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都关了,怎么还在微微发亮?| 趣问万物

原创文章版权归微信公众号

“把科学带回家”所有

撰文 | Mirror

灯都关了,怎么还在微亮?


灯都关了,怎么还在微微发亮?| 趣问万物

图源:Pixabay


小时候关了灯看向天花板,经常会发现灯竟然没完全暗,微弱的余光迟迟不灭。


背后原因既不是小天使给你留灯令人暖心,也不是什么灵异事件,都是正常的物理现象。


如果灯关了之后还保持长亮,很可能是电路有问题。例如连接灯具的零线没接地,而开关只控制火线,一旦发生漏电,关了的灯就会一直弱弱地亮着。


即使电路正常,依然可能出现余光残留现象,只是通常亮不了多久就会熄灭。


灯具的电容器在断电后会放出储存的余电,足够灵敏的灯具如LED灯能够高效地将其转化为光能。


最普通的白炽灯通电后,中央的钨丝会升到2000℃以上的高温,由此发出白光。而关掉电源后,钨丝并不能立即降到正常温度,在渐渐冷却的过程中,它还能发出几秒钟的余光。


另一种容易出现余光的是日光灯(也称荧光灯)。日光灯内充有汞蒸汽,灯管内壁覆盖着荧光涂层。通电后,吸收了电能的汞原子被电离,这种高能状态不稳定,又会回到低能态,同时将多余的能量以紫外光的形式释放出来,而荧光粉吸收了紫外光就会发出可见光。切断电源后,汞和荧光粉还会持续作用一会儿,直到能量放完。

汤上的油滴为什么总是圆形的?


灯都关了,怎么还在微微发亮?| 趣问万物

图源:Pixabay


汤上漂油花的现象很好理解,因为水油不相溶,且油的密度比水小。


奇怪的是,这些油花无论怎么搅,归于平静时总会变成标准的圆形。


不仅是油滴,任何液滴在自己无法融入的环境中都有变圆的趋势,这是表面张力在起作用。


先来复习一下表面张力。


相同液体分子之间会相互吸引,所以在液体内部,每个分子都会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吸引力,这些力也就相互抵消了。然而,位于表面的液体分子外部只有和自己“合不来”的空气,而内部是亲爱的小伙伴,吸引力当然更大,于是便自动向内聚拢,这就是表面张力的来源。


对于空气中的液滴,要向内聚拢,让暴露在外的表面积最小,就只能是聚成球形。在失重环境下,悬空的液滴是标准的球形,而在地球上,由于有重力和阻力存在,液滴落下时会变成各种形态。


而水面上的油滴受到了双面夹击,上方是空气,下方是水,它们都不想靠近,加之重力作用就变成了扁圆的油花。即使你强行搅动,只要不是用了洗洁精这类专破坏表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它们最终都会“复圆”。

金的密度大,为什么还那么软?


灯都关了,怎么还在微微发亮?| 趣问万物

图源:Pixabay


金作为一种贵重金属,密度比多数金属大,却质地偏软,还能咬出牙印。


这种软表现在硬度和延展性上。


金的硬度低,可被其他更硬的金属比如铁划出痕迹,虽然铁的密度不到纯金(19.3克/立方厘米)的一半。


而延展性包括延性和展性,金拥有金属中数一数二的延展性。


所谓延性,就是物体能承受拉伸而不断裂的性质,金属一般都有不错的延性,所以才能被拉成细金属丝。而展性则是指物体能承受压缩变形的程度,比如铝和金都能被压成比纸还薄的箔片。


密度和质地软硬虽然有一定关联,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金的密度之所以比一般金属大主要是因为金原子(原子序数79)本身重,但对金单质整体而言,它表现出的物理性质还取决于原子的排列方式。


灯都关了,怎么还在微微发亮?| 趣问万物

不同物质的晶粒结构,可小至纳米尺度 | 图源:Wikipedia


金属表面上看起来是平平整整的一块,但其实大多是多晶结构,由许多微小的单晶晶粒组成,就像积木块拼成模型。积木块越小,模型越牢靠,积木之间越不容易移位,同理晶粒越小,晶体的延性也越低,因为晶粒的移动受到限制。


而晶粒又以晶胞为基本结构单元。金属的晶胞结构主要有三种: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和密排六方。这三种金属的展性从高到低。


灯都关了,怎么还在微微发亮?| 趣问万物

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和密排六方 | 图源:Wikipedia


纯金的结构就属于较大晶粒的面心立方,晶粒可以沿界面朝多个方向滑移,而且金原子彼此相距较远,因此容易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如果在其中混入铜、银等其他金属原子填补空位,金的结构就会更稳固,所以合金比纯金更硬。

为什么会出现太阳雨?


灯都关了,怎么还在微微发亮?| 趣问万物

图源:Pixabay


太阳明明还在活力四射地照耀大地,天上却同时下起了雨。


太阳:我不要面子的吗?


有时这仅仅是因为乌云不够大或者刚好没有遮住太阳。奇怪的是天上几乎没有一丝云,却仍在下雨。


这种少见的天气往往是千里之外的暴雨被大风带到了晴朗区域。


也可能是小乌云好不容易形成了,刚开始下雨,却很快被太阳毫不留情地晒没了,或者被不讲武德的强风吹走了,而雨滴还在长途旅行的半路上。


有的太阳雨只是一场暴雨的前奏。夏季上升中的湿热气团被一阵冷气流突袭,哗啦啦开始落雨,而此时的乌云还没壮大。


夏季天气多变,总是令人猝不及防,但无论这雨怎样作妖,最后总会被阳光驱散。

不过瘾?关注微信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把有趣有料的科普一网打尽!

凡本公众号转载、引用的文章 、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此产生相关后果,由版权所有人、原始发布者和内容提供者承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无标注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储存于石墨:

https://shimo.im/docs/kyQ8VhGVwJk6tkwY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晶胞   延性   油花   晶粒   乌云   表面张力   展性   延展性   纯金   立方   原子   密度   万物   太阳   结构   金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