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入道”的歪理邪说,应该停止了

两千多年前,庄子曾经说了个“庖丁解牛”的故事,一个技巧高超的厨子切牛肉让梁惠王瞠目结舌,然后这家伙蹬鼻子上脸洋洋得意的吹嘘:“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意思是俺虽然是厨子,但追求的可是“道”啊,这切肉技术可不仅仅切肉而已(这可是道啊)……大概这就是所谓“以技入道”最早的出处了吧?

人们对娴熟技艺展现出来那种出神入化般的手法,为之赞叹激赏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一般人做不到啊,因此在生活经验中偶然遇到了,反应大抵也跟梁惠王类似,可是把熟能生巧的手艺活儿无限制的拔高,跟那庖丁似的得意忘形妄自尊大,除了显示自己的无知浅薄之外,还能有什么?

无独有偶的,北宋大学者欧阳修也说了个卖油翁的故事,他说陈尧咨射箭很厉害,“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没想到这回观众的反应不是喝彩或崇拜的眼神,而是“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还淡淡的评论“无他, 但手熟尔。”看看,这实在太伤自尊了,居然说我只是手头的活儿熟练罢了,陈尧咨自然很气愤的说:“尔安敢轻吾射?”你一个卖油的老头儿什么眼神啊,竟然敢轻视我,要不你试试?结果这卖油的老头也来个特技表演,把油经过铜钱方孔中倒进葫芦里去,而且那铜钱完全没湿掉,然后潇洒自我评价这活儿:“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我也没啥厉害的,一样是熟练罢了)……欧阳修评价这件趣事时说:“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就是说跟庄子说的那个厨子故事一样一样的。

因此对于同样需要“手熟”的书法一事,欧阳修在《试笔学书工拙》说:“每书字,常自嫌其不佳,而见者或称其可取。常有初不自喜,隔数日见之,颇若有可爱者。然此初欲寓其心以消日,何用计较其工拙,而区区于此遂成一役之劳,岂非人心弊于好胜邪!?”这是说书法可以排遣日常生活的无聊,也可以令人内心喜悦有寄托,但也就如此而已,此观点是堂堂正正的秉持圣人之教:“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同时代的大文豪苏轼也在《宝绘堂记》中说:“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画。” 东坡的意思就是书画可以寄托自己的一些情感,但是不能沉溺在上面,不然就是玩物丧志了。

换句话说,书法乃圣人所谓“游于艺”,因此“可寓意不可留意”,这个立场即使是后世称道公认的古代著名书法家也是认同的。唐代书法家跟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在书法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他在《书谱》中说“然君子立身,务修其本。杨雄谓:诗赋小道,壮夫不为。况复溺思毫厘,沦精翰墨者也!”孙过庭清楚的知道读书人根本是什么,连舞文弄墨写诗词都是大丈夫看不上的事,何况只是拿着毛笔在纸张上涂抹写画?因此即使他喜爱书法并因此成名成家,也要严正宣告“书法乃小道,壮夫不为也。”这是跟厨子划清界限呢。

为什么书法是小道呢?北宋大思想家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读书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道德、文章的修行才是他们的重点,书法则是其才华的体现和反映,这才是圣人之教的煌煌大道,如果居然妄想以书法安身立命,实是纯属欲令智昏本末倒置的扯淡。

这也就是何以向来以酷爱书法著名的唐太宗要说:“书学小道,释实求华,以人从欲,乱于大道,君子之耻。”这是说书法抛弃写字沟通的基础,而一味的追求漂亮好看是对大道有害的,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就可以理解,唐太宗称道大书法家虞世南有“五绝”竟然是这样说的:“一曰德行,二曰中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书法排在第五位。明白了这个排序的道理,才能读懂孔子把“游于艺”列于最后的原因,也才能懂唐太宗、孙过庭、欧阳修、苏东坡……我中华古圣先贤他们的真正志向与心灵追求。

最近读经圈子里有人夸夸其谈“书法背后,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就是典型的庖丁式自吹自擂,更厉害的是,还想要研究“书法如何入道”,因为““游于艺”和“志于道”是相互促进的”云云,这是大张旗鼓的高扬东瀛“以技入道”思想,正是孟子深恶痛绝的“邪说”、“詖行”、“淫辞”呀!

游于艺的“艺”原意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孔子将它提出来是肯定其辅助平衡的功能,但是只能“游”而已,是悠游涵泳的意思,可不是能够作为志向、根基或依据的什么大道,日本接受中国文化后将“艺”提升至“道”的地位,所以日本也有六艺“茶道、歌道、书道、花道、连歌道、能乐道”。实事求是地说,这个“道”已经不是原初意义的“道”了,出神入化的技巧及合规律性的能力成为“道”的新意涵,这是“道”在日本逐渐演变的结果。

在日本平安时期,“道”字尚保留着原初中国文化中的原意,但随着日本本土艺术观的形成,其含义开始发生变化,成了通向澈悟人生之路的行程。歌人藤原定家在《和歌大观》提出了“汉诗言志,和歌唱情”的看法,表明了日本民族审美趣味的独特性,据此制定了歌道的理论,这是把中国人称呼为技艺、技巧的东西推崇拔高到道的地位,虽然初衷是表明对技艺、技巧的重视程度,实际上就是庖丁解牛或卖油翁的加强版罢了。日本美学和艺术思想中高度尊崇技巧、技艺之美,于是随即出现“连歌之道、能乐之道”的提法,后来甚至将茶汤也称作“茶汤之道”……这些道综合在一起,称之为艺道。日本的艺道强调忠诚专一、全神贯注、认真磨练的精神,他们认为在实践中对艺道的体悟与思维上对道的把握是相同的道理,也与禅宗直觉领悟佛性是一样的。因此,日本人认为艺道可以通接天地人之道、自然之道、万物之道,从而具备神奇和神秘的玄乎意味,发展为独具日本特色的“道”文化,进而成为后来被吹捧的“工匠精神”之滥觞。

作为日本社会特殊的文化风情,“以书入道”具有文化社会学上的考察意义自不待言,但是混淆中国圣人之教,标举“游于艺”的大旗侈言“道心”、“明心见性”实在糊涂至极,思维混乱不分青红皂白的卖弄,将学术源流和空疏的名词概念大锅烩,请问这是什么“道”?游于东瀛六艺“茶道、歌道、书道、花道、连歌道、能乐道”,然后“以技入道”达至佛家“明心见性”乎?培养工匠精神又是哪门子的“生命气象”与“人生向往”?

中国读经教育的繁荣是伴随着民族的伟大复兴目标兴起的文化现象,是国人对百年来传统文化花果飘零的反思和历史文化自信的回归,但是十多年过去了却成效寥寥的原因何在?窃以为急功近利不肯老实踏实读书是最主要的原因,总妄想凭着各种花里胡哨的口号与方法,就可毕其功于一役,认为那就是“确立圣贤之志”了,真真是害人误己莫此为甚。宋代大学者朱熹论读书时说:“从头熟读,逐字训释,逐句消详,逐段反复,虚心量力,且要晓得句下文意,未可便肆己见,妄起浮论。……凡读书。先须晓得他的言词了,然后看其说于理当否。今人多是心下先有一个意思了,却将他人说话来说自家底意思。其有不合者,则硬穿凿之使合。”

前述以日本的六艺混淆古圣先贤六艺只是一端,以技入道的邪说妄作又是一端,动辄大言夸饰随意比附更是孔子深恶痛绝的“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比如,无限抬高东瀛技艺之道后,接着张口就来“道,就是真正的中国文化精神。”,再肆意扩张解释“真正的道,离不开东方智慧,离不开儒释道三家,儒释道经典是完全融会贯通的,是可以互相解释,没有对立的。”是这样吗?可真敢说啊……天行健的修齐治平、任自然的无为而治和因缘观的四大皆空,三者是怎样的“没有对立”、如何“完全融会贯通”的?这是置范缜、傅奕、狄仁杰、姚崇、韩愈、李翱、杜牧、孙复、石介、李觏、欧阳修、苏轼、二程、张载、范育、朱熹、胡寅、胡宏、陈亮、叶适、张拭、方孝孺、夏言、胡居仁、曹端、薛瑄、王守仁、王时槐、丘濬、罗钦顺、刘宗周、王夫之、朱舜水、颜元、戴震……等大儒于何地耶?他们或拒老或辟佛,是因为没有游于东瀛六艺的独门绝技,因此没有入道全是瞎折腾吗?

宋孝宗赵昚曾说:“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这是他的体会认知,也是儒释道在中国文化中经过激烈冲突后,逐渐形成相互补充增益之结果,但绝不是什么“没有对立”且“完全融会贯通”的,这样确切无疑的论断暴露出来对文化传承的无知、对历史经典的陌生、对古圣先贤的诬枉,开口便是什么儒家、佛家、道家,如数家珍的功夫、本体、心法,经典读进了多少不知道,倒是完整继承了理学末流的支离与阳明后学的空疏狂诞,想来若使孔子复生,亦不免要狂呼:“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以书入道”的歪理邪说,应该停止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佛家   空疏   古圣先贤   孔子   邪说   歪理   厨子   融会贯通   东瀛   日本   活儿   小道   技艺   圣人   书法   技巧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