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抗英之战

镇海抗英之战

机 管 局

1841年10月1日,北上的英军再次占领了中国定海,继而英军决定直取镇海、宁波,清军虽然在钦差大臣裕谦的鼓舞下士气大振,但浙江提督余步云却生退却之心,抗英作战中几次劝退,最后更是弃炮而走,导致镇海失陷,英军兵临宁波城下。

1841年2月,清道光皇帝派裕谦为钦差大臣,兼程驰赴镇海,会同浙江提督余步云专办攻防事宜。裕谦(蒙古镶黄旗人。清朝开国功臣后商,承袭诚勇公禄位,嘉庆年间中进士,历任文职)力主抵抗英军侵略。2月27日,裕谦从上海抵达镇海,在派兵加强定海防务的同时,努力加强镇海防务。

英国侵略军占领定海后,为达到长久盘据、控制浙江海域的目的,接着又出兵镇海、宁波。面对迫在眉睫的战争,裕谦在众人集会时表示,不管形势怎样艰危,决不离开镇海一步,不与英军议和,誓与镇海共存亡。在他的激励下,广大爱国官兵群情激昂,士气高涨。决心与敌死战。

但浙江提督余步云产生畏惧之心,再加之与裕谦积怨较深,难以协同一致对敌。英军未到余步云就建议留条退路,裕谦令其防守招宝山下之东岳官,他也未尽职尽责。这种不顾民族利益,斤斤计较个人恩怨得失的作法,极大地削弱了抗英的力量。

10月10日ѣ晓, 英А“t神"s*兵400余名,在甬江南岸强行登陆,另一艘轮船“弗莱吉森”号则载兵1000余人从一个小港口登陆,两路夹攻金鸡山炮台。总兵谢朝恩率众开炮轰击,奋勇抵抗,被敌人炮火击中,落海牺牲。英军蜂拥而上,清军与敌短兵相接,战斗十分激烈,金鸡山终被侵略者所占。

接着,英舰“威里士厘”号、"伯兰汉”号、“布郎底”号和“摩底士底”号等开炮猛轰招宝山炮台。上午11时左右,招宝山炮垒被毁,防御工事被夷为平地。一股英军在正面招宝山麓登陆,另一股敌人则绕至招宝山后,攀援而上,使清军腹背受敌,形势危急。裕谦亲临前线,在镇海东门督率官兵开炮轰击敌人。这时,余步云离开自己的防守之地,建议裕谦“以保全数百万生灵为词,请遣外委陈志刚前赴夷船上,暂事羁廉"。(丛刊本《鸦片战争》第4册)实际上是想向英军谋求妥协,但被裕谦严词拒绝。随后英军侵犯紧急,余步云"不令兵开炮;夷甫至山麓,攀援欲登, .....(等)遽弃炮台走" (《夷氛闻记》 ) 。不久,英军从东城缘梯攀登城墙,清军溃乱。裕谦见大势已去,投水殉节。同他一起牺牲的还有镇海县丞李向阳,守备王万隆、把总汪宗宾、解天培,外委林庚、吴廷江等。

英军占领镇海后,立即溯甬江而上10月13日下午抵达宁波城T, “登岸h掠,城门洞开,直入无人之境"。(丛刊本《鸦片战争》第4册) 。提督余步云、知府邓廷彩等溃逃至上虞。定海、镇海、宁波的相继失守,使清政府浙海战局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鸦片战争   嘉庆   万隆   炮台   金鸡   甬江   钦差大臣   丛刊   提督   海防   宁波   浙江   官兵   士气   英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