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与理科生较量:高晓松聊《三体》,3个观点遭刘慈欣怒怼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高晓松是一个文人,常识面触及很广,因此开设了《晓说》这个节目。在这个节目中,高晓松无论谈及什么样的论题,触及哪方面的常识都说头头是道,直到刘慈欣来做节目。高晓松与刘慈欣聊《三体》惨遭打脸,

高晓松对《三体》的一切解读,都被刘慈欣逐个否定,一个是以文艺思想解读,一个是以理工思想构思,可以说是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那么,这是怎样一回事呢?

高晓松于1969年11月14日生于北京,是如今闻名的音乐人、脱口秀节目主持人。高晓松身世于高级常识分子家庭,父母、祖父甚至继父都或是清华大学教授,或是结业于清华大学,高晓松从小便是在清华园长大的,对于民国时期的各种风云人物也是十分了解。1988年,高晓松跟从家族的脚步,也考入了清华大学。

文科生与理科生较量:高晓松聊《三体》,3个观点遭刘慈欣怒怼

高晓松的家长基本是物理系,工程系之类的,高晓松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学习的是电子工程,可是高晓松有一颗文艺青年的内心。在清华大学就读期间,高晓松便和外校的人组建起来一支乐队,还创造出了多首学校歌谣,其中就包括《同桌的你》。

文艺意识逐步觉悟的高晓松还从前闹过退学,他其时发现自己不适合研究无线电,想要考上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研究生学习拍电影,不过后来落榜了。后来高晓松进入了亚洲电视艺术中心做编导作业,再后来,高晓松之前创造的学校歌谣得到了出版,音乐就火了。

除了音乐之外,高晓松还触及了多个范畴,因为他自己常识面广,对很多范畴的常识都有很深的了解,所以投资方希望高晓松能够做个不限定论题内容的谈天式脱口秀。高晓松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二者一拍即合,开设了这一档闲聊风格的脱口秀节目,后来得以韩寒的赐名,这档节目就叫《晓说》。

文科生与理科生较量:高晓松聊《三体》,3个观点遭刘慈欣怒怼

高晓松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尽管这是他第一次做节目,可是十分能侃,一个论题能聊上半小时。节目中会有各式各样的论题,都是高晓松比较擅长的范畴,他针对这些论题叙述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宣布出自己的观念。这些论题是他十分擅长的,高晓松自己常识面广还特别能侃,所以他一直都是无往而不利的,直到大刘刘慈欣来参加《晓说》节目。

刘慈欣于1963年6月出生在北京,我国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的《三体》是我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还在2015年取得了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雨果奖是公认的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世界科幻大奖,堪称是科幻界的诺贝尔奖,刘慈欣也是亚洲第一位取得雨果奖的作家。

文科生与理科生较量:高晓松聊《三体》,3个观点遭刘慈欣怒怼

《三体》是刘慈欣的代表著作,刘慈欣在《三体》中营建了一个恢宏科幻的世界。《三体》中奇特的幻想,杂乱的结构,繁复的细节,在叙事上节奏紧张,情节生动,受到了国内外读者的欢迎。其中就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他也是《三体》的忠实粉丝,并从白宫给刘慈欣发邮件催更,可是刘慈欣却把它当成是欺诈邮件,没有在意。

《三体》的成功也成果了刘慈欣,人们认为刘慈欣一人便将我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水平,刘慈欣还被人赋予了“我国科幻第一人”的称号。

文科生与理科生较量:高晓松聊《三体》,3个观点遭刘慈欣怒怼

2019年1月31日,在《晓说》节目中,高晓松开端就《三体》为论题与刘慈欣谈话,趁便为刘慈欣原著改编的同名电影《漂泊地球》做宣扬。在之前做过好几期《三体》解读的高晓松信心满满,完全没有意识到将在接下来与刘慈欣的谈话中惨遭打脸。

第一个关于人道的问题,高晓松问刘慈欣是否对人道悲观,刘慈欣答复说:“没有,即便是在《三体》里边,我对人类的结局也是很达观的。他只要看仔细了,看到最终,他会发现那是个很达观的结局。”

第二个关于人类的问题,高晓松说:“看你的著作,人类便是那么愚笨,恩将仇报,好了伤痕忘了疼。”刘慈欣答复说:“这么说的人,可能只看过《三体》。”高晓松无法供认自己只看过刘慈欣的《三体》。

文科生与理科生较量:高晓松聊《三体》,3个观点遭刘慈欣怒怼

最终高晓松以一个传统文艺作家的角度说写长篇小说是世界上最孤寂最痛苦的事,以期望得到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共鸣,可是他万万没想到刘慈欣不按常理出牌,刘慈欣不同于传统的作家,他认为创造长篇小说的是在构架自己幻想中的世界,将自己的幻想宣之于纸上,是一个十分享受的进程。

高晓松对于《三体》和刘慈欣自己的解读都被原作者和自己逐个推翻,整个进程可谓是啪啪打脸。

文科生与理科生较量:高晓松聊《三体》,3个观点遭刘慈欣怒怼

刘慈欣最终以地下室作比喻说了一段话,来为这次谈话做了一次总结:“尽管咱们只是生活在地下室,可是咱们能在其中找到欢愉,毕竟咱们走不出,还要在地下室里度过一生的。”意思是科幻很美好,可是还是要回归现实生活。这句话就显示出了典型的理工思想,十分的理性,时时刻刻记得现实与科幻的不同,可是像高晓松这样的文艺思想就会在看完《三体》后一直意犹未尽。

高晓松最终无法地供认,自己和刘慈欣完全是两种天壤之别的思想,两个世界。一个是以文艺思想来了解推测,一个是以理工思想来构思,这两种思想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就像是解题,思路都是天壤之别的,答案肯定也会相差十万八千里。

文科生与理科生较量:高晓松聊《三体》,3个观点遭刘慈欣怒怼

高晓松最终也供认了自己不应该只看了一部著作,聊过一段时间,便以为了解了刘慈欣自己和他的内心世界,刘慈欣的内心世界一定会特别精彩,可是需求通过多读他的著作才能够有所了解。

这一次的谈天很像是文科生与理科生的一次交流,两个世界的一次交汇,产生了一种方枘圆凿的画面。可是两个人都是很有诚心的,高晓松认真读了《三体》,也仔仔细细将自己的解读宣布出来,刘慈欣也仔仔细细答复了问题,尽管结果毫不相同。

文科生与理科生较量:高晓松聊《三体》,3个观点遭刘慈欣怒怼

高晓松是一个文艺作业者,也是一位传统作家,他思考问题就比较感性。可是刘慈欣是一个典型的理工男,他是一个科幻作家,这种作家不同于传统的作家,他构架著作内容结构的时分,是一种宣泄的进程,理工思想比较理性。所以他们对于《三体》的了解和认知才会有这么大的距离。

读过《三体》的人,一定会惊讶于刘慈欣的脑洞之大,想象力之丰富,因为三体宇宙观与其蕴含的哲学思考,你怎么看都觉得不可能是个小电工能想出来的事儿,最起码也得有爱因斯坦这种伟大物理学家才能想得出来。

文科生与理科生较量:高晓松聊《三体》,3个观点遭刘慈欣怒怼

这就是刘慈欣为什么被中国科幻界封神的原因所在。因为太厉害了,让人觉得不真实。

在这里,我特别推荐还没读过《三体》的朋友,一定要看一看这本书。看完《三体》,你的整个思维层次,会得到质的提升,你会深刻领悟到,人需要有更大的格局,方能在现实社会应对自如。

文科生与理科生较量:高晓松聊《三体》,3个观点遭刘慈欣怒怼

少喝两杯咖啡,就能让你体会到这个世界上最贴近内心的巨作。

三体:全3册精装 刘慈欣代表作,亚洲首部“雨果奖”获奖

三体:全3册精装 刘慈欣代表作,亚洲首部“雨果奖”获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脱口秀   雨果   清华大学   论题   亚洲   理工   科幻   长篇小说   文艺   著作   观点   常识   作家   节目   思想   世界   文科   高晓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