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九银十”冷飕飕

作者:杨丹旭

中国各地秋意渐浓,房地产市场本该迎来传统的“金九银十”,可如今却刮起冷风。

一则深圳房地产市场“凉凉”的消息,过去几天在各大财经媒体刷屏。据报道,深圳二手房上个月的成交量只有2043套,同比暴跌近八成,创下10年新低。这已是深圳二手房成交量连续五个月下跌。

深圳曾是中国房地产最火爆的城市之一,当地房价节节攀升,尤其是最近几年,深圳黄金地段的房价更是直逼香港。

中国“金九银十”冷飕飕

位于深圳市区的平安金融中心,是当地最高的大厦。(欧新社)

从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火热的深圳楼市开始退烧,并非无迹可寻。且不说全国性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今年以来,深圳官方对当地的楼市也是接二连三祭出重拳。

今年2月,就在楼市沸腾的关口,深圳成为中国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推出二手房成交指导价机制。官方公布的指导价,虽然只发挥“指导”作用,最终的成交价仍由买卖双方商决,但有了指导价,买家和卖家的心理预期都会受影响。

更大的威力在于,新政策还规定银行得以官方公布的二手房指导价,作为发放贷款的依据。换句话说,只要指导价低于售价,买家的贷款能力就会受限。难怪有舆论形容,这等于变相把二手房纳入了政府的定价体系,一下子点中了炒房的“死穴”。

深圳今年7月出台的“大学区”制度,也给火热的二手房浇了一盆冷水。当时有消息称,曾在今年初曝出每平方米32万元(人民币,下同,6万7000新元)天价学区房的片区,一下子成为“重灾区”,有业主降价数百万元都没有人接手。

深圳的这股冷风会持续多久,会不会刮到更多城市,还很难说。不过,今年的中国楼市不再有“金九银十”,应该会是大概率的事。

中国“金九银十”冷飕飕

深圳几栋外形相似的住宅公寓。(路透社档案照)

中国高层在2016年底提出“房住不炒”的属性后,高房价这座“大山”的压力在大多数中国民众看来并没有减轻。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背景下,多年来疯狂造富的一些行业都面对严格审视,曾经是资本狂欢舞台的互联网行业、动辄出现上亿元片酬的娱乐圈,都在最近的整肃中成为打击对象。而一直在拉大贫富差距的房地产市场,恐怕也是官方要极力防范的共同富裕风险点。

今年以来,中国各地密集出台房地产调控措施,遏制疫情后这一波房价涨势。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今年首七个月,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次数累计多达352次,平均每月有超过50次调控;8月上半月,各类房地产调控政策累计超过30次。

中国房地产政策经常收收放放,但近期一再加码的调控措施,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上月底在一场发布会上做出的“督促城市政府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表态,都显示调控房地产行业的态度仍然坚决。

官方与房地产市场的博弈,最近也引发一些楼市调控会不会矫枉过正的担忧。野村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上月底在一篇报告中提出,中国前所未有的收紧房地产行业政策、遏制房价决心,可能成为中国的“沃尔克时刻(Volcker Moment)”。

什么是“沃尔克时刻”?1970年代末期,美国面对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时任美联储主席沃尔克为遏制通胀,采取激进的加息措施,导致失业率飙升,美国经济在1980年至1982年陷入大幅衰退。

陆挺指出,中国已把遏制房地产泡沫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直接出手干预房地产信贷供给,且几乎没有撤回相关高压举措的回旋空间,市场应当准备好迎接比预期严重得多的经济放缓、更多贷款和债券违约,以及潜在的股市动荡。

官方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已经显现连锁反应,例如,去年出台的房地产企业融资“三道红线”给房企套上负债率的“紧箍咒”,包括恒大在内的一些房企,接连因踩到“红线”陷入债务困境,爆雷风险陡升。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今天,早已与中国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深度绑定,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地方财政收入高度依赖土地财政;银行得担忧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金融风险;大量把房地产当做发财工具、负债投资房地产的人,身家财产都与楼市紧密挂钩。

说房地产动荡会让中国陷入“沃尔克时刻”并不夸张,但对决策者而言,如果不牺牲一部分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压在民众身上多年的“大山”恐怕就移不走,共同富裕路上的荆棘也扫不清。别忘了,沃尔克当年遏制通胀,也为美国经济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长期扩张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中国   学区   通胀   二手房   房地产市场   深圳   楼市   贷款   房价   措施   时刻   政策   官方   城市   房地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