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认识小红书上的男博主了

是时候认识小红书上的男博主了

现在打开你的社交软件:微博微信、小红书、Instagram……你关注的男性博主有多少,10% 还是 20%?不管你是否关注,他们一直就在那里,但就像所有商圈里最熙熙攘攘的仍然是美妆商铺和贩售轻奢手袋的商店一样,女性依旧是今日消费市场的主力。

这并不是一个”她时代“的标志——长久以来,消费主义的权利依旧紧握在男性的手中,他们是商业的控制者,而“消费”或许是被权利边缘化的女性,被赋予的物质慰藉。

或许是因为这一点,第一批社交媒体的流量博主大都是女性,她们对时装、口红与酒店的追求,被当做对女性气质的雕琢而被认可。

早期的微博上也有着不少男性的时装博主,但他们或者是将消费客体化、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着距离感的、近乎学究式的评判,或者创造出一个第三身份:戏谑的、怪异的,但往往并非“他身份”的。

是时候认识小红书上的男博主了

Instagram 上的男性博主呢,他们有着更宽广的领域,但似乎 Fitness(健身)依旧是种政治正确的选择。

是时候认识小红书上的男博主了

但这个时代,一个男性的生活,并不仅仅关乎职场与权力;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不仅仅是 meal prep(提前备餐)和碳蛋循环。他们和她们一样,坐在同样的酒吧喝酒、进出同样的餐厅、吃着北欧菜、和他们的女性朋友们讨论着彼此相通的话题:社会的焦虑与身份的危机。

是时候认识小红书上的男博主了

又或者,困住男人的也是基于量化数据的客户侧写,是商业模式下所赋予男性的刻板形象。是的,量化的大数据让人们看到了消费社会景观的庞大,但并没有揭露冰山之下那些男性们被压制的生活想象。男性并非是消费与社交媒体的绝缘体,只不过我们有着不同的行为路径而已。

男性不迷恋“时尚式”的变化,但却有着“时装精”身上少见的忠诚度与品牌粘性:我们会去同一间酒吧、喝同一款精酿;我们倾向于买同一个牌子的衣服,所以这造就了 Under Amour 和 Gymshark 的商业传奇,也让 Lululemon 虎视眈眈地进入男性市场;我们懒,所以请给我一瓶面霜和剃须膏,美妆品的细分让太多的男性犹豫不定。

是时候认识小红书上的男博主了

所以男性需要在一个互联网上的同辈:一个男性博主,一个与他们说着同样语言的内容制造者。今天男性博主也开始了解到他们在互联网生态中的另一种性别优势:他们对异性和粉红消费社群的天然吸引力。

同样,作为社群中的新兴群体,大量的男性博主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他们不是社交媒体上的老炮,对于内容制作的风格与方式、对于与粉丝的互动、乃至对于维护一个虚拟世界中人设的管理,他们都还显得生涩。

不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青年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男性博主愿意主动去展现多元审美下的男性是什么样子的,而越来越多的平台,也让他们的自由发挥有了更大的展示空间。比如,小红书平台,在真实、美好、多元的社区精神的环绕下,博主们可以尽情分享生活,释放创意,当然,也包括男性博主。

当男性博主的身份加上小红书的前缀,似乎更能激发人们对他们与传统男性身份差异的好奇。7 月 9 日,小红书邀请了七位博主来到洛杉矶,参加 VidCon 大会,其中的三位男博主成为了我的研究对象。

早在十年前,YouTube 频道 Vlogbrothers 的创始人 Hank 和 John Green 兄弟二人萌生了为同行举办一场线上视频会议的想法,于是有了现在的 VidCon(Video Conference),这个已经迎来第十届的创作者盛会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内容创作中来。

是时候认识小红书上的男博主了是时候认识小红书上的男博主了

这次参加大会的三位男性博主,他们的粉丝量或许远不及动辄百万级的女性同辈,但在整个旅程中,他们对内容创意的灵感追求,对交流和沟通的投入,和对分享生活的热情与真诚,并不亚于同行的女性博主。

当然,他们身上也有着鲜明的自我标签,对于视频制作技巧的迷恋,对于日常生活的感悟,或是对于粉丝的用心,都让他们成为博主群体中不可替代的一个。

@杨若天TIAN

杨若天是一行三位男性博主中,最有“星味”的一位:干净、绅士、在镜头前自如地展示自我。

是时候认识小红书上的男博主了

这位九零后的 MTV 音乐台主持人在 2018 年发布了他的第一篇小红书笔记:一段弹钢琴的视频,却意外收到了不少粉丝的支持——“听了感觉烦恼都消失了”,“小哥哥好有才华”。

在大量女性用户的小红书的平台上,杨若天的稳步直升也是可以预见的事情。他的笔记也维持着一个温暖的形象:三分之二以上的弹唱内容依旧是他作为音乐博主的更新,其余穿插的也是暖男的日常:穿搭、去超市买菜做饭、当然也像小红书博主一样 po 着网红点的打卡。

是时候认识小红书上的男博主了

“(我)现在有时候会陷入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媒体人传统训练还是表达要言之有物,事实逻辑清晰,个人情绪要克制。但博主呢,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和状态的表达,他们分享的很多就是个人生活和状态。对于一个传统媒体人来说,Vlog 要做的有意思或者好玩,还是挺难的。”

而这次在 VidCon 上一位论坛嘉宾的原则,为这位自称“萌芽状态”的小红书博主带来了不少启迪。“你的目的是什么,你的激情是什么,你的观点是什么,把他们想清楚,再联系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粉丝粘性强的博主。”

除了分享真实有趣的生活,还有一类博主在小红书上担当着“老师”的角色,当然不是在向你讲述大道理,而是常常带来真正的知识和干货,这一类学习型博主,同样受到了粉丝们的欢迎和喜爱,他们帮助粉丝成长,也陪伴他们成长。

@黑眼圈哥哥

作为这一类型的博主,黑眼圈哥哥拥有超三十万的粉丝量,是三人中的之最。

是时候认识小红书上的男博主了

三十岁出头的他,有着堪称绝对漂亮的人生履历——出生在台北,初中随父母移民新西兰,大学考入美国名校读芯片设计,毕业来到上海做咨询,随后的几年间,黑眼圈哥哥频繁地穿梭在上海与欧洲之间。

黑眼圈哥哥的身份是英语博主,而他也觉得正是这个身份,让他看到了一个精英法则外真实而温情的世界。

他会收到来自全球各地粉丝的私信,有些人告诉他,他们英语老师的发音教错了;也有人私信他,说是不明白他在 Vlog 中所提到的某些新兴事物,他才意识到,自己的粉丝可能是来自偏远地区或是贫困家庭的孩子。

是时候认识小红书上的男博主了

“这个时代,信息的高效流通可以填平地理、家庭背景的鸿沟,让最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在小红书上看到更大的世界。”对于黑眼圈哥哥,这是远比粉丝量之外有意义的事情。

英语教学并非是 Vlogger 群体中的小众,而黑眼圈哥哥今天也有了很多改变。从前他的内容适合有英语基础的人群,为了提升数据,必须将其制作得更加浅显易懂。接受这样的建议,对他而言,不仅仅是为了数据而屈服。很多时候,他依旧是个随性的博主,“有些知识点未必有流量,但是有用、有趣,那就去做。”

@林保罗

林保罗,这位 24 岁的小红书博主,粉丝量在此次美国之行前不过 7000 有余,但他视频和照片的完成度之高,远胜不少超级流量博主。

是时候认识小红书上的男博主了

他代表的则是随着社交媒体一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观察世界的眼光更加互联网,更加年轻,也更加充满活力。

林保罗高中时期就从广东来到了美国,18 岁的时候在 YouTube 上面看到了不少摄影师优秀的作品,从而对影响产生了兴趣。“摄影的教学视频,我看了上千个都不止,其中有个摄影师发了 200 多个视频,我一个不漏的看完。一些后期制作的内容,一个视频我看了都不止十遍。”

是时候认识小红书上的男博主了

他是真正成长于社交媒体中的一代,而今天,他又将从社交媒体中所习来的知识,带到了新一轮的创作之中。在他身上,也有着新生代常有的表达自我的个人主义气质。

剪辑和后期,可以让“大片”比现实生活更美好;但是,在林保罗看来只有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才能去呈现这些“大片”,他想要寻找的是生活中的烟火,呈现自己想要呈现的,并让更多人的感受到其中的美好。

杨若天、林保罗和黑眼圈哥哥,三个都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些博主,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男博主,没有清一色的无聊滤镜,没有从不出错的枯燥干货,你甚至无法将他们划分到某一个类别当中,有很多词语可以定义他们。小红书上的他们让他们的朋友、同事多少都有点“想不到”,但他们并没打算展示人们对他们的惯常想象。精彩各自不同。

三位博主在 VidCon 红人节后跟随小红书一同来到了迪士尼公园,像所有人一样晒着跟米奇的合照,po 着购物开箱——他们是博主,他们是小红书男性社群的成员。他们展示着自己真实的一面,没有任何犹豫和纠结。

是时候认识小红书上的男博主了

抛弃了精英装束,抛弃了冠冕堂皇,男性博主们展现出的一面代表的是男性社群的形象,他们想要无拘无束的生活,不被社会的既有规则所限制,不被大众默认的、男性应有的成长路径所规划,我们或许早已学会了墨守成规,但在这些男性博主身上,生活的重心不再围绕着职场打转,旅行、学习,越来越多的可能正在发生。

他们在表达着自己,也让更多的粉丝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他们是真实的自己,也是真实的我们。

是时候认识小红书上的男博主了

如果你也感兴趣,试试关注乌云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黑眼圈   保罗   美国   书上   社交   社群   哥哥   粉丝   身上   男性   身份   真实   女性   媒体   内容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