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解密15:熊怪“守素”、牛精“随时”,告诉我们切莫贪功急进



西游解密15:熊怪“守素”、牛精“随时”,告诉我们切莫贪功急进

《西游记》第十三回中,唐僧辞别众僧,在两个从者相陪下,一路西行。不日到了大唐西界巩州城的福原寺。因取经心切,第二天听到鸡鸣便赶路。却没有料到,此时正值深秋,鸡鸣得早,不晓得天时刚刚四更。因不能回头,只好拨草寻路,勉强前行。然后便掉进了虎精寅将军挖的坑中,被妖怪抓了去。

然后又出现了两只怪,一只熊精,一只牛精。名字很文雅:熊山君、特处士。这里面让人不解的是这里。三精怪见面,彼此打招呼很特别。一般的妖怪都是咋咋唬唬,粗鲁无理。它们三个见面,非常客气。且看原著:

这两个摇摇摆摆,走入里面,慌得那魔王奔出迎接。熊山君道:“寅将军,一向得意,可贺!可贺!”特处士道:“寅将军丰姿胜常,真可喜!真可喜!”魔王道:“二公连日如何?”山君道:“惟守素耳。”处士道:“惟随时耳。”三个叙罢,各坐谈笑。

“奔出迎接”,让我想起了以前儒士的迎客情景。《三国志.王粲》记载。有一次,王粲去左中郎将蔡邕家中拜访。蔡邕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书法大家,既受朝廷器重,也很有名气。听到王粲到来,竟然慌得倒穿鞋子前去迎接,接待的规格很高。他的门客见到王粲后,发现是一个年小、瘦弱的孩子,很是不解。蔡邕解释说:不要看他小,将来他的学问将远超我。后来王粲成为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

这就是“倒履相迎”的典故。这位寅将军听到来了两个朋友,便“慌得奔出迎接”,便有“倒履相迎”的味道。再从后面的对话中,可以明确的感受到一种“文人”相聚的气息,非常讲究礼节。比如:熊精听到唐僧的一从者哭,便客气的问“此三者何来”。牛精商讨“可能待客否”,极其尊重主人。虎怪立马说“奉承、奉承”。此时那熊精却安排“只食其二、留其一”,意思很明确:哪能把人家的猎物全部吃掉呢?总要留下一个吧。

西游解密15:熊怪“守素”、牛精“随时”,告诉我们切莫贪功急进

下面,就要重点关注“守素”、“随时”的意思。

有人将“守素”、“随时”简单地理解成了“吃素”、“随季节冬眠”的意思。这样的理解主要针对牛吃素、熊冬眠而来的。这样理解,就把《西游记》的精髓浮浅了。

要理解“守素”,就先学习一下《中庸》中的一段话:“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而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这段话里的意思,大体就是:当你处于富贵的时候,你就安于富贵的生活;当你处于贫贱的时候,就安于贫贱;总之就是居其位而安其志,有随遇而安的意思。一个人,家里有钱,就没有必要装穷,一定要穿上有补丁的衣服。家里贫贱,就不要装阔。做到富贵不骄、贫贱不移,平常一颗心。守素,就是守住当下,把持住自己的心。

“随时”,就与“守素”的意思密切相关了。遵循天时、顺应时势,不逆、不违,不前、不后。古人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随时”。

回头看唐僧这次磨难,就简明清晰:取经心切,此心没有做到“守素”的境界。摸黑上路,就是违时。这种情况下,摔在坑里在所难免。后来经太白金星救助后,唐僧舍身拼命,只身走进山路,发现前有猛虎、左右有毒蛇,自心无可奈何。小说里这样写道:“三藏孤身无策,只得放下身心,听天由命。”至此,唐僧开始放平心态。

从妖怪的名字中也暗示了“随时”的意思:寅将军。在一天的十二个时辰中,寅时为老虎活跃的时候,是在早上三点至五点的时间段。唐僧在此时遇到了寅将军,说明起的是真的太早了。看似取经心切,实际是急躁“贪功”。真的不妥。

这是唐僧出长安第一难。毎一难,都是脱难解厄,实是修心。


【待续】

——学习传统文化,增长人生智慧。欢迎关注知本学社。我是宗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知本   奔出   猛虎   西游记   唐僧   处士   富贵   西游   急进   鸡鸣   贫贱   心切   天时   妖怪   可喜   魔王   将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