路在远方,她们就只能走向远方。

《白色饥荒》:重温那段饥荒的岁月,探寻生命与社会的意义

丈夫已经陷入最恶劣的境地,我们可以看出,丈夫把生的机会都留给了妻子和孩子们,食物都优先给了孩子和妻子。小说一开始,我们就知道他们是恩爱的,但在生命面前,她们没有选择,玛利亚只能把已经没有了生存能力的丈夫留在了家中,自己走上前途未卜之路,她带着一对儿女走上前往圣彼得堡之路。

在这样天寒地冻的天气,在那种全国到处灾荒的氛围中,她们的经历可想而知,而这本书就是对这段经历的细致描写而展开。虽然善良的人还是很多,但在这种恶劣的情况下,她们所能等到的帮助依然很有限;在大灾之时,社会的恶也依然存在,并被无限放大。玛利亚经历了好心人的帮助,女儿被冻死,自己被抢奸,和一个小男孩搭伴而行,小男孩又因为无人收留而死亡,最终自己也冻死在了路途的过程。读来让人心酸,在面对天灾,在面对无法躲避的饥饿、寒冷面前,人是多么的无力,而死亡才是一种必然。对于生命的挣扎确是一种勇气、一种调战。看似玛利亚的逃亡之旅失败了,她的死亡,剩下一个2岁的小男孩,死亡也是不可避免。但作者也不忍让一切绝望,两岁的小男孩被好心人收留,慢慢恢复,慢慢长大,他一定会把一家人的生命勇敢的延续下去。

小说在交待最终挽救了小男孩的医生泰奥这条线上,也给我们交代了这次灾祸的背景。芬兰在建造一条铁路,而且是借债建设,这就让这些天灾的基础上添加了“人祸”的因素。当时政府对于救灾应该说是无能为力的,而且救灾也更偏向于铁路建设。如此多的普通人死亡,当时的那些决策者们后悔了吗?“这条铁路仍然代表着国家向前迈进了一步,它属于永久性资产,是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基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芬兰这次天灾有10多万人死亡,占到这个国家人口的5%。

《白色饥荒》:重温那段饥荒的岁月,探寻生命与社会的意义

也许铁路建好之后,对于芬兰的经济甚至今后再有天灾的时候救援也就更容易,但这却是以一大批生命为代价而建成,到底是值还是不值,这是一个问题。在人类的发展史中,因为总体的发展而牺牲大量人命的实例比比皆是,这是一种进步还是退步?个人的命运真的无法高过人类总体命运吗?曹操就因为一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就被人骂了千年之久。但如果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集体利益也会是更大的问题,现在西方世界仅仅因为要求自由而枉顾新冠疫情的防控措施,让疫情失控,这就是放弃集体利益的重要失误。个人命运和社会命运的调和真的是一个两难命题,而在死亡面前,这个命题更被无限放大,是非曲直功过,那就只能任人评说了。

《白色饥荒》把这一段历史重新提供给了我们,在生命面前,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值得所有人正视和思考。#阅读的温度##全民荐书人##饥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饥荒   玛利亚   芬兰   白色   生命   灾荒   天灾   疫情   饥饿   遥远   面前   丈夫   意义   命运   铁路   岁月   社会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