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智多病嗜驴叫 建安七子三五事

谈到建安文学,主要的除曹操三父子之外,不能不谈到建安七子。

曹丕的《典论·论文》中,首先谈到这七人就是:

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幹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幹。

急智多病嗜驴叫 建安七子三五事

但事实上,孔融并非建安一派,只是曹丕喜好其文。

他不幸在建安十三年为曹操所诛。

其实孔融性格宽厚,喜好奖掖后辈。

他任职太中大夫时,闲暇时间多,每天招待宾客,经常坐满一屋子,

所以孔融常说:“座上客恒满,壶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他生前与蔡邕非常友好,蔡死后,孔融仍很想念他,

因此每当酒会时,便请来一位相貌很像蔡邕的勇士来作陪。

人家问起,他便回答道:虽然故人已逝,但他的样貌依然还在呀!

急智多病嗜驴叫 建安七子三五事

孔融自幼就很聪明,且能言善辩而富有急智。

他小时候闯入李膺家做客,与李膺辩难,使李无法招架。

李说:你孔融小小年纪,已经口才便给,你长大了一定大有出息。

可惜我命不长久,看不到你的成就了。

孔融说:大人离死还早着呢。

李急问道:此话当真?

孔答: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今大人所言都是不中听之言,怎会如此快死去呢?

李膺正尴尬之际,大夫陈韪助腔道:

此孩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反唇相讥道:看来你小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了。

弄得陈韪也自讨没趣哩。

急智多病嗜驴叫 建安七子三五事

王粲于献帝初平四年时避地荆州,至建安十三年才归顺曹操。

王粲在荆州十五年之久,并不得志,当时作品虽多,留传的仅《登楼赋》及诗若干首而已。

《登楼赋》乃是借登楼以发泄怀才不遇之苦闷心情,至今已成传诵之名篇。

王粲记忆力特强,能背诵碑文,一字不差;

棋乱后能摆正,亦一子不差;

善作文,举笔即成,不须改定。

粲于建安二十二年卒,时年四十岁,人云早发者不寿。

顺便说起一个故事,王粲生前爱听驴子叫,

他死后,曹丕带领百官参加他的丧礼,便对众人说:王粲喜欢听驴叫,大家都用驴叫来送别他吧!

于是曹丕带头,一众人都以驴叫送别。

急智多病嗜驴叫 建安七子三五事

陈琳先为袁绍使典文章,绍败归曹,

当时曹操责备他道:你从前为袁绍写文稿,诉说我罪状那是无话可说,

但竟连我的父祖都被你痛骂,是何道理?

陈琳谢罪,太祖因爱其才而没有处罚他。

阮瑀字元瑜,与陈琳同为魏太祖记室,军国书檄之文多为二人手笔。

此即曹丕《典论·论文》所称之“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俊也”。

丕在《与吴质书》中亦有提及“孔璋陈琳章表殊健,微为繁富”,但不及瑀。

急智多病嗜驴叫 建安七子三五事

至于刘桢公幹,曹丕在《与吴质书》中说:

“公幹有逸气,但未遒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

可能刘桢多病,因而常用来作卧病的典故。

刘筠作诗曰:“节物变衰吟更苦,可堪漳浦卧刘桢。”

某次,曹丕请客,其夫人出来拜客,其他宾客都伏地不敢看,独有刘桢站着直看甄夫人。

曹操大怒,革职后罚他做苦工,去尚方署磨石块,

某日曹操去巡视,戏问刘桢:“石头如何?”

刘桢跪答道:“此石磨之不添光润,雕之不增美观,乃由于秉性坚贞自然形成之故也。

此石看来纹理多弯曲,却不合规矩哩!”

曹操听后哈哈大笑,当天免了他的罪,官复原职。

应玚德琏,他与刘桢俱以文才为曹操与丕所礼遇。

曹丕在《与吴质书》所提及的“徐、陈、应、刘,一时俱逝”,

就是指的徐幹、陈琳、应玚与刘桢,他们四人都已逝去。

建安时期的文人,多是英年早逝,不知是否诗酒应酬过频,以致伤肝病亡。

大致来说,建安时期的文学,除了曹氏三父子魏武“雅爱诗章”,

文帝丕“妙善辞赋”,陈思王植“下笔琳琅”,此后“俊才云蒸”,

当以“建安七子”时期五言诗为大盛。

(摘自钱穆《中国文学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建安   漳浦   特强   汝南   山阳   东平   荆州   急智   太祖   宾客   生前   大夫   父子   喜好   夫人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