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有阴阳,比如后生可畏,既要心存敬畏,又要有所畏惧


字有阴阳,比如后生可畏,既要心存敬畏,又要有所畏惧

万事万物都有阴阳,字亦如此。比如后生可畏。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乎?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意思是:年轻人是值得我们敬畏的,谁敢说他们就会不如现在的人呢?如果到了四十、五十岁的时候还没有做出什么成就,那就不值得我们尊敬了。这段话,表明了孔子对后生的期许和厚望,对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在我看来,“后生可畏”还有另外的意思,重点是对“畏”字的理解。从阴阳两个角度看:积极的角度,前面加一个字可以组成“敬畏”,消极的角度,后面加一个字就是“畏惧”。从实际情况上看,这两个方面的意思都真实存在着。


字有阴阳,比如后生可畏,既要心存敬畏,又要有所畏惧

时代永远属于年轻人,正如伟人毛泽东说的那样,因为年轻人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虽然现在的时代属于当下的我们,但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交到“后生”手中。我们努力创造的时代,不论“后生”们是否认可,是否喜欢,他们都将无条件地接受、并且继续去创造属于他们的时代。这其中包括我们已经走在前头的事业,也包括我们还落后于时代的领域。因而,我们要对“后生”们表达我们的“敬畏”。

另一方面,不论我们如何努力,我们的一生、我们的成就,将由“后生”们盖棺定论。百年后,无论他们在我们的墓碑上如何写、如何下定义和评判,我们不可能从墓里跳出来争论一番。我们的一生,是明亮还是阴暗,是留芳还是遗臭,将由他们的手,留传给他们的“后生”。

因此,我们既要心存敬畏,也要有所畏惧。

心存敬畏,就要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心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舍己忘我、努力奋斗的风尚。心怀畏惧,就应对后生的不足抱以宽容,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时间,并为他们做出积极的榜样。

后生可畏。

——学习传统文化,增长人生智慧。欢迎关注知本学社。我是宗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后生可畏   敬畏   知本   畏惧   阴阳   前人栽树   论语   孔子   后人乘凉   后生   角度   成就   努力   年轻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