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土中国(费孝通)

第一章乡土本色。

本章作者开篇就提到了中国社会基层是乡土性的,而中国社会基层就是我们称之为乡下人。乡下人在城里人的眼中是土里土气的,土是他们的特色。因为乡下人离不开泥土,泥土是他们的谋生的手段。

中国是一个农耕文明,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习惯于从土地中索要产出,这就更加加深了土地和人之间的纽带。农耕文明区别于游牧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农耕文明人口很少具有流动性。一旦在一个地方扎根,就会长长久久依附土地。

缺少流动性是中国社会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我们说的流动性少。指的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也就是孤立和隔膜,这种孤立和隔膜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当然也有村落人口的繁衍达到一个饱和点,就像蒲公英撒种子一样飘落出去一些种子,但是他的老根是不动的。

乡村社会的聚集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每家耕种面积小。第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需要合作,第三,为了安全。抱团更容易保卫。

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就是终老是乡。所以在这个单元里。人与人之间都是熟悉的,老人,看是看着孩子长大的,没有任何秘密。

不但是对人熟悉,而且是对物也是熟悉的,比如说一个老农,他看到蚂蚁搬家就会到田里开沟,因为他熟悉蚂蚁搬家的意义。

但是在社会急剧变迁的过程中,土就成为了骂人的词汇。乡村再也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乡土   老农   中国   衣锦荣归   饱和点   农耕   乡下人   隔膜   流动性   孤立   泥土   蚂蚁   熟悉   土地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