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子双缝干涉延迟实验这几个问题值得思考,可能并非那么恐怖

电子双缝干涉延迟实验有那么恐怖吗?搞清楚这些问题,可能一切就迎刃而解。

首先大家回想一个问题,我们三维世界的东西变成二维是怎么做的?切片,厚度为0的切面就是2纬了,对吧?那么一个三维的物体能切出多少个2维物体呢?无数个,对吧?把这无数个二维物体按顺序粘起来,就又变成三维物体了。

其次,二维变成一维怎么办?把二维切割,在二维的基础上切出无数条线,只有长度,没有宽度和厚度,就变成无数个一维物体了,把这无数个一维物体粘起来,就变成二维物体了,那既然有无数个,无数个的一半是多少?还是无数个,对吧?那我们取一半,隔一个选择一个,再把选出来的这无数个一维物体按顺序粘起来,又变成二维物体了,依次类推,隔十个选择一个,再按顺序粘起来,是不是也能得到一个和原来一样的二维物体,这个场景是不是就很熟悉了?没错,这就是我们常见的数字化取样,一个庞大的模拟信号经过不同频次取样后,变成了无数个数字信号,这些数学信号同样能还原出原来的信息。那么这跟这个干涉实验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三维世界是四维世界的一个采样而已,同样的,四维也是五维的采样。

最后回到题上,光的波粒二象性,在表现为粒子时,是低采样频率,表现为波时,是高采样频率,这就造成了我们看到的结果不一样,实际上是“观察者”的存在改变了采样频率,为什么人眼观察不会影响采样频率呢?因为相机也是靠采样方式转换成数字信号再记录的,造成了干扰。理解了三维是四维的采样结果,就能理解为什么光子表现出粒子特性时落点是无序且不连续的,因为采样频率有限,每次采样时,因为有时间间隔,所以落点的不连续,看起来是随机的。

这也是我们会认为有平行宇宙的原因,大家都是不同的采样结果而已,完整的宇宙是采样前的那个,但这不影响我们是这宇宙的一份子的这个事实,样本也是原物啊,那么为什么我们在三维世界而不在四维世界呢?因为我们处理不了那么大的信息量,只能接受这个采样频率下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原物   频次   切面   观察者   落点   光子   粒子   厚度   物体   数字信号   顺序   频率   宇宙   信号   恐怖   世界   电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