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刀会起义:缺乏统一的领导

小刀会起义

机 管 局

1851年,成立于厦门的小刀会传入上海, 1853年之前,小刀会依然只是一个个松散的组织,缺乏统一的领导,1853年后,在太平天国运动和福建小刀会起义的影响下,小刀会形成了统一的组织。天地会广东帮首领刘丽川成为小刀会的首领,小刀会也开始了大规模举义。

起义爆发

1853年(丰三年)八月初五,小刀会领袖刘丽川(1820~约1855) 、潘启亮(? ~1865)联合福建帮小刀会首领李咸池、陈阿林等在上海起义,迅速占领了上海县城,击毙了上海知县袁祖德,活捉了苏松太道吴健彰。起义军最初不过干人左右,几天之内发展到万人以上。小刀会起义后,迅速向四郊发展,占领了宝山、南汇、川沙、青浦等县城,一度克复了太与

建立政权

起义当天建立了革命政权,称大明国,刘丽川被推为“大明国统理政教招讨大元帅”,李咸池为平胡大都督;陈阿林为左元帅,总理军务;林阿福为右元帅,兼署上海县事。刘丽川发出安民告示: "城厢内外,勿用惊迁。士农工商,各安常业。方今童君昏聩,贪官污吏,布满市朝。鞑夷当灭,明复当兴。", “本已严ѣ部下兵丁,不得取民间一物,不得奸民间一女。违者重究,各宜凛遵勿违。”

联系天京

当天晚上,刘丽川公开宣布:起义军与太平天国有联系,奉行太平天国的法令。十三日下午,刘丽川正式向各国驻上海领事公布:起义军建立的政权是“太平王的部属,在太平王的指挥下一致行动”。刘丽川还给天王洪秀全写了一个奏报,说小刀会“率干义勇,立定上海", "保护居民辅户,安业如常”。希望“主上早命差官益任", “以顺天心,以慰民望"。太平天国得到消息后,东王杨秀清写了一道檄文,欢迎刘丽川“率众来归”。驻守镇江的罗大纲还在仪征各码头制造皮篷小船600只,去上海接应小刀会。因当时天京受到江南、江北大营的围困,分兵东下接应的计划未能实现。尽管如此,小刀会却一直奉洪秀全为领袖。不久,刘丽川将大明国改称太平天国,自称“太平天国统理政教招讨大元巾"。

遭遇镇压

小刀会占领上海,江南大营主要饷源的江海关税收陷于停顿,漕粮海运也受到影响,故清政府急忙从江南大营抽调兵力,由署江苏巡抚许乃钊(? ~1870)率领到上海镇压。

八月底,上海四郊各县,相继被清军夺回,小刀会退回上海,由进攻转入防御。英、美、法等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公然支持清政府,镇压小刀会起义。他们策划救出了被起义军俘虏的道台吴健彰,将其隐藏在美国领事馆。

咸丰四年六月初五(6月29日) ,代理江苏巡抚吉尔杭阿派吴健彰与美、英、法三国驻上海领事谈判,签订了“协定”九款,成立税务管理委员会,共同管理中国海关。从此,中国的海关沦入外国侵略者之手。随后中外反革命势力进一步勾结,采取“按段筑墙,杜绝接济”的办法,从上海县城北门外修筑一堵墙,隔断城内起义军和郊区及租界的联系,使小刀会失去粮食和其他军需品的供应来源。

十月,法国侵略军头子辣厄尔宣布“法军对叛军进入包围战争的状态”,并于二十五日伙同清军,突破北门城墙,进攻上海县城,英国驻沪领事阿札国(1809.1897)也随军出动。此后侵略者与清军相勾结,长期围困上海,屡次向城内起义军发起攻击。

起义军曾于十一月打退侵略者的进攻,毙伤法军40多人、清军2000多人,但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被迫于咸丰五年正月初一(2月17日) ,弃城突围。

起义失败

1855年(咸丰五年)正月初二(2月18日) ,刘丽川率领一支起义军,到达上海近郊的虹桥。在同敌人激战中,刘丽川、陈阿林、徐耀、周秀英等相继壮烈牺牲。潘启亮率领一部分起义军参加了太平军。上海小刀会起义,一共坚持了17个月之久,狠狠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小刀   太平天国   咸丰   大明   太平   起义军   巡抚   侵略者   江南   领事   首领   上海   政权   县城   月初   领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