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瓶为什么要用软木塞?| 趣问万物

原创文章版权归微信公众号

“把科学带回家”所有

葡萄酒瓶为什么要用软木塞?


葡萄酒瓶为什么要用软木塞?| 趣问万物

图源:Pixabay


大多数酒瓶都是金属或塑料盖,但葡萄酒却常用软木塞封瓶,开盖还得用专门的螺旋形开瓶器。既然这么麻烦,为什么不用普通瓶盖?


葡萄酒瓶为什么要用软木塞?| 趣问万物

各种瓶盖 | 图源:Pixabay


软木塞取自欧洲栓木的树皮,主要产自葡萄牙。这种天然材料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被制成软木塞。


葡萄酒瓶为什么要用软木塞?| 趣问万物

欧洲栓木的树皮 | 图源:Wikipedia


欧洲栓木的树皮易获取,又可再生,因此软木塞被认为是一种环保材料,沿用至今。而用铝制成的金属旋盖是上世纪才出现的,铝矿的开采、加工相比采集树皮产生的碳排放要多得多。


一些葡萄酒收藏者认为,软木塞密布的气孔可以让葡萄酒和空气发生微妙反应,产生更醇风味。但从另一个角度说,金属瓶盖密封性更好,酒才不容易氧化变质。


软木塞葡萄酒一般需要水平横放,这样木塞吸水膨胀后,可以把瓶口堵得更严实。不过毕竟是木头,放太久烂了、裂了也时有发生。


软木塞最大的问题还是可能污染葡萄酒。木头毕竟是有机物,被真菌污染的软木塞会产生2,4,6-三氯苯甲醚(TCA),这种化学物质进到酒里,会让酒散发出湿纸板的气味。一些葡萄酒公司正在开发为软木塞去除这种物质的技术。


软木塞的成本高于金属瓶盖,传统观念也把高端葡萄酒和软木塞联系在一起,但瓶盖并不能代表酒的品质。许多高端葡萄酒依然会用金属瓶盖,只是在某些地方为了迎合人们的这种刻板印象,特意用了软木塞。


就算是金盖子,也掩盖不了饮酒伤身的事实,最后买单的还是饮酒者。


起泡瓶是什么原理?


葡萄酒瓶为什么要用软木塞?| 趣问万物

图源:Wikipedia


洗手液在瓶子里明明还是液态,一挤出来就变成了泡沫。这种近年流行开来的起泡瓶结构并不复杂,只是在原来的按压式吸液泵的基础上加上了起泡结构。


当我们按下普通洗手液瓶上的泵头时,泵内的活塞下压,同时向下的阀门(弹簧下的小珠子)关闭,其中的空气被迫向上排出去。

葡萄酒瓶为什么要用软木塞?| 趣问万物

普通按压式吸液泵原理


松手后,弹簧复原,下方阀门打开,此时泵内气压变低,大气压便会把液体往吸液管里“挤”。


而起泡瓶在靠近泵头的位置有一个较大的腔室用于制造并储存泡沫,它与一个进气的小泵相连。


葡萄酒瓶为什么要用软木塞?| 趣问万物

泡沫泵头结构 | 图源:香港科学馆


瓶内的洗涤剂通常需要预先加水稀释,液体被泵入腔室前会先通过一个布满小孔的尼龙网。这个网的作用就像浴花或海绵,多孔结构让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能够充分与腔内的空气接触形成丰富泡沫。


用来塑造发型的“摩丝”(Mousse)也是一种泡沫,它的起泡原理不太一样,需要借助推进剂。这种试剂在瓶内的高压环境中是液态的,从喷嘴出去后,立即在常压下气化、膨胀,让混合了表面活性剂的液料变成泡沫。


灯光冷暖是怎么控制的?


葡萄酒瓶为什么要用软木塞?| 趣问万物

图源:Pixabay


很多灯具都有调节灯光冷暖的功能——白光冷,黄光暖。这里的冷暖是凭我们的感觉判断的,而非对应光源真正的温度。


物理学界用“色温”来表示光源温度和发光颜色的关系,以“黑体辐射体”为标准,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会吸收所有外来的光,完全不反射光,但能把光辐射出去,而且光的颜色与黑体温度相对应。这种理想化的模型被用来比对现实中的光源色温。


葡萄酒瓶为什么要用软木塞?| 趣问万物

色温表,数字单位开尔文(K) | 图源:Wikipedia


宇宙中的恒星是近似的黑体。和常识中的冷暖相反,黑体温度越高,颜色越冷,反之越暖。暖色光的色温在3300K以下,而冷色光的色温在5300K以上。


葡萄酒瓶为什么要用软木塞?| 趣问万物

不同色温的灯光 | 图源:Wikipedia


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橙红色火焰其实色温都不高,烛光只有1850K,而大白天的日光有5500K以上,宇宙中的太阳看起来就是白色的。要注意的是,阳光在一天中的冷暖变化并不是因为太阳本身的温度变化,而是大气层的“滤镜”效果。


模拟日光的白炽灯也是一种近似黑体,通常发白光。生活中能调节色调冷暖的光大多是LED灯,但它不是通过光源的温度变化来调节的,而是由许多小灯组合不同色光的效果。一种方式是用一种色光的LED灯(如蓝光),去激发不同色光的荧光粉;另一种方式是直接组合不同色光的LED灯(红绿蓝)。调节不同色光的强度,即可得到不同的色调。

有的花为什么没有花蕊?


葡萄酒瓶为什么要用软木塞?| 趣问万物

黄蝉 | 图源:Wikipedia


都知道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而好看的花瓣不过是中央花蕊的陪衬,雄蕊和雌蕊才是传宗接代的关键。


葡萄酒瓶为什么要用软木塞?| 趣问万物

花的结构 | 图源:Wikipedia


然而,你可能见过这么一些花,它们的花瓣开得很华丽,就是不见花蕊,岂不是开了个寂寞?


如果不是天生缺陷的话,开花植物是不可能舍弃自己的花蕊的,所以正常情况下,花蕊肯定不会缺席,只是太不显眼,或者藏在花心深处。


比如夹竹桃科的黄蝉,看起来像个空心喇叭,其实筒状的花冠深处藏着细细的雄蕊和雌蕊,只是因为太短,没伸出去。


葡萄酒瓶为什么要用软木塞?| 趣问万物

黄蝉 | 图源:Wikipedia


同属夹竹桃科的长春花看起来也像没有花蕊,实则延伸进了花冠深处叫做花喉的地方。


葡萄酒瓶为什么要用软木塞?| 趣问万物

长春花 | 图源:Wikipeida


另外,兰科植物的花蕊不像我们常见的花蕊那样丝丝分明,而是雌蕊、雄蕊合生成蕊柱,花粉也聚成了有粘性的团块,有的还会被盖子状的结构遮住。


葡萄酒瓶为什么要用软木塞?| 趣问万物

兰花中央是合生的蕊柱,有的被盖住了 | 图源:Wikipedia


这些花明明需要招蜂引蝶来传粉,为什么还把花蕊藏着掖着?


这是因为它们只“想”让特定传粉者带走花粉,更有效地把花粉送达目的地。有的花和传粉者共同演化出了非常夸张的结构,例如长距彗星兰与马岛长喙天蛾,只有后者的长喙才能伸到前者的长花距中,获取花蜜,同时为其传粉。


葡萄酒瓶为什么要用软木塞?| 趣问万物

长距彗星兰与马岛长喙天蛾 | 图源:Wikipedia


花朵演化的另一个极端,就是花瓣没有,花蕊一堆。很多风媒花,比如杨树的花就退化了花瓣,露出茸毛般的密密花蕊。


葡萄酒瓶为什么要用软木塞?| 趣问万物

随风四散花粉的是雄花序(如图)而不是雌花序,用“水性杨花”形容女性并不合适 | 图源:Wikipedia

无标注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储存于石墨:

https://shimo.im/docs/dvCXGWkYcdHTXWQg

凡本公众号转载、引用的文章 、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此产生相关后果,由版权所有人、原始发布者和内容提供者承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不过瘾?关注微信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把有趣有料的科普一网打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软木塞   雌蕊   雄蕊   色温   色光   黑体   树皮   花蕊   瓶盖   酒瓶   冷暖   光源   葡萄酒   万物   泡沫   葡萄   温度   结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