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楚辞《不可不知的1500个中国历史常识》

屈原:名平,战国末年楚国人。楚怀王时任过高官。他面对楚国的衰落,主张革新图强,联齐抗秦,但受到楚怀王近臣和宠妃的嫉妒与谗毁,一再遭到放逐,使他不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郢(ying),屈原悲愤已极,于农历五月初五日投泪罗江,以身殉国。后人为纪念屈原,把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这天举行各种活动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楚辞》:战国时期楚国文学总集。原收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辞赋共16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17篇。该书以屈原的作品为主,其中《离骚》 《九歌》 《天问》等篇保存了较多的历史资料和神话传说。

出至:《不可不知的1500个中国历史常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屈原   楚辞   楚国   都城   淮南   辞赋   近臣   总集   离骚   神话传说   汉代   爱国主义   公元前   悲愤   农历   常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