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告诉你:在家培养孩子STEAM思维能力,最重要是这个

STEAM教育包括机器现如今STEAM课程火爆全球,其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作为家长,在家里该如何引导孩子开展STEAM活动?

打着STEAM旗号的玩具、课程那么多,该如何科学选择?合理使用?

专家告诉你:在家培养孩子STEAM思维能力,最重要是这个

这是很多父母都有的困惑。读完今天的文章,大家会知道,其实STEAM教学法并没有那么神秘,只要学会了方法,随时可以对孩子进行教育,而且任何小玩意儿都可以作为孩子STEAM活动的工具。

到底什么是STEAM教学法?

STEAM教学法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专家告诉你:在家培养孩子STEAM思维能力,最重要是这个

STEAM教学法在国外很火,是一种融合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的教学方式。

听上去很复杂的样子,其实核心就两个:一是结果,得做出东西来;二是过程,怎么把这个东西做出来。

先说结果。STEAM教学法说白了,就是要孩子们靠自己把东西制作出来,不论是用纸折一个飞机,还是制作出一个会动的机器人,只要是通过实践自己做出来的,都可以调动孩子们储备的各方面的知识,锻炼孩子的各种能力。

明确了结果,另一个核心就集中在了过程上。怎么教,是关键的关键。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或者家长教一个步骤,孩子做一个步骤。比如折纸飞机:

第一步:找一张长方形的纸

第二步:对折

第三步:……

学完之后,孩子确实学会了怎么折纸飞机了,可换一种纸飞机的折叠方式或者换成折纸船呢?孩子就不会了,需要再学一遍。结果就是孩子只会叠自己学到的固定的纸飞机,不懂改造和创新。

其中的原因就是,孩子在做的过程中没有去琢磨,飞机是什么样子的,我要怎么才能折出一架飞机来。这样孩子学到的只是单一的技能,而非思维。

而STEAM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更强调思维的过程。比如下文将会提到的一节STEAM课程。

给三年级的学生布置一个课题:分小组设计外星人的物品。学生最终要做出什么来,完全要靠自己的想象和设计,不能一步一步地“教”孩子怎么做。

这样的课程前期需要花了好几节课的时间做准备:

首先和孩子们一起想象外星人的外貌特征和生活环境,让孩子们对外星人有所了解,这样孩子们才能设计出“合理”的作品;

教授孩子们一些常见的发明设计的思维方式,给孩子们提供多一些的思路,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经过前期的准备,孩子们可以自己的设计图纸,然后大家一起提建议,使得设计变得更完善。

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孩子们有了很多思考的环节:我要设计什么功能的物品,应该怎样设计才能实现这个功能,我要用什么材料来制作,每种材料需要多少合适,材料要从哪里收集……

孩子们最终完成的作品,不一定有多么精致,但每一件作品都是经过思考后完成的,他们学会的是解决问题的思维。遇到了问题,不再是问老师怎么办,而是先查资料、想办法。

这种思维方式,不就是我们想让孩子具备的未来竞争力吗?

有了STEAM类玩具,就可以培养STEAM思维了吗?

专家告诉你:在家培养孩子STEAM思维能力,最重要是这个

伴随着STEAM教育的大火,以及国家对STEAM教育的重视,现在打着“STEAM”旗号的玩具、教具纷繁复杂,好多爸妈一看见就热血沸腾,觉得只要买回家,带着孩子玩,就能培养孩子的STEAM思维了。

但其实,认真看了上文STEAM课程案例的爸爸妈妈们应该可以意识到,是否能培养出STEAM思维的关键根本不在于用了什么玩具或教具,而是如何“教”。

的确,针对STEAM教育设计的玩具因为已经设定好了游戏方向,引导起来相对比较容易,起到的是方便教学的辅助作用,但并没有决定性的作用。其实孩子的STEAM思维是可以随时随地去培养的。例如,引导孩子用苹果做成小帆船后,可以问他其他水果是不是也可以呢?试试看怎么样?

到底该如何培养孩子的STEAM思维?


专家告诉你:在家培养孩子STEAM思维能力,最重要是这个

两个关键词:“不教”和“参与”。

“不教”是指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家长别急着告诉他们正确的解决方法,家长慢一些,孩子才会有更多空间和机会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当然,也不是说让家长们什么都不管,家长的主要任务是“参与”,陪孩子一起想办法,关键时刻给出一些小建议。特别是当孩子比较小,或者刚接触这种方式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没有方向,这个时候,家长可以适当地帮孩子理清思路,引导孩子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比如下文的妈妈做的就非常好。

女儿小艾快三岁了,寒假期间迷上了粘土制作,常常要求我和她一起捏各种造型的小东西。


有一次我们出开车去旅行,在高速上,小艾想让我给她用粘土捏一个小汽车。我并没有直接做好一个漂亮的小汽车给她(传统的“教”,虽然这样做速度更快更省事),也没有给她一块粘土就不管了(对于两三岁的孩子,难度太大),于是我问她:“你想要的小汽车是什么样子的呢?”、“你想做什么颜色的小汽车呢?”......

顺着我的问题,小艾开始和我描述汽车的样子(有车身,还有四个轮子),粉色做车身,黑色做轮子。我按照她的描述捏了出来,又问她:“可这看起来好像不是很像小汽车呀,还少了什么呢?”


接着,我们带她开始观察身边的车辆。慢慢的,她发现了有车窗(前后左右都有)、有雨刮器(最前面的玻璃上有两个,最后面的玻璃上也有)、有车灯(前后都有,而且灯的颜色还不一样)……每当她有了新发现,我就在我们做的粉色小车上加上相应的结构。


到了服务区休息时,我们绕着车身又仔细观察了一圈,这一次,她又发现了车牌照、车标和车门上的把手,我们又把这些细节添加在了小车上。


因为是一边开车一边做的活动,所以小车基本是我做的,但是“指挥官”却是小艾,这是她观察、思考和总结的成果。当小车完成时,她相当有成就感,兴奋得不行。


虽然捏出来的小车不是多么完美好看,但所有的细节都是孩子观察出来的,这时孩子会非常有成就感。

前两天再次出行,又赶上了雨天,小艾看见一辆油罐车,很惊奇的告诉我:“那辆油罐车有三个雨刮器,和我们的车不一样!为什么呢?”

说实话,这个细节我之前都没有发现过,但她却发现了,这说明,上次我们做粘土小车时候的观察确实让孩子记得车辆的各个部位的特点。


总结一下,STEAM教学法的核心在于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思维,强调用“不教”的方式去“教”孩子。

其实这样的“不教”比“教”更费时间和精力,感受到的效果也更“慢”,可就是在这样的“慢”中,孩子才能有更充足的时间去将知识理解、吸收、转化和迁移。毕竟,在知识更迭如此迅速的现代,任何死知识都比不过一个活脑筋更管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雨刮器   油罐车   粘土   教学法   小汽车   外星人   小车   车身   思维   家长   飞机   核心   玩具   课程   孩子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