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中公事业单位:哲学之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中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以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为前提的。而运动又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事业单位的考试中常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运动观,上篇分析了运动和静止的含义,本篇将将剖析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力求考生有个透彻的认知。

二、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这就是说,事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处于运动之中,可见,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作为运动的反面,它就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例1.(单选)“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这说明( )。

A.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和永恒的 B.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

C.静止是相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D.静止是不存在的

答案:B。【解析】运动是是绝对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和有条件的,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

例2.(判断)运动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答案:B。【解析】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故本题说法错误。

2.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的状态。

例3.(单选)下列对静止的看法正确的是( )。

A.静止是绝对的不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静止不是绝对的不动,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无条件的、相对的运动

D.静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是指永恒不动

答案:B。【解析】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不是绝对的不动,故A错误。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和有条件的,故CD错误。本题正确选项为B。

3.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整个世界整体上就是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例如像“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等,都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乡音   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   本题   吉林   公事   条件下   有条件   选项   属性   事物   物质   哲学   正确   状态   答案   错误   单位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