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从人类独有的语言研究中可以找到人类起源的正确方向?

为什么从人类独有的语言研究中可以找到人类起源的正确方向?

语言虽然是人类最常用的交流方式,但到目前为止,科学仍然没能彻底揭开语言形成的机制。尽管科学家们宣称已经发现了大脑的语言中枢,也知道了喉咙和舌头的结构,但对于人类语言产生的生理机制仍然争论不休。尤其提到语言的起源问题更是一个有高度争议性的话题,由于可得到的实证性证据的欠缺,许多人认为严肃的学者不应涉足于此问题。1866年,巴黎语言学会甚至明令禁止讨论此问题,这一禁令对西方学界产生的影响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现今,关于语言在何时何地如何起源的问题有着众多的假说,几乎是一个人一个说法,谁都说服不了谁。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神经学家、考古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等都开始尝试应用各种高科技方法来探究这一“科学界最难的问题”,但仍然没有令人信服的结果出来。其实,人类语言起源的问题和人类起源的问题一样,根本就不属于“科学”的范畴,也就无法用科学的方法来找到答案。

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仍然在宗教界和科学界,因为那里面有大量的鼓吹者存在。在《旧约圣经》的“创世纪”中有这样的说法:神造了亚当和夏娃,他们都是成人,所以自带语言来带地球上,也就是说人类最初是说的一种语言。但后来因为人类修建“巴别塔”冒犯了上帝,上帝为了离间人类才变乱了祖先的语言,而祖先最初的语言应该是上帝赋予。这虽然是一个简洁的答案,但无神论者和很多科学家是不会接受这样的无稽之谈的。而在科学界,德国思想家恩格斯(Engels,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说:“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的……”因为恩格斯是名人,所以人们就一直说这是对的。再加上鼓吹进化论的“科学家”添油加醋,使得这一理论继续向前发展,现在他们给人类语言的产生做了如下假设:一是人类的思维能力要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二是人类要具备一定的生理条件,包括喉头、口腔、声道等等;三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范围不断扩大,有了产生语言的必要,在这样综合因素的作用下,随着时间发展,人类就进化出了语言。这无疑又是一堆的天方夜谭,伟人的言论有时也真害人不浅,凡人更是以讹传讹。很显然,我可以说与人类相关的事物都是由劳动产生的,因为人永远离不开劳动;我也可以说任何东西都是在有必要的时候产生的,否则它就没有产生的必要,这些所谓的“科学论断”都是说和不说一个样,甚至有时不说更好,以免产生误导。我们在前面已经讲了狼孩的故事,他们都有狼的习性,更有人的一切特征,但唯有“说人话”是他们绝对无法办到的。狼孩们为了生存也需要劳动,两个狼孩在一起也需要交流,但无论如何他们就是不会说话,甚至离开丛林进入人类社会生活也一直都不会说话。孩子在出生以后,如果没有成熟语言的正确引导,他们都将不会说话。这就肯定地说明,人的语言来自人的听力,也就是听到什么语言就会说什么话,如果一个人是先天性耳聋的话,那就意味着他将来也会是个哑巴,因为他接受不到外界的语音信息,无论后天如何锻炼,最多也只会发出少量的简单音节而已,所谓“十聋九哑”,其原因正在于此。很多人受到一些所谓的科学家的误导,说语言受父母遗传的影响,还煞有介事地找到了一些相关基因,这是完全不符合事实的欺骗。语言根本没有一点儿遗传性,完全是后天形成的。你把刚出生的英国小孩抱到中国去抚养,长大后他保证一句英文都不会说,除非你特意教他,但也不会比国语说得好。语言其实就是人生命的一部分,不会说话还叫人吗?只是语言对人来说是最特殊的一部分,就像水对地球来说是最特殊的一部分一样。语言的传承必须在有语言的环境下才能完成,人类在自发的状态下绝不可能产生语言。这样我们就得出了一个必然的结论:第一批来到地球上的人一定是带着语言来的。按照我们前面分析人类的起源来看,最初来到地球上的人类按人种分有四大类,而目前世界语言主要分为以下四大语系,分别是印欧语系、汉藏语系、闪含语系、阿尔泰语系,如果这样的语系分类是正确的话,它应该是和人类的四大人种的区分是趋于一致的。但令人不解的是,人种在漫长的岁月中并没有明显的复杂变化,但语言的变化却极度混乱。德国一家专业机构统计出了人类大约有5561种语言(网上有说近7000种不同的语言)。据称,约占一半的语言有与之相对应的文字,可世界上超过百万人使用的文字只有140余种。这样对比发现,语言要比文字的种类多很多,这主要是因为文字出现的时间比语言晚很多,它是人类根据不同的语言创造出来的,而语言却是人天生自带的功能。但这个自带功能还有一个更奇特的一些表现,那就是人一出生眼睛可看,耳朵可听,鼻子可闻,舌头可尝,唯独嘴巴不能说话。所以,有人说人生就是从有口难言开始的,这很有道理。多年以来人们一直把语言和大脑联系起来,还煞有介事地说找到了什么大脑语言中枢,这也与事实有出入。语言与大脑没有直接或绝对的必然关系,否则,脑损伤或天生脑缺失的人就不应该能说话自如,相反那些脑健康的婴儿一出生就应该会说话,但事实却是婴儿必须要长到至少1岁以后才会慢慢讲话,他在等什么呢?是等大脑发育吗?有人说语言中枢没有发育好。那为什么其他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嗅觉中枢和味觉中枢都能发育成熟,就唯独语言中枢不行,还必须至少等到出生1年以后才能发育好,道理何在呢?所以,婴儿不是在等脑的发育,否则任何有脑动物都应该可以讲话了。而所谓的“兽语”完全是人类强加给动物的“美誉”罢了,它们根本就不需要用那么复杂的语言来交流什么,它们可以用最简单的行为方式就可以一目了然地传情达意了。其实,如果脑中真有语言中枢的话,它一定会和其他中枢神经一样,在母腹里就能发育良好,可关键问题是人一出生不知道该说什么?是说“hello,everyone!”还是说“大家好!”呢?这确实是一个难题,不应该交给刚出生的孩子来解决,所以,他就闭口无语,直等到他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了,话自然而然就来了。这个关键的时间点是什么?就是婴儿1岁左右的时候,是人心力场形成之后的事情,也就是说婴儿正是在等待属于他自己的心的形成,因为人类独有的语言和人类独有的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们经常说一个人“心直口快”,正是在说语言和人心关联在一起;而“心照不宣”又是人的另一境界,但“说”还是“不说”都离不开“心”的参与。正所谓“言为心声”,语言专门就是为表达人内心的思想。在地球生命中,人、心灵、语言以及思想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人类正是具有了心灵、语言和思想才在生物界独树一帜,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我们在前面讲过,人类感知外部世界并与之互动需要有七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脑识(意识)和心灵识(精神),好像只有语言这个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无处安置,但如果你研究了语言的本质之后,你就知道语言应该归入心灵识了。表面上看心灵与语言好像没有什么关系,这是人多年来的一大误区,人心和语言有着极其密切和复杂的关系,为什么一句无心的话却得罪了有心的人呢?因为人的心灵具有产生语言和接收语言的双重作用,心与语言的关系要比脑与语言的关系重要得多。我们前面讲过,人类的语言是随着人类最初来到地球上时自带来的,语言和人的生灵都是来自于高维时空,这一点在《旧约圣经》的“创世纪”一书中就说过,神正是用语言创造了世界万物,话与神同在,语言就是神的,他说出的话就是具有大能的。而对人来讲,人的心灵才是承载并启动语言的核心器官。灵的能量让人天生就具有了学习语言的能力,但这个能力必须通过后天形成的人心的具体运作才能得以施展出来,两者缺一不可,否则语言就无法形成。我们知道。人自从懂事之后,就每天说话,也听别人说话,并不觉得语言有什么奇特。但如果你要真一直追究到语言的起源时,那你一定会困惑到崩溃。很显然,语言是人类独有的,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那语言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如果说是天生的,但人出生却并不会说话;如果说是后天形成的,但如果孩子在三四岁前不接触语言的话,之后你怎么教,他们都难以学会语言,我们在前面讲过狼孩的实例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一点很多成人也应该有点儿感触,你在已经熟练掌握了第一门语言(母语)之后,如果想学第二门外语,那是年龄越大越不容易学,反而孩子们却学得更快。为什么对人如此重要的语言会存在一个学习的关键期呢?早也不会,晚又来不及,既不是先天产生的,又不是后天产生的,也就是语言并非自然产生的,也就是说人类不会是自然进化的结果,这是分析人类起源的最关键因素,只有考虑到这个关键点,人类才能找到起源的正确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恩格斯   起源   狼孩   人类   语言   科学界   人心   语系   中枢   后天   大脑   婴儿   说话   正确   方向   心灵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