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挑战权威,突破权威障碍的意识,树立孩子正确价值观

我先来讲一位妈妈发在微信上的趣事:宝宝泼了一地的水,我气不打一处来,怒道:“过来,把屁股脱了打裤子。”宝宝说,“妈妈你说错了,应该是脱了裤子打屁股。”就这样,气全消了。
读罢这件趣事,很多人会不以为然,认为这位母亲只是有意地培养孩子挑战权威,突破权威障碍的意识而已,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假如我们把这件事与创新教育放在一起,再来看看我们的科技教师,在创新教育中做的事,是不是比这位母亲差出了半截?比如,在创新课中,有哪位科技教师除了辅导学生在自然科学中发明创新之外,敢辅导学生在社会科学中创新呢?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不能突破认知障碍和画地为牢的思维束缚。

培养孩子挑战权威,突破权威障碍的意识,树立孩子正确价值观

所谓“认知障碍”,主要表现在感知不敏锐、功能固定、过分遵守规则、人云亦云、缺乏独立见解、崇拜权威以及经验主义等。感知不敏锐是指在认识一开始就不主动、不积极、不敏感的状态,主要表现在对任何事物都无动于衷,不感到新奇;对事物的兴趣只维持一会儿,不喜欢刨根问底,多问几个为什么;感知麻木,不善于发现问题;见怪不怪,看不出毛病和缺陷。

培养孩子挑战权威,突破权威障碍的意识,树立孩子正确价值观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不安全、不得劲、不顺手、不如意的地方,但是一般人都是埋怨几声后,“外甥打灯笼”—照旧,依然这么办。为什么呢?因为大家习惯了。感官对明显显露的缺陷也不敏感。比如,煮牛奶就是个令人烦恼的事。站在旁边等半天,牛奶也不沸。可你一旦离开几秒钟,牛奶就溢出来了。弄得锅外面、炉灶上到处都是牛奶。但是大家都想不到去改变。这种事见得多了,习惯成自然,好象煮牛奶溢出来是正常的事。假如不溢出来,那才不正常。

培养孩子挑战权威,突破权威障碍的意识,树立孩子正确价值观

思维束缚就是面对许许多多的限制,重重叠叠的规范,我们默默地低下头,小心谨慎地把自己的思维半径痛苦地划定在标准答案之内,俯首帖耳地在A、B、C、D围成的思想栅栏中困兽般地徘徊,不再相信自己的思维价值,不敢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这位两岁半孩子的母亲教育孩子的趣事告诉我们,科技教师在创新教育中,是否可以打破认知障碍和画地为牢的思维束缚,除了辅导学生在自然科学中发明创新之外,可否在社会科学中辅导学生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障碍   权威   画地为牢   趣事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敏锐   认知   价值观   裤子   缺陷   牛奶   思维   意识   母亲   正确   教师   孩子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