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信息:解决这两个问题,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有可能被颠覆

前段时间,李子丰教授推翻相对论的研究成果一出,科学界一片哗然,突然间,李教授就火遍全网,并不是他真的推翻了相对论,而是他对相对论的质疑引起大家的关注,一时间大家就把这事和熟鸡蛋孵出小鸡的事联系在一起,结果还是让人大跌眼镜,那么相对论和量子理论能不能被颠覆呢?

科学没有永恒的真理,只有不断接近真理。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是可以被颠覆的,需要从哪些地方做突破,小编认为,从光速不变原理和测不准原理出发,只要找到这两个原理的破绽,这两座大厦就倒塌了。现在思路有了,我们来看看能不能行得通?

一、相对论最关键的基础-光速不变

光速不变原理是相对论的核心,那么光速的极限有没有可能超越,根据其自身的理论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也发现量子纠缠似乎能颠覆这种不可超越的可能。

什么是量子纠缠?

假设一个零自旋中性π介子衰变成一个电子与一个正电子。这两个衰变产物各自朝着相反的方向移动。电子移动到区域A,在那里的观察者“爱丽丝”会观测电子沿着某特定轴向的自旋;正电子移动到区域B,在那里的观察者“鲍勃”也会观测正电子沿着同样轴向的自旋。在测量之前,这两个纠缠粒子共同形成了零自旋的“纠缠态”。

重要信息:解决这两个问题,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有可能被颠覆

纠缠态表示符

两个直积态的叠加,以狄拉克标记表示为

重要信息:解决这两个问题,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有可能被颠覆

狄拉克表示

其中,

重要信息:解决这两个问题,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有可能被颠覆

上旋或下旋

分别表示粒子的自旋为上旋或下旋。

例子:两颗向相反方向移动但速率相同的电子为例,即使一颗行至太阳边,一颗行至冥王星边,在如此遥远的距离下,它们仍保有关联性;亦即当其中一颗被操作(例如量子测量)而状态发生变化,另一颗也会即时发生相应的状态变化。如此现象导致了鬼魅似的超距作用之猜疑,仿佛两颗电子拥有超光速的秘密通信一般,似与狭义相对论中所谓的定域性原理相违背。

具有量子纠缠的两颗电子——电子1和电子2,其自旋性质之纠缠态可以下面式子为例:

重要信息:解决这两个问题,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有可能被颠覆

无法写成:

重要信息:解决这两个问题,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有可能被颠覆

即两个量子态的张量积分。 下表1和2表示这是电子1和电子2的量子态,采取:

重要信息:解决这两个问题,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有可能被颠覆

表示自旋的z方向分量向上:

重要信息:解决这两个问题,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有可能被颠覆

表示自旋的z方向分量向下:

太阳边的科学家决定对电子1做投影式量子测量,其测到的随机性结果不是:

重要信息:解决这两个问题,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有可能被颠覆

就是:

重要信息:解决这两个问题,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有可能被颠覆

当其测量结果显示为状态:

重要信息:解决这两个问题,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有可能被颠覆

则冥王星的科学家在此之后,或很近、或较远的时间点对电子2做测量,必定会测到:

重要信息:解决这两个问题,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有可能被颠覆

因为投影式量子测量已经将原先量子态:

重要信息:解决这两个问题,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有可能被颠覆

选择性地坍缩到:

重要信息:解决这两个问题,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有可能被颠覆

也可写成:

重要信息:解决这两个问题,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有可能被颠覆

这样,可以从电子1状态是:

重要信息:解决这两个问题,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有可能被颠覆

知道选择到:

重要信息:解决这两个问题,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有可能被颠覆


注意到:

重要信息:解决这两个问题,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有可能被颠覆

已经是两个成员系统各自量子态的张量积,所以测量后状态已非纠缠态。

根据以上所诉:两个处于量子纠缠态的电子是可以远距离传输信息的,信息也属于一种物质,那么就能确定,量子纠缠传输信息的速度是超光速的,那为什么在相对论的理论里,超光速没限制了呢?一种是,相对论光速不变原理适合的范围是大质量的物质,对于微观物质,相对论的光速不变原理失效,也就是说,在量子级以上的物质,相对论的光速不变原理是成立的,在量子级以下的物质,相对论的光速不变原理是不成立的,那么这还可以推测出:是不是物质超过一定质量,相对论也将失效,比如黑洞内部,所有物理学定律失效,是不是超过量子级的物质世界,相对论也不成立,比如量子纠缠态。

但是黑洞内部的物理定律和量子纠缠超光速的数学推导和证明只有请各位大神来助攻了!

二、量子理论最关键的基础-测不准原理

什么是测不准原理?

测不准原理又叫不确定性原理,是由海森堡于1927年提出,这个理论是说,你不可能同时知道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粒子位置的不确定性,必然大于或等于普朗克常数除以4π(ΔxΔp≥h/4π),这表明微观世界的粒子行为与宏观物质很不一样。不确定性原理表明,粒子的位置与动量不可同时被确定,位置的不确定性与动量的不确定性遵守不等式:

重要信息:解决这两个问题,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有可能被颠覆

其中,h 是普朗克常数。维尔纳·海森堡于1927年发表论文给出这原理的原本启发式论述,因此这原理又称为“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根据海森堡的表述,测量这动作不可避免地搅扰了被测量粒子的运动状态,因此产生不确定性。同年稍后,厄尔·肯纳德给出另一种表述。隔年,赫尔曼·外尔也独立获得这结果。按照肯纳德的表述,位置的不确定性与动量的不确定性是粒子的秉性,无法同时压抑至低于某极限关系状态,与测量的动作无关。这样,对于不确定性的原理,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表述。追根究柢,这两种表述等价,可以从其中任意一种表述推导出另一种表述。

不确定性原理诞生了量子理论,由此发生了结果决定开始,这种违反经验性常识的问题,我们不凡想一想,测不准,是因为有了外部的干扰,什么是外部呢?比如放置一个探测器也是属于外部干扰,物质都有能量以及其他未知的东西,那么根据不确定原理的的测量方法,这种验证方法是不妥当的,用肉眼观看那更不行了,那么要验证是不是不确定,需要一种与微观粒子互不干扰的探测器,但这种仪器目前的技术是无法实现的;可能接下来更神奇的是,你说不确定原理是错的,那么为什么量子计算机出世了?在这里,不得不说,科学定律一定有它适用范围,就比如用相对论的时空弯曲解释大质量天体的引力更精确,但是在理论出来的当时没有精确的仪器无法验证其正确性,只是后来的技术跟上了,验证了这一伟大构想,所以用不确定原理来解释量子理论的量子纠缠、量子隐形传态更合适,合适并不代表一定是真理,真理只有不断接近。

三、光速不变原理和测不准原理的结合

假如:宇宙的极限速度不是光速,粒子位置与动量可以精确测量,那么就会产生一种颠覆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新理论,这种理论将会更加颠覆我们的三观,哲学更加追不上科学的脚步,我们人类的科技也将大大的提升,达到控制太阳系、银河系的能力。请各位大神看看这种思路是否可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普朗克   相对论   量子   理论   正电子   动量   光速   不确定性   粒子   测量   物质   原理   状态   位置   电子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