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每周一虫:昆虫中的音乐家——螽斯

螽斯(zhōng sī)中国北方称其为蝈蝈,是鸣虫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体长在40毫米左右,身体多为草绿色、也有的是灰色或深灰色。

帮帮每周一虫:昆虫中的音乐家——螽斯

图片来源网络

体态特征

很多螽斯模拟叶子、树皮或是青苔,不仔细看是很难在树丛里找到它们的。比如我曾见过的这只青绿色躲在桃树上,跟桃叶颜色很近,要不是我过去吓着它了,跑到边上的墨绿色的桂花树叶上,我还真发现不了。

帮帮每周一虫:昆虫中的音乐家——螽斯

图片来源网络

螽斯分雌雄,雄虫的前翅具有发音器,也就是翅会振动发声,雌虫就没有,不会发声,但是雌虫有听器,能听。

螽斯的外表粗看很像蝗虫,看稍仔细便可以发觉,它们的身甲远不比蝗虫那样坚硬,更重要的是,它们有着细如丝,长过其自身的触角。而蝗虫类的触角又粗又短。

生活习性

成虫植食性或肉食性,也有杂食种类,植食性种类多对农林牧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禾本科以及蕨类植物在草丛植被中所占比例最大,分布于山坡以及河谷盆地的主要是灌丛草坡和灌丛林;分布在石灰岩山地的是藤本灌丛 ;肉食性种类除在柞蚕区内可对养蚕业造成一定的危害外,而在其他地区则可作为害虫的天敌加以利用。

帮帮每周一虫:昆虫中的音乐家——螽斯

图片来源网络

螽斯善于跳跃不易捕捉。有时捉住了它的一条腿,它会毫不犹豫地“丢足保身”,断腿逃窜。雄虫脱皮后3~10天开始鸣叫。

螽斯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鸣叫,是昆虫“音乐家”中的佼佼者。其鸣声各异,有的高亢洪亮,有的低沉宛转,或如潺潺流水,或如急风骤雨,声调或高或低,声音或清或哑,给大自然增添了一串串美妙的音符。

帮帮每周一虫:昆虫中的音乐家——螽斯

图片来源网络

夏日炎炎,常听到其引吭高歌,铿锵有力。天气越热,叫得越欢。谚语说:“蝈蝈叫,夏天到。”在中国的南北方均有它们的“声”和“影”。在民间饲养广泛,深得爱好者的青睐。

帮帮每周一虫:昆虫中的音乐家——螽斯

图片来源网络

螽斯的叫声具有金属的感觉,比蟋蟀的更响亮、尖锐而更加刺耳。有的可以传一两百米远,螽斯的个头与鸣声也不尽相同,体型亦有差异,有瘦长的纺织娘,也有短胖的蝈蝈。栖息于树上的种类常为绿色,无翅的地栖种类通常色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螽斯   纺织娘   急风骤雨   禾本科   灌丛   食性   鸣声   蝗虫   蝈蝈   触角   昆虫   音乐家   体型   种类   来源   图片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