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总理波澜壮阔的一生(38)—恢复重建被破坏的组织


伟大总理波澜壮阔的一生(38)—恢复重建被破坏的组织

大革命失败后,各地党组织遭到了严重的摧残。“左”倾盲动主义的不切实际的蛮干又使党组织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全国的党员从近6万急剧减少到1万多,很多的地方连续遭到多次毁灭性的破坏,有的地方和中央失去了联系。幸存下来的一些党组织内部,也是涣散无组织无纪律的状态。由于接连不断的遭到挫折,党内很多人相互抱怨甚至相互攻击。不少党员对中央和省组织失去信任,对于要求拒不执行,随便谩骂攻击。组织内派别乱斗,各行其是。

其中,顺直党组织就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是中央公认的严重的大难题。顺直省委管理河北,山西,北平,天津,察哈尔,绥远,热河,陕北及河南北部。在李大钊牺牲后,就再也没有打开局面,纠纷不断,问题堆积如山。党内的个人意气之争,派别之斗越来严重。北方局和顺直省委毫无办法。两次省委,都相互不承认。

政治局决定派周恩来去顺直巡视,处理这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周恩来一到天津,立即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听取省委领导汇报,参加区委和支部会议,接见当地各组织负责人,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还分别召集负责同志会,矿山同志会,铁路同志会,做了许多深入基层的调查研究。提出,顺直问题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只要多做工作,完全可以改变过来。从积极的工作中解决过去的一切纠纷。就这样,周恩来在深入调查研究,弄清事实情况的基础上,坚持从思想教育入手,开展切合实际而又充分说理批评,引导党员以向前看的精神在积极工作的过程中去寻求纠纷的解决。

就这样,乱做一团麻的顺直问题理出了头绪,顺直党内的思想逐渐接近,趋于一致。中央得到了顺直全党的拥护,很好的解决了问题。

就在周恩来在顺直解决难题时,中央和江苏省委又在工作上发生了争执。1929年1月3日,领导人向忠发和李立三提出中央兼江苏省委。当时,江苏处于全国各省中特别重要的地位。但是,中央的决定还没有告诉江苏省委。周恩来回到上海后,立刻找向忠发和李立三,明确表示不同意,建议召开政治局会议重新讨论。经过周恩来的说服,向忠发和李立三都放弃了自己的主张。

但是,政治局原来的决定通过小道消息传到了江苏省委那边。他们认为这是中央对他们的不信任,反应十分强烈。召开了区委书记联系会议和各区会议,表示无论中央怎么决定,省委一概拒绝。并到部分在上海的省代表那里进行违反纪律的活动。事态变得严重起来。

周恩来不同意中央的决定,但也坚决反对江苏省委的做法,认为这样是在破坏党的组织原则,会使党组织涣散和分裂,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中甚至危及党的生存。在随后的政治局会议中,撤销和中央兼江苏省委的决定,并同时对江苏省委提出严厉的批判。在随后召开的江苏省委会议中,耐心回答了他们的问题,并找负责人谈话,指出他们严重的错误。江苏省委承认了错误。

解决了党内存在的严重涣散和无组织无纪律问题后,还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党组织屡遭破坏的问题。当时也是个关系生死的问题,一年多来,全国没有一个省委机关不曾被破坏,有的几经破坏。干部牺牲不计其数,自首叛变的事到处都是。徐徐多多的地方没有了党组织,而且,敌人宁可错杀一千,不愿放过一人。如何保存为数不多的组织和党员,是个迫切的问题。周恩来提出了党的机关“职业化”和“社会化”,也就是负责人要有正经的工作,深入社会的各个角落。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在白色恐怖下,不敢露面,推诿不敢工作的问题。提出要尽量利用合法的和半合法的形式,利用公开活动的机会,组织要极端的秘密。

周恩来经过一年多艰苦扎实细致的工作,把党从削弱和涣散中挽救回来,得到重新的巩固和团结。党和群众的关系,在群众中影响力和领导力都大大加强了。党员数量到1930年3月达到了十万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周恩来   组织   白色恐怖   派别   涣散   波澜壮阔   党内   党组织   政治局   省委   党员   总理   纠纷   中央   会议   江苏省委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