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重大突破的克隆技术,为何如今令人谈之色变?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生命科学迎来史无前例的发展热潮,一大批生命科技成果,令全人类感到振奋。而活体动物克隆技术,便是其中一项重大科技成果。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把活体动物克隆技术,推向了高潮,一时间,轰动全球。

生命科学重大突破的克隆技术,为何如今令人谈之色变?

长久以来,人类对生命的探索被誉为最崇高的科技事业。克隆技术的出现,让人们仿佛感受到了,科技或许可以改变人类寿命的可能,甚至一些人觉得,克隆技术将成为人类长生不老的秘方。

生命科学重大突破的克隆技术,为何如今令人谈之色变?

随着时间推移,曾经被科学界奉若神一般的克隆技术,却仿佛突然消失,科学界三缄其口,晦涩的避而不谈,有些国家甚至明令禁止克隆技术的发展。短短十几年间,克隆技术科技从科技神坛,跌落谷底,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克隆技术的原理

曾几何时,中国古代秦始皇,汉武帝等伟大的君王,曾用炼丹之术来谋求长生不老之术,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人类追求长生不老的想法,一直伴随社会发展,从未间断。时代发展,人类进入了现代文明社会。科学技术曾解决了古代人类很多未知的谜团。但如何通过科学技术,来改变人类的生命,及寿命,成了现代生命科技最难的课题。

生命科学重大突破的克隆技术,为何如今令人谈之色变?

有梦想,便会有追求,各国科学家前赴后继地对生命展开不间断的研究。终于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一项足以载入史册的科技成果,宣布获得成功,这项科研成果便是“克隆技术”。

克隆技术,是通过技术手段,提取活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然后再把这些遗传物质,植入到活体动物的卵细胞。经过人工培育,成长为活体胚胎,然后再植入到母体动物子宫,进行发育成长,最终诞生出新的生命。

克隆技术从立项到取得科技突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其中有过无数次失败,挫折,但通过科学家们不断努力,最终取得成功。

生命科学重大突破的克隆技术,为何如今令人谈之色变?

“多利”之死,揭示出克隆技术的弊端

1996年7月5日,克隆绵羊多利,顺利出生。这一天,曾被生命科学界誉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绵羊多利出生后,生命体征完良好,它的各项健康数据完全不必普通绵羊差。

克隆绵羊获得成功后,全球震惊,很多人乐观地认为,从那一天起,人类掌握了改变生命体征的技术,而未来世界将会被克隆技术所改变。但随着时间推移,克隆绵羊多利,开始慢慢长大。

生命科学重大突破的克隆技术,为何如今令人谈之色变?

这只没有爹娘,完全靠技术制造出来的活体动物,在往后的成长过程中,尽管有科技人员,以及动物医学家无微不至的照顾,但它的免疫抵抗力,远远低于正常出生的绵羊,经常疾病不断。

正常绵羊的寿命是十二岁,但当多利长到五岁时,正值绵羊强壮年时期,他的生命体征便出现了衰退,多利身上多处关节退化,形成了老龄化的病症。

而且多利的肺功能也急速退化,完全无法健康生活。在多利六岁的时候,这只曾经引起全球轰动,让人类振奋的克隆绵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生命科学重大突破的克隆技术,为何如今令人谈之色变?

科技发展,应存敬畏之心

克隆绵羊多利英年早逝,引起了科学界的反思。看似近乎完美的克隆技术,在现实面前,变得脆弱不堪。而科学界也从绵羊多利的失败教训中,总结出克隆技术的弊端。

这种应用科技,强行改变生命发展进程的事情,违背了很多生命发展,及繁衍进化的自然规律,而且也违背了人类文明中的伦理道德。

科技的发展需要勇于尝试,大胆实验,但面对至高无上的生命时,即便是最前沿的科技,也应该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在文明,及伦理道德的约束下,生命科技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上个世纪   遗传物质   克隆技术   体征   活体   科学界   长生不老   生命科学   科技成果   绵羊   寿命   人类   动物   生命   时间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