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地球

一、地球

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稍鼓,且南北半球不对称(南北半球由于惯性离心力作用,两极物质向赤道运动,因此地球两极稍扁,中间稍鼓)。

2、大小:赤道半径6378km,极半径6357km,平均半径6371km,赤道周长40000km。

二、地球仪

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倾斜方向不变)。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点。

3、纬线

A.概念:赤道——地球仪上距离南北极相等的大圈。纬线——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

B.特点:1)指示东西方向;2)除极点外,每条纬线都自成圆圈;3)各纬线不等长,赤道最长,向两极递减,两极点最小,为一点;4)除两极点外,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

C.几条重要的纬线:1)赤道,南北半球的界线及南北纬度界线;2)南北回归线,热带、温带界限,太阳直射范围界限;3)南北极圈,温带、寒带界限及极昼极夜范围界限。

D.几个重要数据:赤道长40000千米,1个经度的赤道长为111千米,南北纬60度纬线长度约为赤道的一半。

4、纬度

A.概念:某地纬度,即该地的地球半径(该地与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当地所测北极星的高度角即为当地纬度数。

B.划分:1)以赤道为起点,向南北各作90度,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2)低纬度0~30度,中纬度30~60度,高纬度60~90度。

5、经线

A.概念: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B.特点:1)指示南北方向,自成半圆状,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且平分地球;2)所有经线都等长,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3)任意两条经线间的距离,在赤道上最大并向两极递减。

C.几条重要经线:1)本初子午线,即0度经线,东西经度界线;2)180度经线,大致与日界线相重合;3)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是东西半球的界限。

D.几个重要数据:1)任何一条经线长度约是赤道的一半(20000千米);2)一个纬度的经线长度约是111km。

6、经度

A.概念:某地经度是该地的经线和地轴所构成的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的夹角。

B.划分:1)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向东西各作180度;2)东经度是0度经线向东至180度经线,西经度相反。

三、时区和日界线

1、地方时:因经度而异的时刻。

2、时区:每隔经度15度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共24个时区。

3、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便是整个时区的区时。

4、北京时间:我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

5、日界线: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四、经纬网的主要应用

1、利用经纬网定距离

专题一 地球

A.纬度1度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为111千米,如图中的AB。若两地在同一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纬度差,便可计算两地间的距离。

B.经度1度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为111*cosb千米(b表示该地纬线的纬度值),如AC。

2、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程: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所谓大圆是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专题一 地球

A.同一经度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弧AB。

B.同一纬线上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突出(同一纬度上MK之间最短的距离为弧线MPK而不是MQK)。

C.由于晨昏线本就是一个大圆,故处在晨昏线上的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最短晨昏线(即最短劣弧线)。

3、利用经纬网定范围

A.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B.跨经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范围越小。

C.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若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4、利用经纬网定方向(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A.方格状经纬网图(经线和纬线成直线)

1)确定南北方向: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南)。

2)确定东西方向:同是东(西)经度,则经度值大者在东(西);两地若分别位于东西经度,两地经度数值之和大于180度,则位于东经度的一点在西方,反之在东方。

B.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为例)

专题一 地球

1)如图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根据自转方向判断b在a的东方。

2)BC在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判断,C位于B的南方。

五、日界线与时区界线的比较

专题一 地球

六、地球上日期变更的判断(在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限一般有两条)

专题一 地球

1、自然界线(不断变化):即0时所在经线,由于地球不停自转,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不停自东向西交替,其速度大约为每小时西移15个经度,自西向东过0时所在经线日期加一天,自东向西过0时经线日期减一天。

2、人为日界线(固定不变):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要加一天。

3、自然日界线可能和人为日界线重合,当180度经线为0点时,此时全球处于同一天;当0时经线在东经范围内,地球上新的一天少于一半;当0时经线在西经范围内,地球上新的一天多于一半。

4、注意

A.180度经线的地方时为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180度经线的地方时即为几点。

B.0时经线落在0度经线上的,新的一天等于旧的一天;0时经线落在180度经线上的,全球只有一个日期。

C.新的一天范围是从0点所在经线向东到180度,旧的一天范围是从零点所在经线向西到180度。

七、地方时的确定及应用

赤道在任何时刻晨线上都是6点,昏线上都是18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为12点,与之相对应的另一条经线为0点;经度相差1度,时刻相差4分;同一经线上各点的地方时相同。

1、已知某一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每度)*经度差=所求地方时。

A.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为+,西侧为—。

B.以0度经线为准,同侧两地经度差为—,异侧两地经度差为+。

2、已知某一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的经度:已知经度±1度/4分钟*两地地方时差数(分钟)=某地经度。

A.当所求经度地点的时刻比已知地点的时刻早时,已知地点位于东经度和0经度时使用+;已知地点位于西经度用—。

B.当所求经度地点的时刻比已知地点的时刻晚时,已知地点位于东经度和0经度时用—;已知地点在西经度使用+。

C.地方时差计算:用两地地方时大数减小数。

3、已知某地经度,推测所在的时区号数:某地经度/15=该地所在的时区号数。

A.余数小于7.5度,所得整数为时区号数;若所得余数大于7.5度,则所在时区号数为所得整数加1。

B.某地在东经度为东时区,在西经度为西时区。东经7.5度至西经7.5度为0时区;东经172.5度至西经172.5度为东西十二时区。

4、已知某地的区序数,推算该地时区中央经线和范围的方法:某地时区序数*15度=该时区中央经线度数。

A.除0时区外,时区序数乘以15度所得,即为该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东时区为东经度,西时区为西经度,东经180度和西经180度合称为180度经线。

B.某时区中央经线度数分别加减7.5度,所得的和或差即为该时区的范围。

5、已知某一时区的区时,求另一时区的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区的差数=所求地的区时。

A.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面,则要用+,在西面则用—。

B.两地的区时差数即为两地的时区差数。

C.求得的时间是0~24,为当日时间,24点也可写作次日0点。所得时间大于24时则是明天,因此钟点要减去24小时,日期要进一天;求得时间为负值则是昨天,因此钟点要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

6、昼夜长短和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

A.已知昼长求日出日落的时间:日出时间=12—昼长的一半。日落时间=12+昼长的一半。

B.已知日出日落时间求昼长: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正午12点—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正午12点)*2。

C.在光照图上求昼长:昼长=昼弧/15度。

专题一 地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劣弧   日界线   纬线   经线   经度   西经   地方时   纬度   东经   赤道   两极   两地   时区   地点   地球   时间   专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