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个女人,李白和王维老死不相往来!

喜欢读唐诗的朋友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同样生活在盛唐时期的两位大诗人,一个李白,一个王维,一个被称作诗仙,一个被称为诗佛。他两同一年出生,年轻那会儿呢都在长安呆过,而且曾经有两年的时间都在唐玄宗的身边工作过, 但这两个人在历史上没有任何的交集记录。

爱广交天下名士,写下无数赠别诗的李白,没有一首是送给王维的,他也从来没有评价过王维。王维呢现存的四百多首作品里面一个字儿都没提过李白,王维也从来没有说过李白只言片语,但他们两个却有着许多共同的朋友:贺知章,孟浩然,王昌龄和杜甫等等。

为了一个女人,李白和王维老死不相往来!

贺知章是老爷爷,当他告老怀乡写下: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

笑问客从何处来”

时,李白、王维正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朝廷事业而奋斗呢。

孟浩然呢是老大哥,比他两大十二岁。从时间上看,孟浩然上承接着初唐四杰(骆宾王、王勃、杨炯、卢照邻),下连接着盛唐李、杜。是一个重要的线索性人物。如果孟浩然说自己的朋友圈在大唐文化界排第二,估计没有人敢说自己第一。杜甫在这个朋友圈中是小老弟。

为了一个女人,李白和王维老死不相往来!

这些朋友从来不同时评价他们两个人,而且吃饭喝酒的时候叫了李白,那一定不叫王维。只要有王维参加的文学研讨会肯定不会通知李白。你们看这事儿啊有点儿意思吧?周围的所有人对他两的关系都讳莫如深,他们两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他两就算是两条平行的铁轨,可中间还有这么多的"枕木“呢。

翻阅历史,能看出两人的性格差异较大,论语里就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大家看啊,李白的性格就一个字:“傲”,那就是谁都不放眼里。但一向狂傲的李白,在面对孟浩然的时候,忽然变得少有地羞涩,只剩下拜服,他一辈子给老孟写过5首诗,没有任何铺陈,都是直抒胸臆。在《赠孟浩然》中,他开头就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后来饱醮感情的那首《送孟浩然之广陵》,更是很多人对唐诗的最早记忆——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如果用六个字来形容老孟在李白心中的位置,那就是,“我心中,你最重”

而王维的性格是“空”,那就是谁也看不见。王维写诗最爱用这个空字。空山不见人、空山新雨后、夜静春山空、空翠湿人衣、空灵独与白云期、胜事空自知。王维喜欢用“空”。但不是目空一切,王维对孟大哥一点也不“空”,老孟对王维也惺惺相惜,绝对能够说心里话的那种知己,两人在长安漂泊多年,同在一个文创基地呆过很长时间,他们是山水田园诗的两座高峰。大哥孟浩然在长安求职失败,心灰意冷准备返乡的时候,第一时间给王维弟弟写诗——

《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有没有一种孟大哥搂着王维弟弟痛哭的视觉感?看出来没有?最能撮合这两人在一起喝酒的只能是孟浩然。然而老孟到死也没说出这两人到底是为啥不能坐在一个桌子上喝酒、谈工作。史上也没有留下两人任何的交往记录。因此不由得让人产生了一个疑问。你“空”也好,他“傲”也罢,大家都能接受,但他们两人之间,一个极端的傲,一个极端的空,硬是让他两交朋友我看有点难。估计当时最好的情况也就是点头之交,最多加个微信,但从未有过任何的互动。搞不好,连朋友圈都给对方屏蔽了。

除去性格原因以外,他俩打不开心结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一个女人!而且这个女人来头还不小。

据史书考证,王维和李白都曾经和玉真公主有过亲密接触,这玉真公主真不是一般人。她是武则天的孙女,唐玄宗李隆基的亲妹妹,比王维和李白大九岁。

玉真公主信道教,终身未婚,但她跟她的奶奶武则天一样,有一个共同的业余爱好,就是喜欢结交各种小鲜肉,特别是那种有貌又有才的帅哥。王维21岁那年赴长安高考,被朋友 举荐参加了一个高等级饭局。那晚月明星稀,丰神俊朗的白衣靓仔抱着琵琶缓缓而来,铿锵的音符宛若水银泻地般倾诉着离别与哀愁。一曲终了,在座的玉真公主意犹未尽,问这位少年可有诗作?待玉树临风的王维缓缓吟出: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玉真公主感觉自己被瞬间融化,从此,21岁的王维犹如一颗红豆,闪耀在这位已经30岁的单身大龄女青年的心底。

在她的成功运作之下,王维那年状元及第,并被授予太乐丞的职位。这是一个什么官儿呢?相当于大唐皇家爱乐乐团的团长。玉真公主这么做,一是觉得王维有这个实力,二也是方便他出入宫中跟自己见面。按理说既有才华又有后台,王维的官儿当的应该是顺风顺水的吧。可没过多久,他却因为一个可大可小的罪名被赶出长安,贬黜到偏远的冀州去管粮仓了,其实就是劳动改造。原因很简单,王维后来不买公主的账。结果是把这位傲娇的公主给惹翻了。公主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也就短短几个月的功夫。王维就从云端跌落谷底。翻云覆手只在一瞬之间。

接下来不久,有着海外背景的自媒体人李白来长安闯世界,也是通过朋友的介绍认识了玉真公主。那会儿玉真公主的感情处于空窗期。在一次酒会上李白左手持(酒)杯,右手挥笔,当场写了一首《玉真仙人词》——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

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

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

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在诗中,李白将玉真公主比作九天玄女,吹捧得恰到好处。想象力,真的令人视野开阔,身心解脱,表达即诱惑。于是公主又把热烈的目光投向了李白。虽然王维和李白都是大师级人物,但无论是个性还是文风,俩人却有着天壤之别,一个内敛到骨髓,乐于描写山林和溪流;一个狂放到极致,喜欢歌颂太阳和月亮。如果说王维是一碗清茶,李白就是一杯烈酒‘。

这个右手拿毛笔写诗篇,左手握长剑舞身段的文武全才。一下子唤醒了公主心中压抑已久的激情,俩人很快就情投意合了起来。玉真公主把他推荐给了自己的哥哥唐玄宗,这是他第一次被推荐,并且进入组织部门考察范围,刚出家门,他便大声吟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春风得意的李白,由一介布衣扶摇直上当了作协主席。还成了皇上身边的座上宾和大红人。

再 后来王维又被调回中央工作,虽然和李白不在一个部门,见面的机会肯定还是有的,但鉴于他两的个性以及与玉真公主那点狗血事情,如果还能坐在一个桌子上喝酒那真是怪事情了!

有资料记载:

——从开元十八年开始,贺知章经常约张旭、李适之、李白等名士在长安喝酒,后来成了著名的“饮中八仙”,这个酒鬼饭局,王维从没参加过;

——“老好人”张九龄第三次入京后,约王之涣、王昌龄和王维等人聚餐,李白不在邀请名单上;

——天宝二年(743),王昌龄、裴迪、王缙等人约王维一起到长安郊区玩耍,平常最喜欢出去浪的李白没有参加;

——天宝三年(744),贺知章辞职归隐,约了一大帮朋友喝咖啡,李白到场,当时王维人在长安(没有出差),但没有人约他。很显然,对两人的不和,大家已经心知肚明。

为了一个女人,李白和王维老死不相往来!

天宝四年(745),因为种种原因,李白与王维先后离开长安。玉真公主也放弃皇家待遇,落脚于安徽敬亭山出家做了道士。不久,李白也定居敬亭山下的当涂县。由于和玉真公主的这段暖味,后人不得不把这种因素联想他晚年写的一首著名的《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在这首诗里,看出李白已经放弃了所有的高傲,剩下的只是孤独与相思,他又把敬亭山当成了玉真公主,狂放了一辈子,这首作品却显得极尽寂寞,内敛得让人想哭。


公元761年王维去世,第二年李白和玉真公主也相继离世。


(图文来自网络,感谢原创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爱乐乐团   李白   盛唐   天宝   官儿   大唐   老死不相往来   长安   名士   狂放   杜甫   大哥   性格   公主   喜欢   朋友   王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