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的起源及其发展 (三)

上文说到 ,人类与动物的区别,进化中实现了两个飞跃 ,一是人类出现语言,用语言去思维,使意识有了质的飞跃 。二是人类倡导和实践性善论 ,主张大爱,至善 ,反对和抛弃性恶(兽性)论,认为人天生是有罪 ,从而抛弃弱肉强食的兽类法则,出现了人的文明 。这就是西方宗教所说的轴心时代 ,也是西方宗教出现的根本原因。正因为这两项进化 ,人类彻底脱离了兽类,开创了人性、人道主义、人的自由 的人类文明的篇章 。这一理论观 点,应该是我们研究一切人类文明的出发点 和归宿点,从而在千变万化的人类问题的迷雾中 ,清醒的找到答案 及应对措施 。这个观点不但不违反历史唯物主义 ,反而是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补充和发展 ,是社会科学理论成果新发现 。

人类研究宗教问题 ,人类为什么会出现宗教 ?宗教为什么普遍主张性善 ,大爱,至善?而彻底抛弃性恶 (兽性),宗教的本质是什么?宗教有没有科学性 ?宗教的最后归宿又是什么 ?宗教在帮人类什么忙?达到什么目的 ?运用这一观点,都可以找到理想答案 。离开这一理论观 点,任何对宗教的研究,都显得“幼稚 ”,研究得不深不透 ,最后不了了知,没有理想答案。必须找出宗教出现的原因 ,并用哲学去解释它 。

划分性善论还是性恶论 ,是人类走向文明的轴心时代。中国古代没有宗教, 中国提倡性善论,反对性恶论 ,至少在九千年 贾湖时期 就形成了 。这比西方那个轴心时代 ,至少早5000年 。也就是人类的第一个轴心时代 ,首先在中国伏羲文化时期就形成了 ,西方的宗教是人类的第二个轴心的时代 。因此伏義是全人类的文明始祖 。

上古时代因为文字没有出现 ,但是人类的记忆代代相传 ,保留了不少传说 ,记载在后来出现的文字中。 不能因为是传说或具有神话性质就否定它,当然也不能照葫芦画瓢全盘肯定 。要通过考古证据 ,去证明这些传说 ,从而找出对应关系 及历史的真实性 ,这应当是我们的基本态度 。

我国先前的考古和历史研究 ,走了一条从下游往上游追溯直至源头 的路子。其实还有一条路 ,就是直接找到源头 ,然后顺流而下 ,势如破竹,斩获无数成果。这个源头是什么 ?就是中国何时实行性善论 ,反对性恶论 。胡适、顾忌刚不懂这些,只是比别人多读了几本古书 ,东周以前无历史 ,禹是一条虫,开创疑古论学说,对中国历史研究是一个极大的伤 害。在考古细微末节的真假上做文章 ,并视为学问 ,这当然需要 ,但丢掉西瓜捡起芝麻,实不足取 ,我国历史研究长期裹足不前 ,不能突破,胡适顾忌刚所害也。

人类文明实践性善论 ,抛弃兽性 (性恶),始于何时 ?中国文化源头究竟是什么 ?易经和性善论是同时产生 的,同时在中国的土地上实践 的。《庄子天运》:“故夫三皇五帝之礼法度,不矜于同而预于治”。中国的礼仪和法度 ,始于三皇五帝 。也就是说,三皇五帝时期 ,脱离兽性,开始实践人性的人类文明 。人类文明从这里发端 。

三皇 ,传说很多 ,哪一个接近真实 ?答案是,伏羲,女娲,神农。伏羲开创易经八卦 ,易经系统化,理论化 。易经是宇宙规律还是别的什么 ?可以研究 ,争论。但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源头 ,这是共识 。孔子把易经作为群经之首 ,伏羲开创人类文明当之无愧 。易经并不是伏羲个人所创。在这之前,还有盘古开天地,气生万物的哲学传说,女娲捡五色石补天,女娲立四柱,河图出水 ,伏羲据之。这些都说明 ,五行相生相克 ,十天干12地支,60甲子 ,都已经成熟 。这是女娲对易经的贡献 ,而且女娲是母系氏族社会的首领,理应排在伏羲之前 ,但毕竟伏羲在前人的基础上 ,总结出易经八卦 ,并且是父系社会首领,所以三皇中伏羲为首 。神农(炎帝)把易经天人合一的理论实践化 ,创立中医理论 ,总结出《神农本草》乃至后来出现《黄帝内经》 ,成为中华民族健康的保护神 ,其贡献的堪比伏羲,女娲 ,神农作为三皇的历史地位不可动摇 。

传说伏羲氏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致嫁娶,以俪皮为礼,创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女娲作笙簧,是音乐的开始,传说她练石以补天,聚芦灰以止滔水。神农氏(炎帝)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又创造了五弦琴,开始蜡祭和市场。

三皇的贡献,三皇是三个时代还是三个人物 ,这些不要在故纸堆里寻找答案 ,用考古证据去说话 。在9000年的贾湖文化中 ,已经出现陶瓷户,酿酒户 ,狩猎户,农耕户,畜牧户,丝绸户,音乐户 ,美学户 ,易经,礼乐,祭祀,都有专业人士去干。这已经不是传说了 ,我们可以研究对号入座 。从考古证据看 ,出现酒文化,乐文化 ,中华文明比传说的三皇 还要早 。这就是中国古代社会第三个 时期,三皇时期。

三皇时期大约在7、8000年到6000年间,对应的是仰韶文化新石器中期(7000年到6000年)。 遗址发现5000多个,分布在陕西,河南,山西,甘肃,河北,内蒙,湖北,青海,宁夏。也就是这一时期,氏族,部落,小国,邦国,方国5000余个。

以往的研究好像他们之间没有联系 ,只是一个一个的部落 ,独立的成长 。这个地方挖出点什么,那个地方挖出点什么 ,一堆破家当,烂罐子 ,完全没有人研究他们的联系 ,也没有人研究他们的文化,意识形态方面的联系 。这种孤立的,单摆浮撂的研究,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机械的,静止的方法论。从来没有考虑到他们是一个大社会的形态 ,大社会的国家 。大社会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中华民族的国家形态。这种研究限制了我们的思维。实际上在这一时期 ,人们在天文历 法,生产经验交流 ,生产技术改进 ,陶瓷,酿酒技术 ,中医药,针灸 应用 ,婚丧嫁娶 ,礼乐风俗习惯 ,语言文字 ,祭祀,饮食烹饪 ,服饰美学,部落之间的交流,是非常紧密的 ,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的。并且有全国政治,社会,国家中心 ,指导全国工作 。全国已经形成共同的文化,意识形态 ,那就是易经,性善论,去恶行善 的礼乐教化民众 ,祭祀上帝的信仰,龙文化的民族崇拜 。伏羲出现,做八卦,易经理论化,系统化,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的意识形态,伏羲成为天下共主,治理天下。实行松散的管理,这一时期叫邦联制古国时代。这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伏羲文化八卦,成为全社会共同的意识形态,伏羲作为第一个人皇,此时拥有很大的权力。这种权利相当于现在的教主 ,大家都是崇拜和拥护 的。天圆地方的易经哲学思想已经深入全国部落和方国的意识形态 中。玉文化 ,天圆地方的玉琮,已经出现 。龙的形象也体现在玉文化中。这些 做为王权的标志 ,只有部落和方国的首领拥有 ,从现代的风俗推测看 ,可能是由伏羲到全国各地开光,经过一定仪式,授予部落或方国首领。这些首领自愿纳贡称臣 ,绝对服从伏羲的意志 。伏羲到全国各地推行易经文化 ,进行预测,解决生产生活难题 ,得到全国拥护。我们知道释迦摩尼的权威,懂得古代西方教皇的权 威,伏羲 权威就是这种威望 。当时虽然没有国家概念 ,但已经有了天下的概念 ,文化中心概念,意识形态中心概念 ,文化认同意识,一切以伏羲文化为中心 。

大部分地区发现易经遗迹。全国各地多数出现伏羲遗址,表明伏羲到全国各地进行视察,接受朝贡,传播易经及其他生产技术,并且用礼乐教化民众。各个部落,各个方 国,只要认同共主,认同朝贡,认同易经文化,认同龙图腾,认同对民众进行礼乐教化,就是伏羲的子民,伏羲的部落,伏羲的邦国,中国的邦联制国家就这样诞生了。

仰韶文化属于新石器中期。大地湾遗址属于新石器早期文化,距今8000年,是伏羲的故乡。 是中华文明,中国历史,中国哲学的成熟阶段。如果实事求是,写中国历史必须从这里开始,把这个问题说清楚,是中国学者对自己祖先的交代,也是对后人的负责任,也是对全人类文明历史的负责任。

在三皇时代,我国已经进入了农业社会,出现了第二次社会分工,有阶级但没有奴隶,这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并非图腾崇拜和多神论,我国已经脱离了人类蒙昧时代,进入了有理性的科学思考时代,人类思考宇宙自然与人的生产生活关系,思考宇宙自然与人的生命关系,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发现其中的规律,用来指导人类生活。我国象伏羲女娲神农这类的科学家, 上观天文,下文地理开始,发现规律 ,因此形成了自洽的中华古代文化体系,哲学科学体系 ,这 不但是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而且是对全人类最伟大贡献 。其贡献的理论高度 ,远远超过当今的人们的想象 。这些的巨大的理论意义 ,人类的认识至今是肤浅 的。

考古成果证据,河南贾湖遗址距今9000年,发现21个刻苻,学者蔡运章,张居中已经破解11个字,分别属于反映易学的离,坤两卦之象的卦象汉字。伏羲氏与八卦纪念庙,在甘肃大地湾遗址,碳14测定距今七,八千年。甘肃临夏出土6500年前古双龙图,大地湾遗址出土双耳彩陶壶,是天下第一太极图,收藏于瑞典远东博物馆,距今6500年。河南开封一带出土六,七千年前的彩陶壶上所刻的三爻,四爻,五爻,六爻卦象及太极图,河图等。河南濮阳出土形意墓,距今6500年,墓中用贝壳摆绘的青龙,白虎图像栩栩′如生。河图4象28宿俱全,其布置形意,上合天星,下合地理。安徽凌家滩遗址,出土八卦图,距今5600年。安徽含山出土的龟腹玉片,为洛书图像,距今5000多年。江苏海安青墩遗址,出土东方第一卦麋鹿角八卦,经碳14测定和树轮矫正为距今5000到5600年前产物。

这些证据证明,在公元5000年前到9000年前,甘肃,陕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苏涉及大半个中国的广大地区,这么大的一个文明古国,在全社会上广泛流传和使用易经,成为当时社会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从当今流传的伏羲故里看,有甘肃天水古成记伏羲故里,有河南淮阳古宛丘伏羲故里,有河北新乐伏羲故里,以及全国各地伏羲文化遗存,可见伏羲文化传播遍及全国。伏羲作为天下共主,巡游各地,推广使用易经,指导人们生产生活。从考古和史书记载看,易经的系统化,理论化,在7000年左右甚至更早 ,河图洛书,伏羲先天八卦,标志着中国文明的成熟。

到三皇五帝,三皇的神农(炎帝)时期,中国中原的广大社会 ,已经懂得实行礼乐文化 ,是一种文明,人与人之间要有礼貌,讲文明 ,文明礼仪的六个系列 已经完全建立起来 。凡是实行礼乐文化,拥护三皇 ,推广易经 的广大中原地区 ,是经过教化的 ,有了天下的概念 。大一统天下概念就是中华民族的别称 ,而没有经过教化的地区 ,炎黄时代 天下以外范围 的少数民族 ,北方称为北狄,南方称为南蛮,西方称为西戎,东方称为东夷, 这样来称呼 周围四方未经过教化的少数民族 。不懂易经,不懂河图,不懂天圆地方哲学 ,不懂玉文化的王权权威 ,不懂 中医学理论 ,不懂礼乐文化怎么来 的,又不懂宗教 ,不懂唯物辩证法 ,胡适、顾继刚怎么能研究中国历史 ?

中国历史研究,中国考古研究,应该换换思维 了。

人类文明的起源及其发展 (三)

(未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炎帝   女娲   易经   礼乐   轴心   神农   意识形态   遗址   中国   起源   人类文明   宗教   时期   人类   社会   时代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