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系列改革带来哪些变化?改革后职称怎么评?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日前,随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印发《关于深化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我国现有的27个职称系列的改革指导意见全部出台,意味着我国职称系列改革任务总体完成。

职称系列改革带来哪些变化?改革后职称怎么评?

职称系列改革推进五年来,共出台了27个指导意见,印发了职称评审暂行规定、民营企业职称评审办法等9个综合性、基础性配套政策,指导地方制定了各地改革实施意见,各地共印发了683个职称制度改革配套文件,形成了以中央职称制度改革文件为龙头,以各系列、各地区改革政策为配套的“1+N”新时代职称制度框架体系。

其中,关于高校教师的意见明确指出:职称评审将师德表现作为首要条件,不以SCI、SSCI等论文相关指标作为前置条件和判断的直接依据

职称系列改革带来哪些变化?改革后职称怎么评?

其实早在2016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到要“坚持遵循规律、科学评价。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方式,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让专业技术人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耕专业,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和获得感。”


改革带来哪些变化?改革后职称怎么评?

眼下,各地职称评审工作正在进行当中。职称怎么评,不仅事关个人发展,更关系到国家人才队伍建设。那么,改革带来了哪些新变化?新标准下职称怎么评?

这次改革顺应社会关切,着重解决评价体系不完善、标准不合理、一刀切等问题。为工程、经济、会计等11个职称系列首次设置正高级职称,近3000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突破了职称“天花板”。

这次改革清晰树立了重品德、重能力、重业绩的评价导向。

在评审范围方面,户籍、地域、身份、档案等制约被打破,民营企业人才职称申报的渠道进一步畅通。在评审主体方面,谁用人、谁评价,用人单位自主评审。此外,实践经验也将成为职称评审的一项重要指标。据了解,下一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督促指导各地各有关部门抓好改革落实,鼓励各地大胆创新,不断完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人才评价正向激励作用,推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职称   系列   品德   专业技术人员   民营企业   导向   专业技术人才   业绩   规律   条件   人力资源   评价   能力   意见   人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