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伏天,台北故宫这些国宝级字画教你如何去心火

进入三伏天,台北故宫这些国宝级字画教你如何去心火

古人的祝愿辞往往以「福」、「寿」、「康宁」居多,如何才能活得久又身心健康,是人类艮古以来追求的理想。在反映生活的书画艺术中,也常透露此类希望。

传说中永生不老的仙丹和起死回生的妙药,或许遥不可及,却经常成为书画中富含神话色彩的趣味主题;天下虽无不死之药,先民的智慧却给我们留下了长生之道。本展分「炼丹」、「医药」,与「传统养生术」等三类主题。展品包括明代仇英风格的〈玉洞烧丹图〉卷、主张服气以养精神的养生法〈黄庭经〉、类似按摩口诀的〈神仙起居法〉,以及魏晋名士嵇康强调「清虚静泰,少私寡欲」,从心出发的〈养生论〉。原本收藏于清光绪帝瑾妃所居永和宫,提倡结合肢体动作和呼吸吐纳的健体运动〈八段锦图册〉,以及用一百二十多种中药名称串联成文的短篇趣文〈桑寄生传〉也一并展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国宝名作宋李唐〈炙艾图〉轴,描绘乡野郎中烧灼艾锥,灸治病人,患者龇牙咧嘴试图逃跑的生动画面。同属病药题材的,还有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为了答谢医师诊治肺疾所作的〈烧药图〉。希望透过此项特展拉近古今距离,向观众介绍不仅是古人讲究,今人也更加关心的健康养生议题。

进入三伏天,台北故宫这些国宝级字画教你如何去心火

八段锦册

进入三伏天,台北故宫这些国宝级字画教你如何去心火

进入三伏天,台北故宫这些国宝级字画教你如何去心火

进入三伏天,台北故宫这些国宝级字画教你如何去心火

进入三伏天,台北故宫这些国宝级字画教你如何去心火

进入三伏天,台北故宫这些国宝级字画教你如何去心火

进入三伏天,台北故宫这些国宝级字画教你如何去心火

进入三伏天,台北故宫这些国宝级字画教你如何去心火

进入三伏天,台北故宫这些国宝级字画教你如何去心火

进入三伏天,台北故宫这些国宝级字画教你如何去心火

进入三伏天,台北故宫这些国宝级字画教你如何去心火

进入三伏天,台北故宫这些国宝级字画教你如何去心火

清 无款

八段锦册 尺寸:23.9 x 14.5

八段锦与太极拳均为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健身法,文献中类似的锻炼法,最早见于魏晋著名道士许逊(249-347)《灵剑子引导子午记》,并著录于宋代道教的养生书。

八段锦由八种功法集锦组成,内容包括肢体运动和气息调理,姿势分站、坐两种,站式要求双脚与肩同宽,坐式要求盘膝正坐,配合舌抵上颚、意守丹田等细节,每种动作反复多次。本次展出站式八段锦,照清宫千字文「岁」字编号,可知原贮于清光绪帝瑾妃(1873-1924)所居之永和宫。

进入三伏天,台北故宫这些国宝级字画教你如何去心火

王澍临杨凝式神仙起居法

清 王澍

书积书岩帖(四十六) 册 临杨凝式神仙起居法 尺寸:36.7 x 42

王澍(1668-1739),字若林,江苏金坛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官至吏部员外郎。〈积书岩帖〉六十册,是其遍临古帖并考证题识的心血结晶。

本次选展戊申(1728)临〈杨凝式神仙起居法〉。杨凝式(873-954)字景度,号虚白,陕西华阴人。唐昭宗朝进士。历仕梁、唐、晋、汉、周,累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杨少师,喜做字,尤工颠草。《神仙起居法》是其晚年代表作,又称「神仙起居功」,写一种古代健身按摩法,文体近似口诀,原迹现藏北京故宫。

进入三伏天,台北故宫这些国宝级字画教你如何去心火

祝允明临黄庭经

进入三伏天,台北故宫这些国宝级字画教你如何去心火

祝允明临黄庭经

进入三伏天,台北故宫这些国宝级字画教你如何去心火

题跋

进入三伏天,台北故宫这些国宝级字画教你如何去心火

题跋

进入三伏天,台北故宫这些国宝级字画教你如何去心火

题跋

进入三伏天,台北故宫这些国宝级字画教你如何去心火

题跋

明 祝允明

临黄庭经 尺寸:21.3 x 73.3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号枝山。江苏苏州人。五岁能写径尺大字,擅长各体,而以狂草最为著名。

此卷以小楷临〈黄庭经〉,此经是道教修习养生的重要典籍,主旨在服气以养精神。以韵语描述人体五官、脏腑等形象作用,谓存神内观,固精练气,填满黄庭,久之可得长生。相传爱鹅的书圣王羲之曾以所书〈黄庭经〉向山阴道士换取白鹅,现今所流传的小楷黄庭经,实为宋代摹刻上石的拓本,法度极严,气象俊逸,常被当作学习楷书的范本。

进入三伏天,台北故宫这些国宝级字画教你如何去心火

唐寅烧药图

进入三伏天,台北故宫这些国宝级字画教你如何去心火

局部

明 唐寅

烧药图 尺寸:28.8 x 119.6

唐寅(1470-1524),吴县人。字伯虎,号六如居士。弘治戊午(1498)年举南京解元。诗文书画皆妙,为明四大家之一。

本幅画双松下,药师坐地,童子守炉,执扇烧药。人物虽简,神态毕具。山石树干,用笔活泼,扭曲回旋。松叶和远山,以水墨渲淡,呈现润泽与蓬勃的生机,烘托烧丹炼药的深刻含义。唐寅晚年罹患肺疾,据卷末唐寅自题,及拖尾祝允明〈医师陆君约之仁轩铭〉,可知是唐寅向陆医师求药的答谢之作,时间约在四十九岁前后。

进入三伏天,台北故宫这些国宝级字画教你如何去心火

李唐炙艾图

进入三伏天,台北故宫这些国宝级字画教你如何去心火

局部

宋 李唐

炙艾图 尺寸:68.8 x 58.7

本幅旧传为李唐(约1049-1130后)所作,画行脚医生执业情景。医生头插器械,以燃烧艾锥,替患者治疗红肿的背部,病人则挣扎惨叫,需三人合力,踩腿、拉手、按住肩膀,让其保持稳定。相对于目睹惨状,不忍卒睹的三人,右侧另有一名背插膏药招牌,身着膏药标帜服装的助手,正以口呵气,预备为病人敷上膏药。

通幅用笔设色细腻写实,是南宋风俗画的院体杰作。画家以诙谐的方式,将人物表情描绘得既夸张又生动,为乡间生活注记下趣味的片段。

进入三伏天,台北故宫这些国宝级字画教你如何去心火

王献之肾气丸帖

进入三伏天,台北故宫这些国宝级字画教你如何去心火

王献之肾气丸帖

晋 王献之

肾气丸帖

1. 形式:册

2. 尺寸:26.5 x 31.1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祖籍琅琊(今山东临沂)。为书圣王羲之(303-361)子,书法与父并称「二王」。

本件选自《淳化阁帖》王献之行书笔札〈肾气丸帖〉,叙述自己以感觉观察肾气丸与黄耆的疗效。肾气丸又名「八味地黄丸」,源自东汉医圣张仲景(约150-219)《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经方派最有名的方子之一,很早就受到重视,应用极广。今日常见的「六味地黄丸」,与又名「明目地黄丸」的「杞菊地黄丸」,都是肾气丸的衍生方剂。

进入三伏天,台北故宫这些国宝级字画教你如何去心火

杏林春暖-养生医疗趣味书画

· 展期:2018-07-01~2018-09-25

· 陈列室:北部院区 第一展览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王羲之   光绪   永和   道教   故宫   题跋   小楷   伏天   心火   膏药   台北   口诀   魏晋   起居   字画   医师   书画   神仙   趣味   尺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